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551节(1/4)
“这么说来,交趾算是收复了!”听慕容承泰叙说,刘承祐忽然问道。
慕容承泰:“臣北还时,交趾北部的州县,已悉数收取,田钦祚也追至丁部领巢穴,再破其部众,并兵进爱州。
不过丁部领死而不僵,仍率余部向南逃窜据说其父子曾在南部的州县为将吏,有些威望,故而投奔,有东山再起之意。
交趾一战后,安南中北部诸割据势力已然被清扫一空,余者堪为患者不过南部三四‘使君’。本着除恶务尽的想法,待中北部局势暂宁后,自当继续南进清剿,使安南故地尽复,重归大汉统治!”
“干得不错!”终于,刘皇帝脸上露出了笑容。
“潘都帅言,朝廷可以派遣官吏南驻,归化治理!”慕容承泰继续道。
“这是自然!”刘承祐颔首,不过又微微一叹:“不过,地处天南,只怕这人选,不好派啊。岭南已是遥远,交趾则更为偏狭……”
嘴里这么说着,刘皇帝手上却动作干练,拿出一张纸落笔书写,用印后唤来一名通事吩咐着:“将此文发传政事堂!”
“是!”
“还是先让宰相们头疼一阵子吧!”刘皇帝轻笑道。
说着,又看向慕容彦超:“皇叔此番回京,是何事务!”
闻问,慕容彦超顿时来了精神,取出一张不小的图纸,在内侍的帮助下,于刘皇帝面前缓缓展开,嘴里则向刘皇帝介绍着:“这是臣召集建筑能才,耗时两年,绘制的西京宫殿、城池、道路布局图纸,特进献陛下御览。”
目光落在展开图纸上,这是一座全新的洛阳城池设计图,哪怕看不太懂,但从画面上所呈现的那种气势与面貌,刘皇帝就知道,若是建成,绝对不下于如今的开封城。
慕容皇叔,仿佛听懂了刘皇帝的心声一般。
第91章 这个都不好迁
万岁殿内,刘皇帝以一个松弛的姿态站着,手里拿着一小碗冒着热汽的八宝粥,汤匙慢条斯理地舀动着,不过目光仍旧落在那张慕容彦超献上来的洛阳城图。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仅此一张蓝图,哪怕再是宏伟,磅礴大气,也无法勾起他的兴趣了。在大汉建国这二十年来,得益于秩序治安,洛阳城自然得到极大的恢复与发展。
数百年隋唐帝都的底蕴摆在那里,虽然在政治经济上远远比不上开封,但其地位却是无可置疑的,是当今大汉唯一的别都。除了开国之初的那一两年,历任西京留守,都是重臣能吏。
虽然自中唐以来,洛阳也是几经战火,但基本保全完整,暮气与萧条,也是因为时局的原因。在滕郡公王晏在任时,对洛阳进行过一次动静不小的修缮,然而,也只是一些缝缝补补,没有朝廷的支持,仅靠西京留台的那些财税,根本无法支撑对整个洛阳城的刷新。
慕容彦超不只是献上了一张规划图,还包括一套修筑方案,并根据当年开封扩建大修的情况,做了初步预算。
慕容皇叔显然是个喜奇观,也好大气的人,原本他是准备建议刘皇帝直接把旧城拆了,重新起建一座全新的大汉洛阳城。
然而,后来发现代价太大,营造成本是一方面,还牵扯到在洛阳扎根的上上下下的利益。同时,也因为他手下的那干建筑人才提出,想要在宫室都邑的壮丽规模上超过旧城,很难,隋唐洛阳城堪称是华夏建筑史上的一个巅峰之作。
如果不计代价,倒也使之如史籍中所描述的那般,更加华丽壮美,但刘皇帝这边就第一个通不过。因而,慕容彦超最终的建议,还是对于洛阳旧城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翻新,使其恢复往日的荣光,同时也注入大汉风华。
即便如此,工程量仍旧不小。当然,重点也并不在洛阳的修建上,而是修建的目的,迁都。
就在几日前,刘皇帝头一次正式下诏,就迁都之事,让朝臣们讨论,结果嘛,自是在朝中引起了震荡,掀起了一场风波,上下议论纷纷。
除了少数人表示赞同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明确表示反对,用的理由不外乎几点。一,东京久为京师,都邑不可轻迁;二,开封兴荣,洛阳废旧,不可舍新而求旧;三,洛阳物产远逊于中,不足支撑大都;四,其地偏远,都之将加大朝廷漕运压力……
反对迁都的原因能说出一大堆,且有理有据,但给刘皇帝的感觉,就是他的臣子们,就是舍不得开封的繁荣,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公卿功臣。在刘皇帝看来,很多公卿大臣,在东京以及中原地区,根基已深,迁都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利益,这才是他们反对的真正原因。
而支持迁都的少数人中,真正以国家大局为念,体会刘皇帝用意的,则更少了。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利益牵涉不大,为了迎合刘皇帝的想法,而发表赞同的意见。
像魏仁溥等重臣,倒是没有发表看法,他们也不好轻易发表看法。尤其是魏仁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首相,最终与刘皇帝想法相左,那不只影响君臣之间的关系,还可能牵动朝局。
刘皇帝想要迁都最重要的原因,也只有那关键的一条,无险可守。开封地处中原腹地,固然有其得天独厚的地方,但也是一马平川,而黄河并不能作为一条牢固的
慕容承泰:“臣北还时,交趾北部的州县,已悉数收取,田钦祚也追至丁部领巢穴,再破其部众,并兵进爱州。
不过丁部领死而不僵,仍率余部向南逃窜据说其父子曾在南部的州县为将吏,有些威望,故而投奔,有东山再起之意。
交趾一战后,安南中北部诸割据势力已然被清扫一空,余者堪为患者不过南部三四‘使君’。本着除恶务尽的想法,待中北部局势暂宁后,自当继续南进清剿,使安南故地尽复,重归大汉统治!”
