大明嫡子 第847节(2/2)
件会有人要倒霉的事情。
朱允熥默默的挪了挪屁股。
朱标却好似是随意的抬起头,扫了一眼挪屁股的儿子。
“国家现在日新月异,为父时常会觉得跟不上国家的脚步了。”
朱允熥眉头一挑。
看吧。
自己就没有猜错。
他颔首低头,小声道:“为政者,善人也。以人御物,则天下安。”
朱标点点头:“理倒是这个理,如今你倒是看的愈发明白了,这很不错。”
朱允熥小心谨慎:“父亲厚爱。”
马车里,传来朱标的笑声。
他将面前的文书推开,转动着手上的扳指,目光闪烁:“工部如今大不同于以往,我听闻他们还弄出了不少民间百姓受益的好东西。这一次朝廷还要经略西南土司,又有新式火炮出来,倒是合乎时运。”
朱允熥则是附和道:“等国中几条主干水泥路、铁路修建完毕,龙江造船厂再将铁甲蒸汽船弄出来,到时候我大明的兵力就能送往更远的地方,为国家开疆辟土,为万民造福。以万邦滋养我朝中原故土,养育出一个万代天下来。”
中原故步自封的问题其实很明显,答案也很清晰。
向来都是中原的思想限制,加上中原之外的地形地势阻拦。
但是如今大明上上下下的思想,正在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和洗礼。在东征和南征的节节获利之后,在北征彻底结束的当下,人们已经能够接受,国家的军队走出来,为国家从外部带回来更多的利益。
中原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获利方式,从而缓解内部的利益斗争。
而一旦接下来在道路和运输上,再有一次大的改变。
从中原走出去的浪潮,将不再是从朝廷中枢向下推进,而会变成底层人民对上表达出向外扩张的需求。
就如应天城外新造的那座上元门码头。
那边的仓房里,是堆积成山的从南边运回来的香料、木材和矿石。
而这些都会被百姓们消化,财富一层层的沉淀到民间。
朱标面带笑容,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神,却让人看不出他到底是在想着什么。
这时候他继续说道:“日新月异好啊,此番朝廷经略西南土司,彻底改土归流,若是一切顺利,大明将上下一体流官制,天下皆为大明子民,而无土人、苗人、明人之分,彼此一统。”
大汉奠定了汉人的称呼。
大唐竖立了唐人的威严。
而今,大明也该塑造一个属于明人的盛世,被后世传唱。
朱标的目标很宏伟,他要打造一个上下一体皆为明人的国度。
这即便是在汉唐,也未曾真正有君王实现过。
朱允熥却很赞同这一点。
一个家国,便都是一样的人,不分彼此,无有高低。
大明人就是大明人,而不是什么大明之中原人、大明土人、大明苗人。
“若要实现父亲的愿景,此番西南改土归流一事之后,还需耗费时日移风易俗,不论天下南北东西,大江大河两岸,都有着相同的风俗文化,如此才能真正将人心拧成一根绳。”
朱允熥低声说着自己此前已经思考过很久的事情。
朱标面露赞许:“这些都有待此番西南之事完毕后才行定夺了,只是眼下却还是要以经略西南为要。而今,新式火炮有了,朝廷不缺粮草兵械,军中将领官兵闻声求战,可是这主帅人选,为父却还是迟迟不曾有想好的,悬而不决。”
说完,朱标的目光淡淡的看了朱允熥一眼。
朱允熥此时还尚未察觉,随口说道:“二叔最近就在武昌府、南昌府一带吧。二叔是宗室里除了父亲之外,最年长的。
这几年二叔在爷爷身边,也是历练的多,行事更非往日可比。
加之从国初开始,二叔便与军中将领们熟悉。而且当初二叔在秦藩的时候,操练王府护卫便很是得体,战力颇为强悍。
倒不如就近,让二叔担任主帅一职。”
朱标撇撇嘴,眉头挑动:“你二叔做事向来性子急切,做的事也颇为粗糙。若是让他统领北征,或是在将来替换下你三叔和四叔,主持西政事宜,都算是合适的。他那性子,适合大开大合的两军对阵。
可若是放在西南那等崇山峻岭之间,我倒是怕你二叔到时候没找到敌军,便胡乱将那些心向朝廷的土人给当真敌人,一炮下去尽数轰没了。”
朱允熥眼角抽抽着。
数遍整个大明朝,也就只有自己这位老爹能这么说秦王朱樉,且对方还会甘之若饴,连连点头表示大哥说的好,大哥说的对。
就算是自家老爷子这样说,依着朱樉的性子,总还是要哼唧几下表示不服的。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朱允熥默默的挪了挪屁股。
