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651节(1/4)
随着以布政使宋雄为首的州县官吏陆续到任,经过几个月的规整,辽东的安抚工作,已具成效,虽然还远远谈不上安定,但属于大汉的统治秩序,已然初步构建。
比起入冬前,辽阳城冷清了不少,此前遍布饥民、难民的景象,已然不见,在辽东官府的调度下,安置在新设的乡村之中,重建家园,艰难生存。席卷整个辽东的战争固然残酷,但对于当地的各族百姓而言,更残酷的还是这个寒冬,也就是大汉官府有所担当,给每乡每村,都发放了一些救命的粮食,给予希望。
辽阳最大的变化,还得属大军的撤退,城外庞大的军营,已然一空,木料都任由百姓拆除,用以生火取暖,因此几座营垒,显得很残破。
被安排留驻辽阳的汉军,人数不算少,足有两万步骑,不过全部屯于城中,里边有足够干整的营舍,可供将士休养训练。
而辽阳城内所余官民人口,甚至不满两万,比之驻军更少,其中还包括一部分从难民中选出的壮劳力及青年男女,方才充实了些堂堂道治的人气。
由此可见,两国在辽东的鏖战,对当地的破坏有多严重,可以从人口的变化直观地反应。基本没有疑问的,眼下大汉诸道,人口最少的地区,就是新设立的辽东道了。
按照对辽东善后最终决议,留兵六万驻守辽东,拱卫新占土地,并且保持对辽军残部的压迫,随时调控东北局势。
对六万戍卒的挑选,算是给刘旸的有一个考验,那些军队留下,那些将领留下,都需要慎重考量,毕竟,没有多少人愿意留在东北,尤其是在辽东残破的情况下。
这不是靠军令强硬推行就可以的,军心问题,不得不顾及,否则必生波折。对此,需要综合考量,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最终,以刘皇帝的训示为基础,辅以赵、高二国公参谋,方才定下。六万军中,一万五千为禁军,从随征的各支禁兵中挑选,这些人是最不乐意的,毕竟是禁军嘛,但是命令也最为强势,习惯两京繁华的他们,必须得在边地磨砺一番,去去身上的浮丽。
一万五千卒为北方边军戍卒,有戍期已满或将满的,延期一年,一年之后,朝廷再行调戍轮换,当然,得期待这年平稳度过。
剩下的,多来自燕山、河北、河南的地方都司军队以及乡兵,还包括五千番骑。到如今,大汉军事体系中的番兵,是越来越好用了,每有战事,总免不了征调,此番北伐是征召规模最大的一次,这些军队自主权很少,但很好用,就是一块砖,朝廷哪里需要,就填那里。
辽东驻军,主要屯于四个地方,其一乃是新夺取的通州地区,留兵两万驻守,控制松辽平原中部,向北威胁黄龙府,向南拱卫辽东。
其二自然是辽阳了,剩下两处,一为辽东南来远地区,针对高丽国,只有驻兵五千,不算多,就是看不起高丽的威胁。另外就是扼守辽西走廊尾端,控制燕山、辽东进出口的锦州了。
余者,多分布于辽东诸州城,在地方官兵及治安体系构建完成之前,承担着戍守及治安的职责,协助各地官府管理地方。
到十一月中旬,随着最后一批五千人军队自辽阳起行,辽东大撤军也基本宣布结束,而这也意味着,刘旸在辽东的差事也差不多结束了,距离他离开辽东,也不远了。
北伐虽然结束了,但东路军机构并未撤除,北伐行营仍旧设置在辽阳,行营下属直辖的护卫兵马也在整备之中,各级军吏也在做着最后的收拾,准备随太子返回。
近段时间以来,赵匡胤与高怀德两位统帅,倒是进入了一种放松的状态,这是自通州之战以及来远之战后的事。都有意识地卸下军权,放手让太子去操持事务。
不得不说,在此前辽东的战事中,赵匡胤实际掌控着大军以及一切军中事务,太子殿下宽和大度,敢于放手放权。
但这对太子的权威,是造成了一定伤害的。虽然是为了战争服务,为求军令通达,追求胜利,但战事既然结束,就得考虑其他因素了,最重要的,得顾忌太子以及皇帝的想法,可以肯定的是,军中密布着皇帝的眼线,对于那些情况,皇帝一定知道。
政治觉悟很高的赵匡胤,当然明白这些道理,哪怕是杞人之忧,也得多想想,以免犯忌。因此,赵匡胤由大军统帅,转换成顾问一般的角色。
倒也有几分自在与逍遥,赵匡胤同几名亲近的将领,喝酒吃肉,或许于郊外冬猎,高怀德更有雅兴,除了骑马射箭,更喜欢玩弄曲乐。
越到最后,就越觉匆忙,事务繁重,接见的人也多。辽阳官署内,刘旸也接见着一批官吏,有二十余人,多身材魁壮,带有一些强悍气息。
辽东缺少官吏,州县命官可以从内地调动,但一些吏房职位,却不是段时间内可以填补的,于是,直接从军中选拔了一批军吏,充实地方。
对这些人,刘旸也亲自接见,既安抚其心,也做些嘱咐,在军中为吏,与在地方为吏,终究是不同的,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此事上,刘旸这个太子还是很细心的。而刘旸对辽东的影响,也通过这些细微之处,润物细无声般地展开,可以说遍及方方面面。
