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585节(1/3)
“好!再说说岭南的情况……”
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
夏末秋初之际,气候还没有明显的变化,刘皇帝在西京又没能坐住,诏下,大张旗鼓,再度踏上了出巡的旅途。这一次,目标在北,出塞。
在出巡这件事上,宫廷内外,朝野上下,也算是驾轻就熟了,皇帝命下,各项准备,也迅速妥当。出巡规模不是最大的一次,行营不过一万余人,除了护驾的宿卫、禁军之外,其余随众并不算多。
随驾的公卿大臣中,赵匡胤、李业俱在,原本是要把柴荣也带上的,只是他身体又不好了,还是留在西京休养。
至于带上李业,一方面是需要带上个政事堂宰相,以便随时垂询与处理一些事务,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给赵普省麻烦,刘皇帝若不在,几乎可以想见的,政事堂内怕也不会安宁。
后妃之中,只有高贵妃、折贤妃、郭宁妃以及耶律妃随驾,符后的身子骨需要安养,刘皇帝也不忍她随驾折腾,受那劳碌。
诸皇子,年满八岁的,除了秦公刘煦、晋公刘晞之外,悉数随驾,其中就包括太子刘旸。说起来,自册封太子后,这还是刘旸第一次随刘皇帝出巡,过去刘皇帝不在,都是以他留守镇京。
带刘旸的用意也很简单,刘皇帝并不想使刘旸因为身份,而成为一个坐守太子,久困于京师,出去看看大汉的大好河山,了解政执民情,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北疆的情况,更应有深彻的了解。
这一回,刘皇帝没设监国,却也不怎么担心京城的稳定,宫内有大符,外廷也有赵普、宋琪二人主持,处置国家事务,再加上魏仁溥、刘承勋等重臣、宗室盯着,足以使刘皇帝安心。
御驾自洛阳出发,渡河北走,经河阳入河东,这条路线还是头一次,此前历次出巡都没走过。
因为远走,所乘的銮驾也经过特殊改装,更加注重的舒适性,减震,预防颠簸。不是在中原行走那般宽大,但同样是驾六马。
天气仍旧炎热,刘皇帝只着单衣待在其间,斜靠着一张抱枕,随意地翻看奏章,这不算是一个好习惯。
与他同乘的,乃是高贵妃,也是薄裙轻纱,隐隐绰绰的,别看高贵妃年纪大了,但在诱惑人这一方面,可是经验丰富,比那些年轻的美人更懂刘皇帝的心。
用“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来形容如今的高贵妃,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再加上略微封闭的环境,气候催生的燥热,情与欲似乎都在默默酝酿……
只可惜,刘皇帝的注意力,仿佛都在那些奏章上,这让高贵妃稍显郁闷。手上的动作,也体现出心情如何,用力地挥了挥手中的罗扇。
感受道风力的变化,刘皇帝终于抬起了头,看着高贵妃,美妇人肌肤上出现了少许细汗,散发着女性荷尔蒙的气息。
刘皇帝道:“累了的话,就别扇了,没那么热!”
高贵妃言不由衷地道:“打扰到官家阅览奏章了!”
刘皇帝微微一笑,见状,高贵妃带着少许的怨艾:“有什么要事,让官家在这行进途中,也无法释卷?”
“刘晞写的南游见闻奏疏,费了心思,内容挺多,一直没看完。”刘皇帝这么说:“上边记载着湖广诸城的一些情况,提到了江陵、长沙、番禺三城,若不是南面稍安,敌在北方的,我倒真想去亲眼看看……”
听是自己儿子的奏疏,高贵妃面容间流露出一抹不自然,有点难以自处的意味。是否该让刘皇帝继续看呢?
“不看了!”刘皇帝则干脆地放下了奏疏,身体一扭,小转了个圈,脑袋直接躺到高贵妃丰腴的大腿上……
眼睛“迷茫”地盯着饱满得有些下垂的胸脯,刘皇帝感慨着说道:“你这个儿子啊!分明是个聪慧机灵的人,就像让他南巡,所察所观,皆有所获,能够切中綮肯,且颇具见解。
不过啊,从小到大,都是以事事藏锋守拙,诸皇子中,没有比他更早熟的了!他这韬晦的性格,也不知是怎么养成的,毫无征兆,莫不是你过去管得太严格了?”
听着刘皇帝夸刘晞的时候,高贵妃还是很愉悦的,不过听到后边,不乐意了,道:“他也是你的儿子,教育也是你为主,我又哪里真管得住他?”
刘皇帝道:“那慵懒的作风,可一点都不像我,让他为朝廷做点事,办点差,还屡有推辞。看起来,你这个做娘的发话,或许都比我说话有用……”
“官家这般说,我可当不起!你是天子,他是臣子,真有所命,他还能拒绝吗?依我看来,还是你当初对他过于宽纵了,方才养成如今的性子!”高贵妃忍不住抱怨。
说着,高贵妃突然凤眉高蹙,道:“听官家的意思,我在你们父子眼中,就那般凶悍?”
“哪儿的事?”刘皇帝赶紧改口:“纵然母老虎,我甚爱之!”
这话让高贵妃更恼,不过感受到刘皇帝的玩笑的语气,她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动了动身子,让刘皇帝躺得更舒服些,关心道:“你打算让刘晞出任何职?”
