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532节(2/3)
还是有的,这些安南军的士兵大概有一半的披甲率,劣质刀剑对他们造成不了多大伤害,往往只有砍中了胸口或者腹部,或者脑袋之类的地方才能给予他们较大的创伤,但他们依旧咬牙死扛着,用尽全身的力量向前杀去。
虽然明军从心理上不介意现在不分敌我开炮都给轰了,但考虑到仆从军将领的感受,还是没做出这种事情,所以只能眼看着仆从军落入下风。
一轮短暂的拼杀,守河的安南军虽然死了几十个人,然而仆从军损失更大,仅仅几个照面下来,就有上百人倒在了安南军的刀下。
“让正卒进攻吧。”
大概测试出了当面安南守河部队的战斗力,李景隆不再犹豫,下达了命令。
光靠这些近期征召的,由农民和本地豪强组成仆从军,肯定不是安南正规军的对手,而对方也只是负责守河的警戒部队,肯定还有大规模的机动骑兵力量准备突袭明军,所以接下来面临的挑战,才是明军渡河的最终难题。
五百名明军的精锐重装步兵开始渡河,这些步兵穿着厚重的铠甲,提着沉甸甸的武器,缓缓地朝着敌军阵地逼去。
安南军的防线虽然严整,但由于缺乏破甲手段,根本挡不住明军渡河重步兵的推进,只是半炷香的工夫,就被逼的退回了营寨。
看着不断倒地哀嚎的战友,安南军的将领们也是急了,纷纷请求调兵增援。
不一会儿,之前得知了此地情报的,驻扎在胶水城周围军营里的安南军一千余精锐骑兵,便加入了战团,与明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不得不说,这些手持弯刀、长矛和弓箭的安南骑兵确实是悍勇异常,在占据人数优势后竟然与重装步兵硬碰硬的干了起来,而且不但没有落入下风,反而占据了优势。
之前明军一直在胶水南岸活动,时刻注意明军动向的安南军反应很快,在确定了明军的渡河地点后,第二批骑兵也迅速抵达了战场,势要将明军打个半渡而击。
“杀!”
随着安南骑兵将领的一声怒吼,多达一千三百人的第二批次安南骑兵迅速策马冲了上来,看到这么多的骑兵冲了过来,仆从军顿时吓得肝胆俱裂。
“快跑啊!”
“逃回去!快逃!”
明军的重装步兵尚且能维持紧密的阵线,守护浮桥的另一端,没有被敌人骑兵的气势所震撼住,但是,仆从军却不一样了,这帮家伙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顿时就乱了套。
在安南这片地方,骑兵那就是除了象兵以外最强的兵种,在平原上打仗,一旦骑兵出动,那么叛乱的土司势力基本上都得被碾压致死,除非你躲到深山老林里,否则别想活着逃脱追捕。
但安南军的骑兵数量不多,所以很少出动,这也使得安南的这些本地人组成的仆从军根本没有遇到过真正的骑兵冲锋,更别说是骑兵冲锋时那种势不可挡的气势了。
很快,明军士兵就跟敌人骑兵接触了,仿佛是两股洪流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无论是明军还是安南军,在不算宽阔的河岸之上其实根本施展不开拳脚,只能凭借着战斗素养,不断挥舞着手中的兵刃,跟对面的敌人战斗。
不过这对明军不公平,战场是在胶水河的北岸,而且由于这里的营寨位置比较偏僻,所以建的很大,还挤压了战场,导致明军打的有些畏手畏脚.不过根本原因还是胶水太过湍急,能架浮桥渡河的地方就这么几处罢了。
在没有任何地形可供依托的情况下,明军想要靠少量兵力守住这个桥头堡,难度就太大了。
不过李景隆似乎对此早有预料,他在明军重步兵渡河的时候,就下达了一条命令。
在前方守河敌军营寨右侧的南岸,有着一片洼地。
这片洼地并不大,但同样也不算深,虽说是洼地,其实里面有着不少能落脚的浅滩,足够明军的火枪兵作为延伸的落脚点了。
虽然按照胶水的正常宽度,明军的常规远程投射手段,譬如弓弩、火铳等,是无法打击到对岸的敌人,从而支持桥头堡的友军的,但如果能在南岸有所延伸,那么就可以形成一个“凸”型阵地,火铳手列阵站在突出部开火,则可以让射程够得到。
当时重装步兵渡河的时候,看着这片洼地,李景隆果断下达了修缮的指令。
明军的工程力量很强,很快,大量的沙袋和木板就铺了上去,并且用沙土弄了一道简单的胸墙来阻挡河水和保护火铳手。
当第二批安南军骑兵抵达的时候,李景隆并没有着急让火铳兵隔河投入战斗,而是在敌人整齐的阵形出现破绽的剎那,下令道:“传我将令,火铳手准备!”
