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683节(2/4)
官家,山道曲折难走,愈行愈险,还是乘轿吧!”喦脱是很贴心的,虽有些犹豫,还是开口建议,目光中满是对刘皇帝的关怀。
随行的队伍中,是带着小轿队伍的,听喦脱建议,刘皇帝顿时便有心动,不过,见着随众所有人都在咬牙坚持,貌似最不堪表现的就是他了。
于是,干脆地拒绝道:“朕还没老到走不动的地步,区区山路,焉能阻我,让卫士开路,继续攀爬!”
喦脱对刘皇帝的反应,也有所预料,他的固执,平日里也体会颇多。心中微叹,喦脱却不放过任何一个拍马屁的机会,当即陪着笑道:“官家龙行虎步,畅游天下,区区嵩山,该当匍匐在您脚下!”
闻言,刘皇帝嘴角扯了扯,连表示谦怀的心情都没有了。喦脱也确实关心刘皇帝,十分主动地搀着刘皇帝攀爬,而刘皇帝,也没有拒绝。
但是,哪怕有喦脱的帮助,接下来也上演了一出死要面子活受罪,别管有多嘴硬,身体受的苦却是实实在在的,也就是所行山道乃是熟路,否则就刘皇帝如今的体格,也难以经受这等艰苦。
出发之时尚且日出,及登上峻极山巅,日中已过,刘皇帝也累得半死,筋疲力竭。不过,辛苦的旅程难以忍受,但登上山极之后,却难免有种胜利的喜悦。
更值得欣慰的,是身边还有一个看起来更加不堪的人,内阁学士张雍。张雍此前一直吊在后边,此时也显得有些狼狈,驼着背,勾着腰,没有一点名士风度,若非要在刘皇帝面前保持着仪表,他能直接坐下。
见着他打颤的双腿,刘皇帝哈哈一笑:“子雍,光会读书写文章可不行,这身体还得多锻炼啊!”
张雍闻言苦笑,胡子直颤,应道:“让陛下见笑了!古之名士,好寻幽探秘,纵游山水,那等情致,令人心驰神往,只是不知,他们是否也如臣这般狼狈……”
“古人如何,朕不关心!”刘皇帝也感慨着:“朕确实明白了,朕还是个俗人,望着这大汉河山,并无一点雅致高兴!”
“都累了吧,坐下歇着吧,也别强撑着了,朕恕你们失仪之罪!”摆了摆手,刘皇帝道。
嵩山之上,碑刻甚多,刘皇帝倚靠着一方碑石,上书诗词,还是陶谷生前所留,让他难免感慨:“没曾想,还能有这中惊喜发现!”
陶谷也算是刘皇帝的老臣子了,虽然名声不好,为人所鄙,并且在晚年并不受到重视,但如今意外觅得陶谷遗刻,刘皇帝心中仍旧生出些复杂的情绪。
“喦脱!”刘皇帝唤了声。
“小的在,官家有何吩咐?”喦脱立刻应道。
“命人在此碑前,修筑一座凉亭,就取名陶公亭!”刘皇帝吩咐着。
“是!”
一旁,听闻刘皇帝此命,张雍不由衷心感慨道:“陛下建此亭,却是欲使陶公名留千古了,陶公九泉之下,亦当感念陛下恩德之重啊!”
摆了摆手,刘皇帝淡淡道:“陶谷毕竟是朕身边的老臣,跟了朕二十多年,也算全一份君臣之谊吧!”
峻极峰上,视野十分开阔,身临其间,俯视群山,也不由心情旷达。峰岭之上,云雾缭绕,山风清凉,撩动着刘皇帝的发丝,刘皇帝指着太室诸峰,悠然道:“朕虽没有登过泰山,但这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应当相似吧!”
张雍心思一动,近前,矮下身体,应道:“或许岱宗正期待着陛下临幸!”
闻言,刘皇帝不由瞥了张雍一眼,轻笑道:“子雍,你似乎话里有话啊,何不直言?”
刘皇帝既然发话了,张雍也不含糊其辞,恭敬地说道:“自古以来,王者受命,功成封禅,以告太平。陛下御极以来,功德之高,凌然千古,臣等以为,该当东幸,封泰山,禅梁父,此为顺天应命之举……”
“你觉得,是时候了?”刘皇帝不动声色地回了句废话。
关于封禅的提议,早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请命上奏,一次比一次激动,一次比一次隆重。尤其在开宝北伐之后,刘皇帝功德威望攀至巅峰,封禅请命更是汹涌如潮,甚嚣尘上。而刘皇帝的态度,也是一次比一次软化,而张雍作为近臣,也能感受到刘皇帝的这种变化。
听其言,当即说道:“臣以为,正当其时!”
刘皇帝笑了笑,却没有再说话,那一抹意动跃然于其面孔之上。
“那边是少林寺?”刘皇帝指着远处的少室山、香火袅袅处,问道。
隔得虽远,但或许是心动的缘故,隐隐能听到洪钟之鸣远。这一点,并不难猜,如今的嵩山,一共只有剩下的两座佛寺了,其一少林,其二法王,其余寺庙,在乾祐初年那次灭佛之中,都被废除了。
“正是!”张雍应道。
“看起来,这香火仍旧旺盛嘛!”刘皇帝淡淡道。
想了想,刘皇帝说:“嵩山不愧为当世名胜,萃三教之英华,既然来了,怎能不见识一番。这禅宗圣地,朕也算是如雷贯耳了,该当一览风采。”
“陛下欲往少林?”张雍问。
“去找他们的方丈大师谈谈禅,也听听他们的佛理,看看他们对朕,是否还畏之如虎!”刘皇帝带着点玩笑道。
不得不说,佛家的生命力是
随行的队伍中,是带着小轿队伍的,听喦脱建议,刘皇帝顿时便有心动,不过,见着随众所有人都在咬牙坚持,貌似最不堪表现的就是他了。
于是,干脆地拒绝道:“朕还没老到走不动的地步,区区山路,焉能阻我,让卫士开路,继续攀爬!”
