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25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星火也是颇为认为地点了点头。
    直接给答案的意义是很小的,而让他们自己说出来,意义却很大。
    这便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了。
    只要能把第一个‘用’字诀想明白,那么后面的延伸扩展,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紧接着,姜星火给他们讲了剩下的“停、成、御”,也就是所谓的如何停缓劣势,如何成就机遇,如何抵御危险。
    都是跟第一个‘用’字诀类似的拓展,朱棣三人很快便理解了。
    而越是理解姜星火的理论,朱棣等人便越是佩服。
    “称量天下,信手拈来。”
    朱棣看向姜星火的眼神中潜藏着一抹狂热,心中暗道:“朕本以为《道德经》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过是妄语,可今日入诏狱亲眼所见,方知姜先生真有这般传说中的能耐.姜先生,就是大明的天选国师!”
    姜星火自然不知道朱棣心中所思所想。
    随着考成法这把‘刀’,以及八字秘诀这本‘刀谱’教授完毕。
    讲《国家管理学》第一部分的这节课,之前埋设的种种伏笔脉络显然都已经揭示完毕,姜星火的神情,也显出了几分倦意。
    不过,考成法这把斩向官僚阶层的‘刀’,在出炉前还差姜星火这个‘铸刀师’喷上最后一口‘酒’,方能助其成为无坚不摧的宝刃。
    而这口‘酒’,也就是倒数第二节课的灵魂所在。
    姜星火温声开口:“考成法既出,庸者裁汰之法亦当立。”
    毕竟,绩效考核加末尾淘汰,才是后世大厂促进员工内卷的倚天剑和屠龙刀啊!
    官老爷、吏大爷们,别说了,卷起来吧。
    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
    “姜先生,您说的庸者裁汰之法,可是范仲淹庆历新政所用的‘明黜陟、择长官’之法?”朱棣微微凝眸问道。
    姜星火长身负手,淡淡说道:“范仲淹庆历新政所用的‘明黜陟、择长官’之法,不过是针对宋朝磨勘制度的小修小补罢了,何如与我这庸者裁汰之法相提并论?”
    姜星火此言,若是旁人听了,少不得讥诮之语。
    你一介狱中囚徒,凭什么敢跟范希文相公相提并论?又凭什么敢说范希文相公的庆历新政之法,不如你随口提出的办法?
    但朱棣这位大明帝国最高权力拥有者,听了以后,却偏偏不自觉地点了点头,俨然便是信以为真了。
    非止是朱棣如此,便是在场的其他几位大明帝国高层决策者听了,也是这般理所当然的态度。
    这便是姜星火在不经意间积累的威望和信誉所致了。
    绩效削藩、摊役入亩、大明国债、化肥、民族国家、央税地税、税卒卫、地缘政治、万有引力、日心说、考成法.光是朱棣在一瞬间能想到的东西,就已经极为骇人了。
    毕竟,姜星火这几个月讲的这些东西,随便拿出几件,对于大明帝国这个依靠历史惯性踽踽前行的老大封建国家来说,都是可以止住颓势的改变,而且是立竿见影的那种。
    更何况,姜星火还是讲了这么多!
    这还仅仅是朱棣想到的,还有很多他暂时记不起来的呢。
    姜星火所言的政策,任意一件都可被称为“弼政良策”,放到哪朝哪代,提出并推行下去,他本人都可以成为一代名相。
    所以,此时姜星火难得言语间少了几分谦逊,多了几分自信,却无人说他什么,反而觉得这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
    姜星火清晰的话语,飘进了几人的耳朵。
    “范仲淹庆历新政所用的‘明黜陟、择长官’之法,指的是严明官吏升降、慎重选择地方长官。其背景是因为宋朝官员升迁采用磨勘制度,只讲资历年限,不问政绩,导致官吏因循苟且,无所作为。”
    “故此,针对当时分布在宋朝州县两级官员‘不称职者十居八九’的状况,范仲淹认为官员的升迁要严格依照政绩,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奖励能员罢免不才,并主张由各级长官保荐下属,有人保举在三年任期届满即与磨勘升迁,否则便要等到满五年之后,方行磨勘。”
    姜星火轻笑一声:“根子上,还是磨勘那一套,小修小补罢了,魄力远不如王安石变法。”
    话语虽然说得不太客气,可即便是朱高煦这种不太懂宋朝历史细节的莽夫,也大概听明白了。
    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明黜陟、择长官’之法,说白了还是根据互相保举那一套,部分打破了全靠排资论辈的磨勘之法。
    可是,从根本上来讲,也仅仅是对磨勘之法的改良罢了,跟姜星火口中的庸者裁汰之法,似乎还有很大区别。
    “敢问姜先生的庸者裁汰之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跟庆历新政的‘明黜陟、择长官’之法有什么区别呢?”朱高煦好奇问道。
    姜星火的话语掷地有声。
    “庸者裁汰之法,便是根据‘优劣危机、用停成御’给各部门各职位量身定制出来的考成法目标,来进行官吏考成。”
    “核心便是,能者上,庸者下!”
    “考成排名最靠后的,如果在‘缓冲期’依旧不能适应衙门职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