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398节(2/4)
高怀德客气,何重建可是小心地兜着,毕竟作为一个有前科的反复降将,稍显谦卑地应道:“天子不计前嫌,施以厚恩,在下忝为怀威都将,自当效死以报。我在蜀军中时,平日可没少翻走秦岭,米仓小径虽然难行,却也还迈得开腿脚!”
打量着何重建,虽然鬓夹白发,身形疲惫,但矍铄气质明显。高怀德不由笑道:“老将军之健铄,实不让青壮,足以使晚辈们汗颜啊!”
“都监谬赞,在下可不敢当!”
言罢,高怀德收起了玩笑之心,表情恢复严肃,目光投向西北,说:“郭进此去,如无意外,嘉川可下。休整一夜,明日即转道,还有百多里的狭道,需要走啊!”
何重建道:“两百里都走过来了,还怕那区区百里?”
“老将军,真豪杰也!”
“不敢当,高都监才是真英雄!”
在高怀德进军的过程中,郭进那边,驱使兵卒,快速推进,占据交通道路,围取嘉川,十分顺利,完全达成作战目标。
整个过程,就像朝一汪静潭投入一颗石子,初起波澜,而后迅速恢复平静。克城没有亡一汉卒,倒是有十几名士卒,因实在难耐急进军之苦,有所怠慢,被郭进砍了脑袋。
……
利州,绵谷城。
利州处嘉陵江东,自北向南,属山地向盆地的过渡地带,虽则群山环抱,地势地形崎岖复杂,但作为州治的绵谷城,却非利守之所。
是故,蜀军在利州境内的御汉军力,主要屯于东北边的漫天岭一线,固守大小漫天诸寨。绵谷城内的守军,倒也不多,仅三千卒,并且主要起支持作用,利州蜀军的粮食、军械等各类军需资源,多屯于此。
北城头,挂着一颗人头,血迹早已风干,面目难辨,但恐怖渗人。这是原三泉监军刘廷祚,十余日前在栈道间,带人冲击王审超的援军,最后竟然成功活了下来,逃回了绵谷城。
原本打算回成都活动一番,以赎罪过,被后来赶到枢密使王昭远命人锁拿。作为蜀廷委派,北面防御汉军的主帅,升帐的第一件事,便是当着诸蜀将的面,将刘廷祚给斩杀,悬首城楼,并掷下严令,再有战败者,军法从事。
王昭远此举,既是要立威,也是想通过严厉的军令,激发蜀军将校的战心,让他们拼死领军抵御。想法是好的,但效果属实欠佳。
王昭远虽然主持后蜀军政多年,也提出了多项积极军事策略,但基本在成都朝堂间施展,与下边的军队、将士之间,实则有所割裂。
一无大功,二缺威望,使气耍威,仅是想当然地要严肃军纪,造成的结果便是,离心离德。对于北边的蜀军将领们而言,王昭远就是个幸进之徒,夸夸其谈之辈。
蜀太后李氏曾对孟昶说,王昭远出于厮养,无大功,不习兵,难掌军事,俟边疆有祸,必不能御大敌!此言后来传开了,使得王昭远名望更遭创,军中将校多以此鄙之。
不过,蜀太后的话,孟昶根本听不进去,仍旧重用王昭远。旧恩情分固然是其考量依据,但除了王昭远,孟昶似乎也找不到其他的人选了,似赵崇韬、伊审征等领军将帅,或不乏小才,当多仰仗父辈余荫,虽领军,但也未必服人,比起王昭远大抵也好不到哪里去,也不似王昭远那般同孟昶亲近。
蜀太后唯一推举褒奖,认为可托大事的高彦俦,却在三年前的秦凤大战之中,为汉军所俘,最后自杀殉国。为此,刘承祐还特地命人,于凤州给高彦俦立碑,记其事迹,以扬忠名。
还是那句话,蜀中无大将,无可担负擎天重任者。
而在此时的绵谷帅衙之中,王昭远正自着恼着,他面临着一个难题。昨日,汉将王全斌率军攻破了金山寨,负责守备的蜀将赵崇溥力战不敌,折兵上千,弃寨而退。
依照他此前的军令,赵崇溥即被锁拿,但要不要杀之,王昭远自己也有些迟疑了。北上的这些时日中,他察觉到了军中某些对他不利的气氛。
第138章 破寨
深思熟虑,抑或是迟疑许久,王昭远终于做下决定,朝候在堂间的军令官道:“赵崇溥虽失金山寨,念其力战抵抗,再加诸将求情,稍宥其罪,留其一命。不过,死罪虽免,仍不可免罚,杖三十,戴罪留职,军前听用,传令去吧!”
“是!”
边上,挂着知枢密院事的蜀臣伊审征,听其决定,不由道:“枢密初至,便掷下严令,败者处死。而今赵崇溥损兵折将,失御防要寨,却又绕过他,如此,何以正军法,肃军威?”
伊审征乃蜀将伊延瓌之子,其母为孟知祥之女,年纪比孟昶大几岁,辈分却要矮上一辈。因为这层关系在,也颇受孟昶重用。
对伊审征,王昭远平日里倒也未曾怠慢。伊审征话里,就差直言他朝令夕改了,对此,王昭远叹息道:“我们毕竟初来,不立威,何以使军令通行。但要防御北汉,还需将领们要奋武用力,区区赵崇溥不足为道,但若因其一人,而致将校寒心,何以抵抗汉军?”