喦脱对刘皇帝的反应,也有所预料,他的固执,平日里也体会颇多。心中微叹,喦脱却不放过任何一个拍马屁的机会,当即陪着笑道:“官家龙行虎步,畅游天下,区区嵩山,该当匍匐在您脚下!”
闻言,刘皇帝嘴角扯了扯,连表示谦怀的心情都没有了。喦脱也确实关心刘皇帝,十分主动地搀着刘皇帝攀爬,而刘皇帝,也没有拒绝。
但是,哪怕有喦脱的帮助,接下来也上演了一出死要面子活受罪,别管有多嘴硬,身体受的苦却是实实在在的,也就是所行山道乃是熟路,否则就刘皇帝如今的体格,也难以经受这等艰苦。
出发之时尚且日出,及登上峻极山巅,日中已过,刘皇帝也累得半死,筋疲力竭。不过,辛苦的旅程难以忍受,但登上山极之后,却难免有种胜利的喜悦。
更值得欣慰的,是身边还有一个看起来更加不堪的人,内阁学士张雍。张雍此前一直吊在后边,此时也显得有些狼狈,驼着背,勾着腰,没有一点名士风度,若非要在刘皇帝面前保持着仪表,他能直接坐下。
见着他打颤的双腿,刘皇帝哈哈一笑:“子雍,光会读书写文章可不行,这身体还得多锻炼啊!”
张雍闻言苦笑,胡子直颤,应道:“让陛下见笑了!古之名士,好寻幽探秘,纵游山水,那等情致,令人心驰神往,只是不知,他们是否也如臣这般狼狈……”
“古人如何,朕不关心!”刘皇帝也感慨着:“朕确实明白了,朕还是个俗人,望着这大汉河山,并无一点雅致高兴!”
“都累了吧,坐下歇着吧,也别强撑着了,朕恕你们失仪之罪!”摆了摆手,刘皇帝道。
嵩山之上,碑刻甚多,刘皇帝倚靠着一方碑石,上书诗词,还是陶谷生前所留,让他难免感慨:“没曾想,还能有这中惊喜发现!”
陶谷也算是刘皇帝的老臣子了,虽然名声不好,为人所鄙,并且在晚年并不受到重视,但如今意外觅得陶谷遗刻,刘皇帝心中仍旧生出些复杂的情绪。
“喦脱!”刘皇帝唤了声。
“小的在,官家有何吩咐?”喦脱立刻应道。
“命人在此碑前,修筑一座凉亭,就取名陶公亭!”刘皇帝吩咐着。
“是!”
一旁,听闻刘皇帝此命,张雍不由衷心感慨道:“陛下建此亭,却是欲使陶公名留千古了,陶公九泉之下,亦当感念陛下恩德之重啊!”
摆了摆手,刘皇帝淡淡道:“陶谷毕竟是朕身边的老臣,跟了朕二十多年,也算全一份君臣之谊吧!”
峻极峰上,视野十分开阔,身临其间,俯视群山,也不由心情旷达。峰岭之上,云雾缭绕,山风清凉,撩动着刘皇帝的发丝,刘皇帝指着太室诸峰,悠然道:“朕虽没有登过泰山,但这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应当相似吧!”
张雍心思一动,近前,矮下身体,应道:“或许岱宗正期待着陛下临幸!”
闻言,刘皇帝不由瞥了张雍一眼,轻笑道:“子雍,你似乎话里有话啊,何不直言?”
刘皇帝既然发话了,张雍也不含糊其辞,恭敬地说道:“自古以来,王者受命,功成封禅,以告太平。陛下御极以来,功德之高,凌然千古,臣等以为,该当东幸,封泰山,禅梁父,此为顺天应命之举……”
“你觉得,是时候了?”刘皇帝不动声色地回了句废话。
关于封禅的提议,早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请命上奏,一次比一次激动,一次比一次隆重。尤其在开宝北伐之后,刘皇帝功德威望攀至巅峰,封禅请命更是汹涌如潮,甚嚣尘上。而刘皇帝的态度,也是一次比一次软化,而张雍作为近臣,也能感受到刘皇帝的这种变化。
听其言,当即说道:“臣以为,正当其时!”
刘皇帝笑了笑,却没有再说话,那一抹意动跃然于其面孔之上。
“那边是少林寺?”刘皇帝指着远处的少室山、香火袅袅处,问道。
隔得虽远,但或许是心动的缘故,隐隐能听到洪钟之鸣远。这一点,并不难猜,如今的嵩山,一共只有剩下的两座佛寺了,其一少林,其二法王,其余寺庙,在乾祐初年那次灭佛之中,都被废除了。
“正是!”张雍应道。
“看起来,这香火仍旧旺盛嘛!”刘皇帝淡淡道。
想了想,刘皇帝说:“嵩山不愧为当世名胜,萃三教之英华,既然来了,怎能不见识一番。这禅宗圣地,朕也算是如雷贯耳了,该当一览风采。”
“陛下欲往少林?”张雍问。
“去找他们的方丈大师谈谈禅,也听听他们的佛理,看看他们对朕,是否还畏之如虎!”刘皇帝带着点玩笑道。
不得不说,佛家的生命力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