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597节(1/4)
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
结束了在灵州的巡幸之后,刘皇帝再度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西巡,还是打道回府。此番出巡,已然整整四月,耗费的时间不算短了,并且也偏离原本的目的,从北巡关山,辗转远赴西北。
行营之中,随驾的文武,也有不少人向刘皇帝建议,希望銮驾返京。他们给出的理由,也无外乎那几条,天子当坐镇京师,以安内外人心,不可久处畿外,何况是皇帝与太子一起。
再加上西北偏远,时节也迈入深冬,气候越发恶劣,不利远行,当地人都居家避冬,而况于行营这大队人马。
倘若继续西行绝域,行路的风险也将大赠,如果皇帝出现了什么不测,必然危及江山社稷,影响国家的稳定……
当这些建议上呈御前之后,刘皇帝的态度反倒坚决起来了,由于有此前在西行丰胜途中的风波,他第一反应就是,行营的这些达官贵族们,又畏惧西北的苦寒了。
他们想要回去,刘皇帝偏偏就不许,硬是要磨一磨他们。在刘皇帝看来,整个西北都在大汉的统治之下,前方也是一片坦途,在自家的国土,害怕什么,担忧什么?
他们的那些顾虑,对刘皇帝而言则更加不值一提。什么天子不可久居京外,他数次出巡,几次亲征,哪一次待的时间短过?
至于冬季,当初不论是南征淮南,还是北伐契丹,都是熬过了整整一个冬季。西北的冬季再是苦寒,正常的巡幸,还能比行军打仗更难、更辛苦吗?
谈什么风险,在刘皇帝看来,只不过是一些贪图安逸的借口罢了。因此,大臣们越是反对,他反而越是坚决。
再者,自决定西巡以来,好不容易走到灵州,灵州都到了,还能不继续向西,去河西走廊看看?
刘皇帝出巡的成本,可一点都不低,这辈子都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次走这么远的机会了,既然已经走了一半,剩下的路,咬着牙也要走完。
而整个大西北,纳入大汉的统治时间还短,谈稳固,说安宁,都还早。刘皇帝巡幸一次,亲自走上一遭,也不只是见识一番西北风光,实现他踏遍疆土的愿望,更想恩威齐施以安抚人心,这其中的政治意义,也是该考虑进去的。
于是,做下决定的刘皇帝,当着一干臣子的面,不顾他们无奈与苦涩的表情,直接下诏,11月1日,御驾起行,继续西巡。并且,直接定下,要走就走到底,不到阳关不回头。
不过,决议虽下,但现实问题却还得面对,而摆在西巡路上最大难题,就是天气。虽然刘皇帝不怕,甚至展现出一副人定胜天的姿态,但对于西北的冬季气候,终究没有体验过。
因此,还是多给了行营两日的时间,用以置办各种赶路物资,尤其是御寒的物资。这件事,交给李业去做了,在灵州进行了一场大采购,为此,将许多百姓本身屯以过冬的物料都购买一空,官府仓场所储,也被征调了一批。
虽然按照刘皇帝的意思,一应交易,都有行营支付,但是,对地方官民也造成了事实上的侵扰。并且,由于变道西巡的举措,使得行营所费用,远超想象,之前针对此次出巡的预算,到灵州也花得差不多了。
可以想见,等正式踏上西巡的旅途,再要置办物料,怕是得给地方官府打白条了……
按照诏令,没有任何的耽搁,于11月1日再度起行,向着更遥远的疆域而去。不过,这一回,倒不是所有人随行。
太子刘旸被刘皇帝留下了,让他代替自己,到西南方向的陇右道巡视一圈。西北四道中,除了作为基础的关内道,就属陇右道朝廷经营最久。
毕竟是从褒国公王景开始,就拓地收治,再加上开宝年来的持续蚕食进取,疆土又向西扩展了一大片。由于吐蕃的分裂,无力抵抗,可以说,大汉在陇右以西的势力,已然超过了盛唐之时,不论是疆土范围以及影响力,都是如此,毕竟在高原上已没有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对手威胁。
对于近些年取得的成果,也不能光听汇报,刘旸呢,就是代表刘皇帝前去检视一下,身临其境,看看如今大汉疆域的极限在哪里。
同时,皇十一子刘晓也被刘皇帝留下了,原因是刘皇帝疼儿子。刘晓也才十一岁,身子素来就羸弱,前面几个月的旅程,一直熬着,没有叫过苦累,但是,刘皇帝还是担心让他继续跟下去,会扛不住,于是把他留在灵州休养。
至于其他人,就没这个待遇了,只能咬着牙,忍着西北的狂沙厉风,埋头随驾起行,默默赶路。
自灵州南下,沿着黄河上游前进,至中卫县渡河。中卫县乃是黄河上游的一大通衢,但荒废许久,朝廷复置官员管理也还是近十年的事情。境内渡口密布,也是后世“黄河九渡”的来历。
过中卫后,便径直西行,沿着沙漠边缘,顺着长城,向凉州方向赶路。没有多少耽搁,也没有驻足留恋的兴致,满目的荒凉,若是平时也就罢了,在此冬季,大漠戈壁也只能让人敬而远之。
狭长的河西走廊,除了风,就是沙,干冷的空气,森寒的温度,让人极其不适。过去奏章上所报,呈现的那些往来的商旅、驼队,全然见不着。
或许有不逢时
结束了在灵州的巡幸之后,刘皇帝再度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西巡,还是打道回府。此番出巡,已然整整四月,耗费的时间不算短了,并且也偏离原本的目的,从北巡关山,辗转远赴西北。
行营之中,随驾的文武,也有不少人向刘皇帝建议,希望銮驾返京。他们给出的理由,也无外乎那几条,天子当坐镇京师,以安内外人心,不可久处畿外,何况是皇帝与太子一起。
再加上西北偏远,时节也迈入深冬,气候越发恶劣,不利远行,当地人都居家避冬,而况于行营这大队人马。
倘若继续西行绝域,行路的风险也将大赠,如果皇帝出现了什么不测,必然危及江山社稷,影响国家的稳定……
当这些建议上呈御前之后,刘皇帝的态度反倒坚决起来了,由于有此前在西行丰胜途中的风波,他第一反应就是,行营的这些达官贵族们,又畏惧西北的苦寒了。
他们想要回去,刘皇帝偏偏就不许,硬是要磨一磨他们。在刘皇帝看来,整个西北都在大汉的统治之下,前方也是一片坦途,在自家的国土,害怕什么,担忧什么?