听其解释,想了想,伊审征颔首:“枢密所虑甚是!”
事实上,王昭远杀刘廷祚,已经让北面的蜀军将校微词颇多。当然,以刘廷祚在南逃过
打量着何重建,虽然鬓夹白发,身形疲惫,但矍铄气质明显。高怀德不由笑道:“老将军之健铄,实不让青壮,足以使晚辈们汗颜啊!”
“都监谬赞,在下可不敢当!”
言罢,高怀德收起了玩笑之心,表情恢复严肃,目光投向西北,说:“郭进此去,如无意外,嘉川可下。休整一夜,明日即转道,还有百多里的狭道,需要走啊!”
何重建道:“两百里都走过来了,还怕那区区百里?”
“老将军,真豪杰也!”
“不敢当,高都监才是真英雄!”
在高怀德进军的过程中,郭进那边,驱使兵卒,快速推进,占据交通道路,围取嘉川,十分顺利,完全达成作战目标。
整个过程,就像朝一汪静潭投入一颗石子,初起波澜,而后迅速恢复平静。克城没有亡一汉卒,倒是有十几名士卒,因实在难耐急进军之苦,有所怠慢,被郭进砍了脑袋。
……
利州,绵谷城。
利州处嘉陵江东,自北向南,属山地向盆地的过渡地带,虽则群山环抱,地势地形崎岖复杂,但作为州治的绵谷城,却非利守之所。
是故,蜀军在利州境内的御汉军力,主要屯于东北边的漫天岭一线,固守大小漫天诸寨。绵谷城内的守军,倒也不多,仅三千卒,并且主要起支持作用,利州蜀军的粮食、军械等各类军需资源,多屯于此。
北城头,挂着一颗人头,血迹早已风干,面目难辨,但恐怖渗人。这是原三泉监军刘廷祚,十余日前在栈道间,带人冲击王审超的援军,最后竟然成功活了下来,逃回了绵谷城。
原本打算回成都活动一番,以赎罪过,被后来赶到枢密使王昭远命人锁拿。作为蜀廷委派,北面防御汉军的主帅,升帐的第一件事,便是当着诸蜀将的面,将刘廷祚给斩杀,悬首城楼,并掷下严令,再有战败者,军法从事。
王昭远此举,既是要立威,也是想通过严厉的军令,激发蜀军将校的战心,让他们拼死领军抵御。想法是好的,但效果属实欠佳。
王昭远虽然主持后蜀军政多年,也提出了多项积极军事策略,但基本在成都朝堂间施展,与下边的军队、将士之间,实则有所割裂。
一无大功,二缺威望,使气耍威,仅是想当然地要严肃军纪,造成的结果便是,离心离德。对于北边的蜀军将领们而言,王昭远就是个幸进之徒,夸夸其谈之辈。
蜀太后李氏曾对孟昶说,王昭远出于厮养,无大功,不习兵,难掌军事,俟边疆有祸,必不能御大敌!此言后来传开了,使得王昭远名望更遭创,军中将校多以此鄙之。
不过,蜀太后的话,孟昶根本听不进去,仍旧重用王昭远。旧恩情分固然是其考量依据,但除了王昭远,孟昶似乎也找不到其他的人选了,似赵崇韬、伊审征等领军将帅,或不乏小才,当多仰仗父辈余荫,虽领军,但也未必服人,比起王昭远大抵也好不到哪里去,也不似王昭远那般同孟昶亲近。
蜀太后唯一推举褒奖,认为可托大事的高彦俦,却在三年前的秦凤大战之中,为汉军所俘,最后自杀殉国。为此,刘承祐还特地命人,于凤州给高彦俦立碑,记其事迹,以扬忠名。
还是那句话,蜀中无大将,无可担负擎天重任者。
而在此时的绵谷帅衙之中,王昭远正自着恼着,他面临着一个难题。昨日,汉将王全斌率军攻破了金山寨,负责守备的蜀将赵崇溥力战不敌,折兵上千,弃寨而退。
依照他此前的军令,赵崇溥即被锁拿,但要不要杀之,王昭远自己也有些迟疑了。北上的这些时日中,他察觉到了军中某些对他不利的气氛。
第138章 破寨
深思熟虑,抑或是迟疑许久,王昭远终于做下决定,朝候在堂间的军令官道:“赵崇溥虽失金山寨,念其力战抵抗,再加诸将求情,稍宥其罪,留其一命。不过,死罪虽免,仍不可免罚,杖三十,戴罪留职,军前听用,传令去吧!”
“是!”
边上,挂着知枢密院事的蜀臣伊审征,听其决定,不由道:“枢密初至,便掷下严令,败者处死。而今赵崇溥损兵折将,失御防要寨,却又绕过他,如此,何以正军法,肃军威?”
伊审征乃蜀将伊延瓌之子,其母为孟知祥之女,年纪比孟昶大几岁,辈分却要矮上一辈。因为这层关系在,也颇受孟昶重用。
对伊审征,王昭远平日里倒也未曾怠慢。伊审征话里,就差直言他朝令夕改了,对此,王昭远叹息道:“我们毕竟初来,不立威,何以使军令通行。但要防御北汉,还需将领们要奋武用力,区区赵崇溥不足为道,但若因其一人,而致将校寒心,何以抵抗汉军?”
听其解释,想了想,伊审征颔首:“枢密所虑甚是!”
事实上,王昭远杀刘廷祚,已经让北面的蜀军将校微词颇多。当然,以刘廷祚在南逃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