朱标却好似是随意的抬起头,扫了一眼挪屁股的儿子。
“国家现在日新月异,为父时常会觉得跟不上国家的脚步了。”
朱允熥眉头一挑。
看吧。
自己就没有猜错。
他颔首低头,小声道:“为政者,善人也。以人御物,则天下安。”
朱标点点头:“理倒是这个理,如今你倒是看的愈发明白了,这很不错。”
朱允熥小心谨慎:“父亲厚爱。”
马车里,传来朱标的笑声。
他将面前的文书推开,转动着手上的扳指,目光闪烁:“工部如今大不同于以往,我听闻他们还弄出了不少民间百姓受益的好东西。这一次朝廷还要经略西南土司,又有新式火炮出来,倒是合乎时运。”
朱允熥则是附和道:“等国中几条主干水泥路、铁路修建完毕,龙江造船厂再将铁甲蒸汽船弄出来,到时候我大明的兵力就能送往更远的地方,为国家开疆辟土,为万民造福。以万邦滋养我朝中原故土,养育出一个万代天下来。”
中原故步自封的问题其实很明显,答案也很清晰。
向来都是中原的思想限制,加上中原之外的地形地势阻拦。
但是如今大明上上下下的思想,正在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和洗礼。在东征和南征的节节获利之后,在北征彻底结束的当下,人们已经能够接受,国家的军队走出来,为国家从外部带回来更多的利益。
中原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获利方式,从而缓解内部的利益斗争。
而一旦接下来在道路和运输上,再有一次大的改变。
从中原走出去的浪潮,将不再是从朝廷中枢向下推进,而会变成底层人民对上表达出向外扩张的需求。
就如应天城外新造的那座上元门码头。
那边的仓房里,是堆积成山的从南边运回来的香料、木材和矿石。
而这些都会被百姓们消化,财富一层层的沉淀到民间。
朱标面带笑容,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神,却让人看不出他到底是在想着什么。
这时候他继续说道:“日新月异好啊,此番朝廷经略西南土司,彻底改土归流,若是一切顺利,大明将上下一体流官制,天下皆为大明子民,而无土人、苗人、明人之分,彼此一统。”
大汉奠定了汉人的称呼。
大唐竖立了唐人的威严。
而今,大明也该塑造一个属于明人的盛世,被后世传唱。
朱标的目标很宏伟,他要打造一个上下一体皆为明人的国度。
这即便是在汉唐,也未曾真正有君王实现过。
朱允熥却很赞同这一点。
一个家国,便都是一样的人,不分彼此,无有高低。
大明人就是大明人,而不是什么大明之中原人、大明土人、大明苗人。
“若要实现父亲的愿景,此番西南改土归流一事之后,还需耗费时日移风易俗,不论天下南北东西,大江大河两岸,都有着相同的风俗文化,如此才能真正将人心拧成一根绳。”
朱允熥低声说着自己此前已经思考过很久的事情。
朱标面露赞许:“这些都有待此番西南之事完毕后才行定夺了,只是眼下却还是要以经略西南为要。而今,新式火炮有了,朝廷不缺粮草兵械,军中将领官兵闻声求战,可是这主帅人选,为父却还是迟迟不曾有想好的,悬而不决。”
说完,朱标的目光淡淡的看了朱允熥一眼。
朱允熥此时还尚未察觉,随口说道:“二叔最近就在武昌府、南昌府一带吧。二叔是宗室里除了父亲之外,最年长的。
这几年二叔在爷爷身边,也是历练的多,行事更非往日可比。
加之从国初开始,二叔便与军中将领们熟悉。而且当初二叔在秦藩的时候,操练王府护卫便很是得体,战力颇为强悍。
倒不如就近,让二叔担任主帅一职。”
朱标撇撇嘴,眉头挑动:“你二叔做事向来性子急切,做的事也颇为粗糙。若是让他统领北征,或是在将来替换下你三叔和四叔,主持西政事宜,都算是合适的。他那性子,适合大开大合的两军对阵。
可若是放在西南那等崇山峻岭之间,我倒是怕你二叔到时候没找到敌军,便胡乱将那些心向朝廷的土人给当真敌人,一炮下去尽数轰没了。”
朱允熥眼角抽抽着。
数遍整个大明朝,也就只有自己这位老爹能这么说秦王朱樉,且对方还会甘之若饴,连连点头表示大哥说的好,大哥说的对。
就算是自家老爷子这样说,依着朱樉的性子,总还是要哼唧几下表示不服的。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