随后在百户们的指挥下,火器部队开始组织进入河滩被填平的“凸”地形里,数百名火铳手在简陋胸墙后列阵,开始装填火药,瞄准前方的目标。
这些火铳手不愧是精锐,他们训练有素,动作敏捷迅速,几乎是刚把弹药塞入膛内用装填杆压实的同时,就能马上调整好姿态,准备扣动扳机。
这个动作经过反复训练,只需要三十个呼吸左右就能完成一轮,虽然【纸壳定装弹】这个军事科技点还暂时没点出来,但这些精锐明军火铳手的射速,依旧远
虽然明军从心理上不介意现在不分敌我开炮都给轰了,但考虑到仆从军将领的感受,还是没做出这种事情,所以只能眼看着仆从军落入下风。
一轮短暂的拼杀,守河的安南军虽然死了几十个人,然而仆从军损失更大,仅仅几个照面下来,就有上百人倒在了安南军的刀下。
“让正卒进攻吧。”
大概测试出了当面安南守河部队的战斗力,李景隆不再犹豫,下达了命令。
光靠这些近期征召的,由农民和本地豪强组成仆从军,肯定不是安南正规军的对手,而对方也只是负责守河的警戒部队,肯定还有大规模的机动骑兵力量准备突袭明军,所以接下来面临的挑战,才是明军渡河的最终难题。
五百名明军的精锐重装步兵开始渡河,这些步兵穿着厚重的铠甲,提着沉甸甸的武器,缓缓地朝着敌军阵地逼去。
安南军的防线虽然严整,但由于缺乏破甲手段,根本挡不住明军渡河重步兵的推进,只是半炷香的工夫,就被逼的退回了营寨。
看着不断倒地哀嚎的战友,安南军的将领们也是急了,纷纷请求调兵增援。
不一会儿,之前得知了此地情报的,驻扎在胶水城周围军营里的安南军一千余精锐骑兵,便加入了战团,与明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不得不说,这些手持弯刀、长矛和弓箭的安南骑兵确实是悍勇异常,在占据人数优势后竟然与重装步兵硬碰硬的干了起来,而且不但没有落入下风,反而占据了优势。
之前明军一直在胶水南岸活动,时刻注意明军动向的安南军反应很快,在确定了明军的渡河地点后,第二批骑兵也迅速抵达了战场,势要将明军打个半渡而击。
“杀!”
随着安南骑兵将领的一声怒吼,多达一千三百人的第二批次安南骑兵迅速策马冲了上来,看到这么多的骑兵冲了过来,仆从军顿时吓得肝胆俱裂。
“快跑啊!”
“逃回去!快逃!”
明军的重装步兵尚且能维持紧密的阵线,守护浮桥的另一端,没有被敌人骑兵的气势所震撼住,但是,仆从军却不一样了,这帮家伙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顿时就乱了套。
在安南这片地方,骑兵那就是除了象兵以外最强的兵种,在平原上打仗,一旦骑兵出动,那么叛乱的土司势力基本上都得被碾压致死,除非你躲到深山老林里,否则别想活着逃脱追捕。
但安南军的骑兵数量不多,所以很少出动,这也使得安南的这些本地人组成的仆从军根本没有遇到过真正的骑兵冲锋,更别说是骑兵冲锋时那种势不可挡的气势了。
很快,明军士兵就跟敌人骑兵接触了,仿佛是两股洪流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无论是明军还是安南军,在不算宽阔的河岸之上其实根本施展不开拳脚,只能凭借着战斗素养,不断挥舞着手中的兵刃,跟对面的敌人战斗。
不过这对明军不公平,战场是在胶水河的北岸,而且由于这里的营寨位置比较偏僻,所以建的很大,还挤压了战场,导致明军打的有些畏手畏脚.不过根本原因还是胶水太过湍急,能架浮桥渡河的地方就这么几处罢了。
在没有任何地形可供依托的情况下,明军想要靠少量兵力守住这个桥头堡,难度就太大了。
不过李景隆似乎对此早有预料,他在明军重步兵渡河的时候,就下达了一条命令。
在前方守河敌军营寨右侧的南岸,有着一片洼地。
这片洼地并不大,但同样也不算深,虽说是洼地,其实里面有着不少能落脚的浅滩,足够明军的火枪兵作为延伸的落脚点了。
虽然按照胶水的正常宽度,明军的常规远程投射手段,譬如弓弩、火铳等,是无法打击到对岸的敌人,从而支持桥头堡的友军的,但如果能在南岸有所延伸,那么就可以形成一个“凸”型阵地,火铳手列阵站在突出部开火,则可以让射程够得到。
当时重装步兵渡河的时候,看着这片洼地,李景隆果断下达了修缮的指令。
明军的工程力量很强,很快,大量的沙袋和木板就铺了上去,并且用沙土弄了一道简单的胸墙来阻挡河水和保护火铳手。
当第二批安南军骑兵抵达的时候,李景隆并没有着急让火铳兵隔河投入战斗,而是在敌人整齐的阵形出现破绽的剎那,下令道:“传我将令,火铳手准备!”
随后在百户们的指挥下,火器部队开始组织进入河滩被填平的“凸”地形里,数百名火铳手在简陋胸墙后列阵,开始装填火药,瞄准前方的目标。
这些火铳手不愧是精锐,他们训练有素,动作敏捷迅速,几乎是刚把弹药塞入膛内用装填杆压实的同时,就能马上调整好姿态,准备扣动扳机。
这个动作经过反复训练,只需要三十个呼吸左右就能完成一轮,虽然【纸壳定装弹】这个军事科技点还暂时没点出来,但这些精锐明军火铳手的射速,依旧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