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388节(2/3)
静,放下手中的几颗棉种,道:“此物的益处,朕自然是知晓的,不过,如欲在中原大地推广,可不是那般容易的。
此物的好处,上下还没有多少人知晓,从未种植过的百姓,是否愿意种植,换了个环境,在中原地区能否正常生长,民以食为天,这等作物是否会影响粮食的种植……
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并非朕一纸诏书,就可令到执行的。即便朝廷强令,百姓种着,又岂会心甘情愿?最重要的,中原百姓没有种植此物的经验,想要推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种植的方法!”
听皇帝这番言论,卢多逊嘴角稍微勾了勾,一副拜服的模样,恭维道:“陛下所虑甚是,此事确实不可操之过急,是臣急躁了!不过,臣此番东归,还自西北带回了两名棉农!”
闻言,刘承祐当即向其投以赞赏的目光,笑道:“好你个卢多逊,朕所虑,你只怕早已想过了吧!”
卢多逊谦虚一笑。
“将那两名棉农带上来,朕要见见!”刘承祐一摆。
很快,两名中年人被带到君前,一高一矮,都比较精瘦,皮肤黝黑,明显是晒多了,身上穿的,就是棉布衣服。
见着刘承祐那身明黄服饰,麻利地拜倒,有点畏惧地道:“小民参见皇帝陛下!”
刘承祐手里还拿着几件棉衣,质地柔顺,但做工粗糙。看着二人,口音有些怪,谈吐含糊,但勉强能听懂,刘承祐不免意外:“你们竟然会说国语!”
卢多逊在旁解释道:“他们本为大唐遗民,臣在东归的途中,也花时间教他们雅音,这么长时间下来,说得不好,但勉强可以交谈,以供陛下察问!”
刘承祐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卢多逊的,心高气傲或许令人不喜,但这才干机敏却是实实在在的。
“你们种植棉花多久了?”刘承祐问。
“有十几年了!”矮个儿答道。
“你们愿意东涉数千里回中原?”
闻问,二人对视了一眼,看了看侍立在皇帝身旁的卢多逊,矮个儿答道:“卢使君告诉我们,回中原能得到丰厚的赏赐。
听二人这么说,卢多逊朝着刘承祐尴尬一笑。刘承祐则面露爽朗,说道:“他说得不错!朕确实会赏赐你们,不过,是有条件的!”
二人楞了下,底气有些弱,应道:“小民只会耕地,种棉,放牧……”
“会得还不少嘛!”棉农虽然庸贱,并不乏一些小民精明与贪婪,但刘承祐显得很亲民:“别跪着了,起身答话吧!”
“谢陛下!”
“这棉花,多久能够成熟?一年能种几季?”刘承祐关心起一些细节。
“在西州,春种秋收,时间短者,从出苗到吐絮,只需五个月!一年只能种一季,但需多次采取!”
刘承祐又指向那两车棉种:“你们归来路远弥时,这些棉种,还能用吗?”
矮个儿答道:“这些棉种都是去年的新种,这一路保存还算完好,就算有些损坏,大部分还是能用的!”
点了点头,对于具体的情况,刘承祐不再过问,而是恢复了一贯的强势,盯着二人道:“朕会划出几顷合适的土地给你二人,再找一些百姓给你们。你们就用这些棉种,教他们植棉、管理等一系列事情,培育出适合中原种植的棉花。只要你们教的好,朕绝不吝惜重赏!可愿意?”
天威外露,两个小农,吓得直解拜倒:“小民愿意!”
“朕再派些人给你们!”指着两架车,道:“这两车棉种,朕就交给你们负责了!”
“是!”
“带他们下去吧!”
棉花的事务上,有了些进展,刘承祐心情很不错。带着卢多逊,漫步于行营中,艳阳高照,落在身上,热量直暖其心,刘承祐直感整个世界都清明光亮了许多。
“陛下还在考虑植棉之事?”卢多逊主动问。
点了点头,刘承祐背着双手,缓缓说道:“此物,春种秋收,一年一季,如今已是盛夏,想要播种下地,也要待明年了。而等他们有所收获,达到可以在中原大规模推广的程度,也不是短时间可以成就的。是故,在此事上,朕不着急!”
至于是否能成功,刘承祐是一点都不担心。
“也不瞒你,朕决议在大汉治下推广棉植,哪怕通过行政命令强迫,也在所不惜。”刘承祐向卢多逊吐露决心,认真地道:“不过,比起强加于百姓,朕还是更愿意水到渠成,上令下行,让百姓主动种植!”
听皇帝之言,卢多逊当即道:“陛下,百姓们平日,除了耕种粮食,便是养蚕种桑植麻。既然能植麻,自能种棉。臣以为,天下熙攘,利来利往,将来百姓们或许因不熟悉棉物,不知其益,会有所排斥,但只要朝廷大力宣扬,让他们了解棉料的好处,让他们有利可图,届时再辅以政令,自然能起良效!”
两眼微亮,泛起神采,刘承祐看着卢多逊,饶有兴趣地问道:“卢多逊,你年纪轻轻,却很会琢磨朕的心思嘛,你的想法,与朕不谋而同啊!”