叮嘱了一番,命慕容德丰引他
比起入冬前,辽阳城冷清了不少,此前遍布饥民、难民的景象,已然不见,在辽东官府的调度下,安置在新设的乡村之中,重建家园,艰难生存。席卷整个辽东的战争固然残酷,但对于当地的各族百姓而言,更残酷的还是这个寒冬,也就是大汉官府有所担当,给每乡每村,都发放了一些救命的粮食,给予希望。
辽阳最大的变化,还得属大军的撤退,城外庞大的军营,已然一空,木料都任由百姓拆除,用以生火取暖,因此几座营垒,显得很残破。
被安排留驻辽阳的汉军,人数不算少,足有两万步骑,不过全部屯于城中,里边有足够干整的营舍,可供将士休养训练。
而辽阳城内所余官民人口,甚至不满两万,比之驻军更少,其中还包括一部分从难民中选出的壮劳力及青年男女,方才充实了些堂堂道治的人气。
由此可见,两国在辽东的鏖战,对当地的破坏有多严重,可以从人口的变化直观地反应。基本没有疑问的,眼下大汉诸道,人口最少的地区,就是新设立的辽东道了。
按照对辽东善后最终决议,留兵六万驻守辽东,拱卫新占土地,并且保持对辽军残部的压迫,随时调控东北局势。
对六万戍卒的挑选,算是给刘旸的有一个考验,那些军队留下,那些将领留下,都需要慎重考量,毕竟,没有多少人愿意留在东北,尤其是在辽东残破的情况下。
这不是靠军令强硬推行就可以的,军心问题,不得不顾及,否则必生波折。对此,需要综合考量,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最终,以刘皇帝的训示为基础,辅以赵、高二国公参谋,方才定下。六万军中,一万五千为禁军,从随征的各支禁兵中挑选,这些人是最不乐意的,毕竟是禁军嘛,但是命令也最为强势,习惯两京繁华的他们,必须得在边地磨砺一番,去去身上的浮丽。
一万五千卒为北方边军戍卒,有戍期已满或将满的,延期一年,一年之后,朝廷再行调戍轮换,当然,得期待这年平稳度过。
剩下的,多来自燕山、河北、河南的地方都司军队以及乡兵,还包括五千番骑。到如今,大汉军事体系中的番兵,是越来越好用了,每有战事,总免不了征调,此番北伐是征召规模最大的一次,这些军队自主权很少,但很好用,就是一块砖,朝廷哪里需要,就填那里。
辽东驻军,主要屯于四个地方,其一乃是新夺取的通州地区,留兵两万驻守,控制松辽平原中部,向北威胁黄龙府,向南拱卫辽东。
其二自然是辽阳了,剩下两处,一为辽东南来远地区,针对高丽国,只有驻兵五千,不算多,就是看不起高丽的威胁。另外就是扼守辽西走廊尾端,控制燕山、辽东进出口的锦州了。
余者,多分布于辽东诸州城,在地方官兵及治安体系构建完成之前,承担着戍守及治安的职责,协助各地官府管理地方。
到十一月中旬,随着最后一批五千人军队自辽阳起行,辽东大撤军也基本宣布结束,而这也意味着,刘旸在辽东的差事也差不多结束了,距离他离开辽东,也不远了。
北伐虽然结束了,但东路军机构并未撤除,北伐行营仍旧设置在辽阳,行营下属直辖的护卫兵马也在整备之中,各级军吏也在做着最后的收拾,准备随太子返回。
近段时间以来,赵匡胤与高怀德两位统帅,倒是进入了一种放松的状态,这是自通州之战以及来远之战后的事。都有意识地卸下军权,放手让太子去操持事务。
不得不说,在此前辽东的战事中,赵匡胤实际掌控着大军以及一切军中事务,太子殿下宽和大度,敢于放手放权。
但这对太子的权威,是造成了一定伤害的。虽然是为了战争服务,为求军令通达,追求胜利,但战事既然结束,就得考虑其他因素了,最重要的,得顾忌太子以及皇帝的想法,可以肯定的是,军中密布着皇帝的眼线,对于那些情况,皇帝一定知道。
政治觉悟很高的赵匡胤,当然明白这些道理,哪怕是杞人之忧,也得多想想,以免犯忌。因此,赵匡胤由大军统帅,转换成顾问一般的角色。
倒也有几分自在与逍遥,赵匡胤同几名亲近的将领,喝酒吃肉,或许于郊外冬猎,高怀德更有雅兴,除了骑马射箭,更喜欢玩弄曲乐。
越到最后,就越觉匆忙,事务繁重,接见的人也多。辽阳官署内,刘旸也接见着一批官吏,有二十余人,多身材魁壮,带有一些强悍气息。
辽东缺少官吏,州县命官可以从内地调动,但一些吏房职位,却不是段时间内可以填补的,于是,直接从军中选拔了一批军吏,充实地方。
对这些人,刘旸也亲自接见,既安抚其心,也做些嘱咐,在军中为吏,与在地方为吏,终究是不同的,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此事上,刘旸这个太子还是很细心的。而刘旸对辽东的影响,也通过这些细微之处,润物细无声般地展开,可以说遍及方方面面。
叮嘱了一番,命慕容德丰引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