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682节(1/3)
按理来说,天子既然问了,说明这个场合没什么关系,是可以说的。
但是,真要是说实话的话……
沉吟片刻,于谦还是没下得了决心,只得含含糊糊道。
“回陛下,尚有空缺。”
这话说的,于少保自己都脸红。
府军前卫如今何止是尚有空缺,而是整整缺编了近一半的人!
要不怎么说,土木之役,是大明建国以来未有之大难呢。
这场战役的失败,影响的可是方方面面的。
边军,京营,勋贵,文臣,还有百姓的民力消耗,这些都不说了,就即便是禁军,也折损了不少。
其中尤其以府军前卫损失最大。
没办法,谁让府军前卫专司御前护卫,太上皇既然是要御驾亲征,那么自然要有亲卫随行。
所以,那一次,府军前卫两万八千余人,就剩了个零头八千人在京城里。
至于结果……
太上皇自己都北狩迤北了,府军前卫自然也不能幸免,两万余人,九成以上都战死于难,只剩下了零零碎碎的一些人,回到京城之后,也落了一身伤残。
兵部盘点了人数之后,因为可用的人实在不多,便按照天子的吩咐给了赏赐晋封,随后都打发回家了。
随后就是整编京营,大战也先,一系列的大事忙活下来,府军前卫的事,便也就一直耽搁着。
虽然说陆陆续续的在继续选拔,但是,禁军和普通的军队不同,选拔标准尤其严格。
尤其是府军前卫,负责御前护卫,责任重大,必要选身家清白,武艺出众之辈,而且,还要熟悉宫中典制,最好是禁军的世袭军户。
在这种标准之下,虽然有因战功卓著,被破格提拔上来的人进来,但是填充的进度依然非常缓慢。
这么长时间了,府军前卫的数量,也就只恢复到了战前的一半左右。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天子对此事貌似不怎么上心,不然的话,当初为南宫整编羽林后卫,其实是可以对府军前卫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补充的。
当时于谦曾经提过这个想法,但是,被天子搁置了,却没想到,这个时候天子趁机提了起来。
“东宫要备设幼军,府军前卫的空缺,要尽快补足,如此,才方便从中挑选最精英的将士,设幼军营。”
“是……”
于谦点了点头,但是,依旧有些一头雾水,直到天子又补充了一句,道。
“禁军多年以来,皆从世袭军户中选拔,一时要补充齐备,恐不容易。”
“这次补齐府军前卫的空缺,兵部可以特令,从宣府,辽东等处边军中,择身家清白,忠心可靠,且在瓦剌一战当中立有战功的官军,经考核后选入禁军。”
话音落下,于谦眨了眨眼,仿佛明白了什么。
要知道,禁军实际上属于相对封闭的体系,大明实行的是军户制度,所以,大多数的禁军,也都是世代传承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禁军的战斗力不强。
事实上,除了有职位的禁军之外,普通的官军,只有军户的籍贯,具体要到那支军队,却要看兵部的调动。
所以一般情况下,京中的军户都会优先被分到京营当中,只有在京营当中表现优异者,才能被选入禁军。
如果说,边军想要进入禁军,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需要首先在边境立功,然后如果京营有空缺,会从各地选拔进入京营,然后,他们要在京营当中继续脱颖而出,才能被选入禁军,这个过程,就要复杂而漫长的多了。
可是这一次,天子特旨,可以直接从边军选拔,这中间,可就省去了许多麻烦。
不过,于谦关注的不是这个,他关注的是,是天子的后半句话。
要知道,天子虽然说是从‘各处边军’中选,但是,后面又独独说了‘宣府’,‘辽东’,那么,最简单的意思,就是说,主要从这两处来选。
如果说,仅仅是因为这两处地方是瓦剌之战中的主力的话,恐怕有些说服力不够。
要知道,除了宣府和辽东之外,大同城,倒马关,紫荆关,乃至是阳和关,都是此战的重要战场,天子只说了这两处,说明,这两处和其他地方不同。
那么,哪不同呢?
于谦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似乎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想,紧接着,他便听到天子开口,道。
“按照往常的惯例,幼军营设指挥佥事一人,镇抚使两人,如今既然朱将军自请入东宫,那么,便以朱将军为府军前卫幼军营指挥佥事。”
“除此之外,命锦衣卫镇抚使杨杰,兼任幼军营镇抚使,命旗手卫校尉孙勇,升任幼军营镇抚使。”
说着话,天子侧了侧身,含笑看着太上皇,问道。
“如此安排,太上皇觉得可妥当?”