听此言,卢多逊稍微矜重了些,小心道:“臣岂敢妄自揣摩陛下的心思,只是偶然罢了。”
笑了笑,刘承祐望向西方,说:“朕有意
此物的好处,上下还没有多少人知晓,从未种植过的百姓,是否愿意种植,换了个环境,在中原地区能否正常生长,民以食为天,这等作物是否会影响粮食的种植……
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并非朕一纸诏书,就可令到执行的。即便朝廷强令,百姓种着,又岂会心甘情愿?最重要的,中原百姓没有种植此物的经验,想要推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种植的方法!”
听皇帝这番言论,卢多逊嘴角稍微勾了勾,一副拜服的模样,恭维道:“陛下所虑甚是,此事确实不可操之过急,是臣急躁了!不过,臣此番东归,还自西北带回了两名棉农!”
闻言,刘承祐当即向其投以赞赏的目光,笑道:“好你个卢多逊,朕所虑,你只怕早已想过了吧!”
卢多逊谦虚一笑。
“将那两名棉农带上来,朕要见见!”刘承祐一摆。
很快,两名中年人被带到君前,一高一矮,都比较精瘦,皮肤黝黑,明显是晒多了,身上穿的,就是棉布衣服。
见着刘承祐那身明黄服饰,麻利地拜倒,有点畏惧地道:“小民参见皇帝陛下!”
刘承祐手里还拿着几件棉衣,质地柔顺,但做工粗糙。看着二人,口音有些怪,谈吐含糊,但勉强能听懂,刘承祐不免意外:“你们竟然会说国语!”
卢多逊在旁解释道:“他们本为大唐遗民,臣在东归的途中,也花时间教他们雅音,这么长时间下来,说得不好,但勉强可以交谈,以供陛下察问!”
刘承祐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卢多逊的,心高气傲或许令人不喜,但这才干机敏却是实实在在的。
“你们种植棉花多久了?”刘承祐问。
“有十几年了!”矮个儿答道。
“你们愿意东涉数千里回中原?”
闻问,二人对视了一眼,看了看侍立在皇帝身旁的卢多逊,矮个儿答道:“卢使君告诉我们,回中原能得到丰厚的赏赐。
听二人这么说,卢多逊朝着刘承祐尴尬一笑。刘承祐则面露爽朗,说道:“他说得不错!朕确实会赏赐你们,不过,是有条件的!”
二人楞了下,底气有些弱,应道:“小民只会耕地,种棉,放牧……”
“会得还不少嘛!”棉农虽然庸贱,并不乏一些小民精明与贪婪,但刘承祐显得很亲民:“别跪着了,起身答话吧!”
“谢陛下!”
“这棉花,多久能够成熟?一年能种几季?”刘承祐关心起一些细节。
“在西州,春种秋收,时间短者,从出苗到吐絮,只需五个月!一年只能种一季,但需多次采取!”
刘承祐又指向那两车棉种:“你们归来路远弥时,这些棉种,还能用吗?”
矮个儿答道:“这些棉种都是去年的新种,这一路保存还算完好,就算有些损坏,大部分还是能用的!”
点了点头,对于具体的情况,刘承祐不再过问,而是恢复了一贯的强势,盯着二人道:“朕会划出几顷合适的土地给你二人,再找一些百姓给你们。你们就用这些棉种,教他们植棉、管理等一系列事情,培育出适合中原种植的棉花。只要你们教的好,朕绝不吝惜重赏!可愿意?”
天威外露,两个小农,吓得直解拜倒:“小民愿意!”
“朕再派些人给你们!”指着两架车,道:“这两车棉种,朕就交给你们负责了!”
“是!”
“带他们下去吧!”
棉花的事务上,有了些进展,刘承祐心情很不错。带着卢多逊,漫步于行营中,艳阳高照,落在身上,热量直暖其心,刘承祐直感整个世界都清明光亮了许多。
“陛下还在考虑植棉之事?”卢多逊主动问。
点了点头,刘承祐背着双手,缓缓说道:“此物,春种秋收,一年一季,如今已是盛夏,想要播种下地,也要待明年了。而等他们有所收获,达到可以在中原大规模推广的程度,也不是短时间可以成就的。是故,在此事上,朕不着急!”
至于是否能成功,刘承祐是一点都不担心。
“也不瞒你,朕决议在大汉治下推广棉植,哪怕通过行政命令强迫,也在所不惜。”刘承祐向卢多逊吐露决心,认真地道:“不过,比起强加于百姓,朕还是更愿意水到渠成,上令下行,让百姓主动种植!”
听皇帝之言,卢多逊当即道:“陛下,百姓们平日,除了耕种粮食,便是养蚕种桑植麻。既然能植麻,自能种棉。臣以为,天下熙攘,利来利往,将来百姓们或许因不熟悉棉物,不知其益,会有所排斥,但只要朝廷大力宣扬,让他们了解棉料的好处,让他们有利可图,届时再辅以政令,自然能起良效!”
两眼微亮,泛起神采,刘承祐看着卢多逊,饶有兴趣地问道:“卢多逊,你年纪轻轻,却很会琢磨朕的心思嘛,你的想法,与朕不谋而同啊!”
听此言,卢多逊稍微矜重了些,小心道:“臣岂敢妄自揣摩陛下的心思,只是偶然罢了。”
笑了笑,刘承祐望向西方,说:“朕有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