“干得不错!”终于,刘皇帝脸上露出了笑容。
“潘都帅言,朝廷可以派遣官吏南驻,归化治理!”慕容承泰继续道。
“这是自然!”刘承祐颔首,不过又微微一叹:“不过,地处天南,只怕这人选,不好派啊。岭南已是遥远,交趾则更为偏狭……”
嘴里这么说着,刘皇帝手上却动作干练,拿出一张纸落笔书写,用印后唤来一名通事吩咐着:“将此文发传政事堂!”
“是!”
“还是先让宰相们头疼一阵子吧!”刘皇帝轻笑道。
说着,又看向慕容彦超:“皇叔此番回京,是何事务!”
闻问,慕容彦超顿时来了精神,取出一张不小的图纸,在内侍的帮助下,于刘皇帝面前缓缓展开,嘴里则向刘皇帝介绍着:“这是臣召集建筑能才,耗时两年,绘制的西京宫殿、城池、道路布局图纸,特进献陛下御览。”
目光落在展开图纸上,这是一座全新的洛阳城池设计图,哪怕看不太懂,但从画面上所呈现的那种气势与面貌,刘皇帝就知道,若是建成,绝对不下于如今的开封城。
慕容皇叔,仿佛听懂了刘皇帝的心声一般。
第91章 这个都不好迁
万岁殿内,刘皇帝以一个松弛的姿态站着,手里拿着一小碗冒着热汽的八宝粥,汤匙慢条斯理地舀动着,不过目光仍旧落在那张慕容彦超献上来的洛阳城图。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仅此一张蓝图,哪怕再是宏伟,磅礴大气,也无法勾起他的兴趣了。在大汉建国这二十年来,得益于秩序治安,洛阳城自然得到极大的恢复与发展。
数百年隋唐帝都的底蕴摆在那里,虽然在政治经济上远远比不上开封,但其地位却是无可置疑的,是当今大汉唯一的别都。除了开国之初的那一两年,历任西京留守,都是重臣能吏。
虽然自中唐以来,洛阳也是几经战火,但基本保全完整,暮气与萧条,也是因为时局的原因。在滕郡公王晏在任时,对洛阳进行过一次动静不小的修缮,然而,也只是一些缝缝补补,没有朝廷的支持,仅靠西京留台的那些财税,根本无法支撑对整个洛阳城的刷新。
慕容彦超不只是献上了一张规划图,还包括一套修筑方案,并根据当年开封扩建大修的情况,做了初步预算。
慕容皇叔显然是个喜奇观,也好大气的人,原本他是准备建议刘皇帝直接把旧城拆了,重新起建一座全新的大汉洛阳城。
然而,后来发现代价太大,营造成本是一方面,还牵扯到在洛阳扎根的上上下下的利益。同时,也因为他手下的那干建筑人才提出,想要在宫室都邑的壮丽规模上超过旧城,很难,隋唐洛阳城堪称是华夏建筑史上的一个巅峰之作。
如果不计代价,倒也使之如史籍中所描述的那般,更加华丽壮美,但刘皇帝这边就第一个通不过。因而,慕容彦超最终的建议,还是对于洛阳旧城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翻新,使其恢复往日的荣光,同时也注入大汉风华。
即便如此,工程量仍旧不小。当然,重点也并不在洛阳的修建上,而是修建的目的,迁都。
就在几日前,刘皇帝头一次正式下诏,就迁都之事,让朝臣们讨论,结果嘛,自是在朝中引起了震荡,掀起了一场风波,上下议论纷纷。
除了少数人表示赞同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明确表示反对,用的理由不外乎几点。一,东京久为京师,都邑不可轻迁;二,开封兴荣,洛阳废旧,不可舍新而求旧;三,洛阳物产远逊于中,不足支撑大都;四,其地偏远,都之将加大朝廷漕运压力……
反对迁都的原因能说出一大堆,且有理有据,但给刘皇帝的感觉,就是他的臣子们,就是舍不得开封的繁荣,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公卿功臣。在刘皇帝看来,很多公卿大臣,在东京以及中原地区,根基已深,迁都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利益,这才是他们反对的真正原因。
而支持迁都的少数人中,真正以国家大局为念,体会刘皇帝用意的,则更少了。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利益牵涉不大,为了迎合刘皇帝的想法,而发表赞同的意见。
像魏仁溥等重臣,倒是没有发表看法,他们也不好轻易发表看法。尤其是魏仁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首相,最终与刘皇帝想法相左,那不只影响君臣之间的关系,还可能牵动朝局。
刘皇帝想要迁都最重要的原因,也只有那关键的一条,无险可守。开封地处中原腹地,固然有其得天独厚的地方,但也是一马平川,而黄河并不能作为一条牢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