朱祁镇似乎是没想到,朱祁钰的反应这么快,立刻就想出了反制他的办法。
杨杰和孙勇,这两个人,他自然都知道。
前者是大名鼎鼎的昌平侯府嫡子,前段时间,刚刚被朱祁钰召见过,出宫之后,便被授予了锦衣卫镇抚使的差事,还特意
但是,真要是说实话的话……
沉吟片刻,于谦还是没下得了决心,只得含含糊糊道。
“回陛下,尚有空缺。”
这话说的,于少保自己都脸红。
府军前卫如今何止是尚有空缺,而是整整缺编了近一半的人!
要不怎么说,土木之役,是大明建国以来未有之大难呢。
这场战役的失败,影响的可是方方面面的。
边军,京营,勋贵,文臣,还有百姓的民力消耗,这些都不说了,就即便是禁军,也折损了不少。
其中尤其以府军前卫损失最大。
没办法,谁让府军前卫专司御前护卫,太上皇既然是要御驾亲征,那么自然要有亲卫随行。
所以,那一次,府军前卫两万八千余人,就剩了个零头八千人在京城里。
至于结果……
太上皇自己都北狩迤北了,府军前卫自然也不能幸免,两万余人,九成以上都战死于难,只剩下了零零碎碎的一些人,回到京城之后,也落了一身伤残。
兵部盘点了人数之后,因为可用的人实在不多,便按照天子的吩咐给了赏赐晋封,随后都打发回家了。
随后就是整编京营,大战也先,一系列的大事忙活下来,府军前卫的事,便也就一直耽搁着。
虽然说陆陆续续的在继续选拔,但是,禁军和普通的军队不同,选拔标准尤其严格。
尤其是府军前卫,负责御前护卫,责任重大,必要选身家清白,武艺出众之辈,而且,还要熟悉宫中典制,最好是禁军的世袭军户。
在这种标准之下,虽然有因战功卓著,被破格提拔上来的人进来,但是填充的进度依然非常缓慢。
这么长时间了,府军前卫的数量,也就只恢复到了战前的一半左右。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天子对此事貌似不怎么上心,不然的话,当初为南宫整编羽林后卫,其实是可以对府军前卫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补充的。
当时于谦曾经提过这个想法,但是,被天子搁置了,却没想到,这个时候天子趁机提了起来。
“东宫要备设幼军,府军前卫的空缺,要尽快补足,如此,才方便从中挑选最精英的将士,设幼军营。”
“是……”
于谦点了点头,但是,依旧有些一头雾水,直到天子又补充了一句,道。
“禁军多年以来,皆从世袭军户中选拔,一时要补充齐备,恐不容易。”
“这次补齐府军前卫的空缺,兵部可以特令,从宣府,辽东等处边军中,择身家清白,忠心可靠,且在瓦剌一战当中立有战功的官军,经考核后选入禁军。”
话音落下,于谦眨了眨眼,仿佛明白了什么。
要知道,禁军实际上属于相对封闭的体系,大明实行的是军户制度,所以,大多数的禁军,也都是世代传承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禁军的战斗力不强。
事实上,除了有职位的禁军之外,普通的官军,只有军户的籍贯,具体要到那支军队,却要看兵部的调动。
所以一般情况下,京中的军户都会优先被分到京营当中,只有在京营当中表现优异者,才能被选入禁军。
如果说,边军想要进入禁军,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需要首先在边境立功,然后如果京营有空缺,会从各地选拔进入京营,然后,他们要在京营当中继续脱颖而出,才能被选入禁军,这个过程,就要复杂而漫长的多了。
可是这一次,天子特旨,可以直接从边军选拔,这中间,可就省去了许多麻烦。
不过,于谦关注的不是这个,他关注的是,是天子的后半句话。
要知道,天子虽然说是从‘各处边军’中选,但是,后面又独独说了‘宣府’,‘辽东’,那么,最简单的意思,就是说,主要从这两处来选。
如果说,仅仅是因为这两处地方是瓦剌之战中的主力的话,恐怕有些说服力不够。
要知道,除了宣府和辽东之外,大同城,倒马关,紫荆关,乃至是阳和关,都是此战的重要战场,天子只说了这两处,说明,这两处和其他地方不同。
那么,哪不同呢?
于谦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似乎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想,紧接着,他便听到天子开口,道。
“按照往常的惯例,幼军营设指挥佥事一人,镇抚使两人,如今既然朱将军自请入东宫,那么,便以朱将军为府军前卫幼军营指挥佥事。”
“除此之外,命锦衣卫镇抚使杨杰,兼任幼军营镇抚使,命旗手卫校尉孙勇,升任幼军营镇抚使。”
说着话,天子侧了侧身,含笑看着太上皇,问道。
“如此安排,太上皇觉得可妥当?”
朱祁镇似乎是没想到,朱祁钰的反应这么快,立刻就想出了反制他的办法。
杨杰和孙勇,这两个人,他自然都知道。
前者是大名鼎鼎的昌平侯府嫡子,前段时间,刚刚被朱祁钰召见过,出宫之后,便被授予了锦衣卫镇抚使的差事,还特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