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49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不知道的是,朱祁钰前世当了七年的皇帝,别的没练出来,一身的气度威势,却是早已经如影随形。
    只是今生他不过还是一个小小的王爷,所以他一直掩饰的很好,然而此刻心情激荡之下,也便有些控制不住了。
    看到金英的样子,朱祁钰也意识到不妥,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金英这才感到周围的压力都消失了不少。
    紧接着,朱祁钰道:“既然太后娘娘想来,那明日你在集义殿后,备上一副仪驾便是,想来只要太后娘娘不乱插手朝政,外朝的大臣们也不会多说什么。”
    金英眨了眨眼睛
    就这么简单,就同意了?
    他下意识的觉得不对,想要开口发问,但是想起朱祁钰刚刚散发出的危险气息,金英不由得感到一阵心悸,于是咽下喉头的话,告了声退便回慈宁宫传消息去了。
    朱祁钰望着金英离开的身影,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旁听?
    既然太后娘娘这么想要参与朝政,那就让她好好瞧瞧,这场足以被载入史册的朝会吧。
    第50章 内阁
    内阁位于宫城的东南角,自东华门而入,往北是华殿,往南一排廊庑,便是内阁所在。
    明代内阁,最早设立于太宗皇帝时期。
    太祖皇帝废宰相,罢中书省,削弱了通政司,形成了一套由皇帝直辖六部的政治体制,这样固然使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但是代价就是朝廷所有的政务都压到了皇帝一个人的身上。
    太祖皇帝南征北战,马上得天下,精力充沛,自然是能应付得过来。
    但是到了太宗皇帝时期,就不行了。
    倒不是说,太宗皇帝的精力不如太祖皇帝,而是因为,太宗皇帝因靖难而得帝位,朝野上下虽不敢言,但终究是得位不正,需以大功业向天下人证明,他老人家才是最合适坐这个皇位的。
    这就导致太宗皇帝不能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处理政务上,他需要分出相当大一部分的精力,用来经略边境。
    内阁和司礼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朝堂惯例,将六部及各寺监等办事机构,称之为外朝,将内宦执掌的包括司礼监在内的二十四监称为内廷。
    内阁恰恰是位于外朝和内廷之间,起到调和内外,总柄机要的作用。
    不过那是明后期的内阁才有的权势。
    太宗皇帝也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帝王,他虽然建立了内阁,但是更多的是以备咨询之用,同时,也给了翰林院的学子们一个观政参政的机会。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内阁最开始设立之初的用意之一,就是为了让翰林院的学子能够参与政事。
    这也是有明一代,内阁和翰林院密不可分的关键所在。
    太祖皇帝对官员十分严苛,但是对于读书人却十分优待,翰林院作为读书人的最高机构,自创立之初起,就是臣清流养望之地,说得更直白些,就是臣的后备军。
    要知道,大明以科举取士,所有考上来的士子,无不是十年寒窗苦读之辈,心性毅力都足够,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真正参与过政事。
    翰林院就是这些新科进士们用来观政的地方,但是翰林院毕竟是清流之地,执掌的权柄不外乎是修史,翰,制诏这些东西,很难真正参与到朝政当中来。
    于是太宗皇帝就设立了内阁,从翰林院当中简拔出优秀者,入直内阁,预闻机务,减轻皇帝压力的同时,也锻炼自己参与朝政的能力。
    所以内阁的传统,就是阁臣自翰林而出,这也是明后期非翰林不得入阁的雏形。
    至先皇之时,天下承平已久,先皇虽然英明果决,但是既不是太祖皇帝那样过过苦日子的,也不是太宗皇帝那样历百战而定天下,因此性子难免趋于安逸。
    于是为了减轻自己处理政务的压力,进一步抬高了内阁的地位,先皇先是将负责抄录奏疏,勘定古籍的中书科并入内阁,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又在内阁左右设制敕房和诰敕房,将翰林院录诏的权力划归内阁,同时,凡有大政,必召内阁学士商议,使内阁在朝堂当中的地位逐渐攀升。
    而真正使内阁风头一时无两的,则是“三杨”之时。
    先皇死后,因今上幼弱,遗命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同时,命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英国公张辅,礼部尚书胡濙五位大臣辅政。
    作为最被先皇信重的三杨,也在太皇太后张氏的支持下,成为了当时朝局的整个核心。
    不仅以内阁之名,行使了票拟之权,更是将内阁的制度基本固定下来。
    在三杨之前,内阁成员的基本来源有两个,其一是翰林学士兼任,其二是有翰林经历的部院大臣,但是性质都是以备咨询。
    所有的内阁大臣,包括翰林学士在内,都不会放弃本职,仍旧在自己的衙门当中掌事。
    至三杨之时,三杨以辅政大臣之名,身负三师三公之衔,虽然仍旧兼任翰林学士,但是已经将重心放在了内阁当中。
    以致于正统七年,翰林院乔迁新居,落成之时,主位上竟然没有设三杨的位置,当时的翰林掌院钱习礼甚至理直气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