他们的那些顾虑,对刘皇帝而言则更加不值一提。什么天子不可久居京外,他数次出巡,几次亲征,哪一次待的时间短过?
至于冬季,当初不论是南征淮南,还是北伐契丹,都是熬过了整整一个冬季。西北的冬季再是苦寒,正常的巡幸,还能比行军打仗更难、更辛苦吗?
谈什么风险,在刘皇帝看来,只不过是一些贪图安逸的借口罢了。因此,大臣们越是反对,他反而越是坚决。
再者,自决定西巡以来,好不容易走到灵州,灵州都到了,还能不继续向西,去河西走廊看看?
刘皇帝出巡的成本,可一点都不低,这辈子都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次走这么远的机会了,既然已经走了一半,剩下的路,咬着牙也要走完。
而整个大西北,纳入大汉的统治时间还短,谈稳固,说安宁,都还早。刘皇帝巡幸一次,亲自走上一遭,也不只是见识一番西北风光,实现他踏遍疆土的愿望,更想恩威齐施以安抚人心,这其中的政治意义,也是该考虑进去的。
于是,做下决定的刘皇帝,当着一干臣子的面,不顾他们无奈与苦涩的表情,直接下诏,11月1日,御驾起行,继续西巡。并且,直接定下,要走就走到底,不到阳关不回头。
不过,决议虽下,但现实问题却还得面对,而摆在西巡路上最大难题,就是天气。虽然刘皇帝不怕,甚至展现出一副人定胜天的姿态,但对于西北的冬季气候,终究没有体验过。
因此,还是多给了行营两日的时间,用以置办各种赶路物资,尤其是御寒的物资。这件事,交给李业去做了,在灵州进行了一场大采购,为此,将许多百姓本身屯以过冬的物料都购买一空,官府仓场所储,也被征调了一批。
虽然按照刘皇帝的意思,一应交易,都有行营支付,但是,对地方官民也造成了事实上的侵扰。并且,由于变道西巡的举措,使得行营所费用,远超想象,之前针对此次出巡的预算,到灵州也花得差不多了。
可以想见,等正式踏上西巡的旅途,再要置办物料,怕是得给地方官府打白条了……
按照诏令,没有任何的耽搁,于11月1日再度起行,向着更遥远的疆域而去。不过,这一回,倒不是所有人随行。
太子刘旸被刘皇帝留下了,让他代替自己,到西南方向的陇右道巡视一圈。西北四道中,除了作为基础的关内道,就属陇右道朝廷经营最久。
毕竟是从褒国公王景开始,就拓地收治,再加上开宝年来的持续蚕食进取,疆土又向西扩展了一大片。由于吐蕃的分裂,无力抵抗,可以说,大汉在陇右以西的势力,已然超过了盛唐之时,不论是疆土范围以及影响力,都是如此,毕竟在高原上已没有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对手威胁。
对于近些年取得的成果,也不能光听汇报,刘旸呢,就是代表刘皇帝前去检视一下,身临其境,看看如今大汉疆域的极限在哪里。
同时,皇十一子刘晓也被刘皇帝留下了,原因是刘皇帝疼儿子。刘晓也才十一岁,身子素来就羸弱,前面几个月的旅程,一直熬着,没有叫过苦累,但是,刘皇帝还是担心让他继续跟下去,会扛不住,于是把他留在灵州休养。
至于其他人,就没这个待遇了,只能咬着牙,忍着西北的狂沙厉风,埋头随驾起行,默默赶路。
自灵州南下,沿着黄河上游前进,至中卫县渡河。中卫县乃是黄河上游的一大通衢,但荒废许久,朝廷复置官员管理也还是近十年的事情。境内渡口密布,也是后世“黄河九渡”的来历。
过中卫后,便径直西行,沿着沙漠边缘,顺着长城,向凉州方向赶路。没有多少耽搁,也没有驻足留恋的兴致,满目的荒凉,若是平时也就罢了,在此冬季,大漠戈壁也只能让人敬而远之。
狭长的河西走廊,除了风,就是沙,干冷的空气,森寒的温度,让人极其不适。过去奏章上所报,呈现的那些往来的商旅、驼队,全然见不着。
或许有不逢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