“放心,不会再让他去养马的……”刘皇帝闭上了双眼,悠悠说道:“得给他找个磨炼性子的职位,他不是懒散吗,不给他机会,让他
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
夏末秋初之际,气候还没有明显的变化,刘皇帝在西京又没能坐住,诏下,大张旗鼓,再度踏上了出巡的旅途。这一次,目标在北,出塞。
在出巡这件事上,宫廷内外,朝野上下,也算是驾轻就熟了,皇帝命下,各项准备,也迅速妥当。出巡规模不是最大的一次,行营不过一万余人,除了护驾的宿卫、禁军之外,其余随众并不算多。
随驾的公卿大臣中,赵匡胤、李业俱在,原本是要把柴荣也带上的,只是他身体又不好了,还是留在西京休养。
至于带上李业,一方面是需要带上个政事堂宰相,以便随时垂询与处理一些事务,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给赵普省麻烦,刘皇帝若不在,几乎可以想见的,政事堂内怕也不会安宁。
后妃之中,只有高贵妃、折贤妃、郭宁妃以及耶律妃随驾,符后的身子骨需要安养,刘皇帝也不忍她随驾折腾,受那劳碌。
诸皇子,年满八岁的,除了秦公刘煦、晋公刘晞之外,悉数随驾,其中就包括太子刘旸。说起来,自册封太子后,这还是刘旸第一次随刘皇帝出巡,过去刘皇帝不在,都是以他留守镇京。
带刘旸的用意也很简单,刘皇帝并不想使刘旸因为身份,而成为一个坐守太子,久困于京师,出去看看大汉的大好河山,了解政执民情,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北疆的情况,更应有深彻的了解。
这一回,刘皇帝没设监国,却也不怎么担心京城的稳定,宫内有大符,外廷也有赵普、宋琪二人主持,处置国家事务,再加上魏仁溥、刘承勋等重臣、宗室盯着,足以使刘皇帝安心。
御驾自洛阳出发,渡河北走,经河阳入河东,这条路线还是头一次,此前历次出巡都没走过。
因为远走,所乘的銮驾也经过特殊改装,更加注重的舒适性,减震,预防颠簸。不是在中原行走那般宽大,但同样是驾六马。
天气仍旧炎热,刘皇帝只着单衣待在其间,斜靠着一张抱枕,随意地翻看奏章,这不算是一个好习惯。
与他同乘的,乃是高贵妃,也是薄裙轻纱,隐隐绰绰的,别看高贵妃年纪大了,但在诱惑人这一方面,可是经验丰富,比那些年轻的美人更懂刘皇帝的心。
用“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来形容如今的高贵妃,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再加上略微封闭的环境,气候催生的燥热,情与欲似乎都在默默酝酿……
只可惜,刘皇帝的注意力,仿佛都在那些奏章上,这让高贵妃稍显郁闷。手上的动作,也体现出心情如何,用力地挥了挥手中的罗扇。
感受道风力的变化,刘皇帝终于抬起了头,看着高贵妃,美妇人肌肤上出现了少许细汗,散发着女性荷尔蒙的气息。
刘皇帝道:“累了的话,就别扇了,没那么热!”
高贵妃言不由衷地道:“打扰到官家阅览奏章了!”
刘皇帝微微一笑,见状,高贵妃带着少许的怨艾:“有什么要事,让官家在这行进途中,也无法释卷?”
“刘晞写的南游见闻奏疏,费了心思,内容挺多,一直没看完。”刘皇帝这么说:“上边记载着湖广诸城的一些情况,提到了江陵、长沙、番禺三城,若不是南面稍安,敌在北方的,我倒真想去亲眼看看……”
听是自己儿子的奏疏,高贵妃面容间流露出一抹不自然,有点难以自处的意味。是否该让刘皇帝继续看呢?
“不看了!”刘皇帝则干脆地放下了奏疏,身体一扭,小转了个圈,脑袋直接躺到高贵妃丰腴的大腿上……
眼睛“迷茫”地盯着饱满得有些下垂的胸脯,刘皇帝感慨着说道:“你这个儿子啊!分明是个聪慧机灵的人,就像让他南巡,所察所观,皆有所获,能够切中綮肯,且颇具见解。
不过啊,从小到大,都是以事事藏锋守拙,诸皇子中,没有比他更早熟的了!他这韬晦的性格,也不知是怎么养成的,毫无征兆,莫不是你过去管得太严格了?”
听着刘皇帝夸刘晞的时候,高贵妃还是很愉悦的,不过听到后边,不乐意了,道:“他也是你的儿子,教育也是你为主,我又哪里真管得住他?”
刘皇帝道:“那慵懒的作风,可一点都不像我,让他为朝廷做点事,办点差,还屡有推辞。看起来,你这个做娘的发话,或许都比我说话有用……”
“官家这般说,我可当不起!你是天子,他是臣子,真有所命,他还能拒绝吗?依我看来,还是你当初对他过于宽纵了,方才养成如今的性子!”高贵妃忍不住抱怨。
说着,高贵妃突然凤眉高蹙,道:“听官家的意思,我在你们父子眼中,就那般凶悍?”
“哪儿的事?”刘皇帝赶紧改口:“纵然母老虎,我甚爱之!”
这话让高贵妃更恼,不过感受到刘皇帝的玩笑的语气,她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动了动身子,让刘皇帝躺得更舒服些,关心道:“你打算让刘晞出任何职?”
“放心,不会再让他去养马的……”刘皇帝闭上了双眼,悠悠说道:“得给他找个磨炼性子的职位,他不是懒散吗,不给他机会,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