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950节(3/4)
牢掌握在手中,绝不肯放松半分。刘晔是幼虎,那刘昉就是凶猛的“恶虎”了。
毕竟,刘昉的资本实在太雄厚了!早年的“四大皇子”,开宝年的“亲王统帅”,就算不提在大汉国内的政治军事影响力,仅在安西,就赵王这个名头,其影响力都是巨大的。
刘昉坐镇西北多年,威望隆重,而安西军的主要构成,也是西北诸道边军、团练、部卒,可以说,安西这些将士,纵然不曾在刘昉麾下待过,当年也是有一份香火情的。
当初抵达安西之时,可有不少安西将领主动迎接,那种尊重与喜悦几乎掩饰不住地。论影响力,借着西征统帅的功勋,刘旻能够与刘昉抗衡,但是无法完全压过,这还得是在安西这片地界……
要知道,刘旻初上战场时,还只是跟在刘昉身边的一个小兄弟,甚至于,从名义上来说,刘旻都过继出去了,不算皇子了,身份上就有天然的察觉。
如今,虽则又在同一个锅里搅马勺,但已然主从易位!刘旻自是警惕异常,刘昉心里又何尝舒坦?
刘旻对自己的防备与抵触,刘昉何尝不清楚,只不过一直以来,他都只是看在眼里,嘴上没说什么,行动也没有任何动作,尽可能避免冲突。
这自然不是刘昉软弱了,尸山血海中闯出来的统帅,榆林平乱更是杀人如麻,坚毅更是在刘昉身上贴了几十年的标签。
之所以采取沉默、避让的态度,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刘昉不愿意兄弟阋墙!对于敌人,刘昉对付起来可以毫无留情,但他不愿意把自己的能力与实力用来对付自家亲人。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如果刘昉真想搞事,就绝不是刘旻那些小手段能摆平的。旁的不提,安西都督府仍旧是大汉体系中的一员,从制度上来说,还是受到洛阳朝廷监管,哪怕这种监管能力已经很薄弱了,但大义这种东西,在汉家的文化体系内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有足够实力支撑的情况下。
而在大汉,刘昉与刘旻之间的地位与威望,孰高孰低?这个问题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刘昉在碎叶登高一呼,目前的安西将士们会站在哪一边,这也是说不准的。
有资本、有实力,那么对刘昉退让的反应,或许就只能用顾全大局来形容了。西征大业至此,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刘昉又何忍因兄弟之争,而让外敌逞隙,使十数载百战之功付诸流水!
同样的,刘旻也清楚问题的严肃性,更知道四哥刘昉的实力与威望,因此,防归防,但还是十分克制的,明面上,对刘昉的尊重也从来不打折扣。
而刘旻要在安西进行这一系列改造、改革,又何尝不是加强其对安西的掌控,以备将来,到分封之时,分享最大的一块肥肉?
问题已然出现,克制终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旦克制不住,爆发出来,产生的后果也只会更严重。
事实上就是,刘昉、刘旻、刘晔这三兄弟间,嫌隙已生,刘皇帝在安西吹的“分封”之风,把皇子扎堆往安西派,非但没有形成合力,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离心背德。
造成如今安西内部牵扯的局面,并且越来越严重,寻根究底,问题还是出在老皇帝那边,无他,想当然耳。
现实是,安西是刘旻率领西征将士浴血奋战打下来的,虽然朝廷的支持占了很大比重,但他的统率也是功不可没的。
刘皇帝一个念头,就要对安西进行分封,让刘昉、刘晔兄弟来享受十数年开拓成果,除非刘旻是圣人,才能没有情绪。
要知道,就连安东那边,稍微从安东割了土地、人口给饶乐国,刘文渊那些人都很是不满,安西这边出现类似的怨言,也不奇怪。
同时,也怪刘皇帝事前交待不清,对安西的主次不曾确立,对刘昉的定位没有明确,甚至安西的分封都没有成熟的方案。这样的情况下,产生多少的问题与矛盾,都在情理之中。
如果没有分封这档子事,只是西征,兄弟俩未必不能再像二十年前那样,齐心协力,赴汤蹈火,共建功勋。
又或者,从一开始,就把分封明确定下,把地盘划分好,那同样也不会有这摊子事。大局定下,即便刘旻有所不满,还能真反抗,届时,三兄弟只有报团取暖,一起安西生存打拼下去。
但刘皇帝之所以没有像安东、饶乐那般直接分封,理由是时机还不够成熟,但什么叫成熟,说到底,还是刘皇帝觉得目前的安西地盘太小了……
朝廷对安西的开拓经营,更像是开了一个“分公司”,用来分给几个儿子,作为补偿。如果朝廷这个“总公司”继续大笔投入资源,支持西征,扩大“安西分公司”的规模,那么还能继续按照预期走下去。
但是,朝廷政策之大变,几乎就在须臾之间。突然这么一天,洛阳来信了:朝廷放弃西征了,你们先自己玩吧……
结果自然是成串的连锁反应,刘氏“三王”之间的矛盾,只是其一罢了。
诚然,中亚地区广阔天地,一路向西,大有可为。但现状是,安西的盘子只有这么大,却有三个王来分,怎么能够?
而一旦分家,要想并力相向,理想状态下自然是未来可期,但具体实施,何其难也!就是亲兄弟间
毕竟,刘昉的资本实在太雄厚了!早年的“四大皇子”,开宝年的“亲王统帅”,就算不提在大汉国内的政治军事影响力,仅在安西,就赵王这个名头,其影响力都是巨大的。
刘昉坐镇西北多年,威望隆重,而安西军的主要构成,也是西北诸道边军、团练、部卒,可以说,安西这些将士,纵然不曾在刘昉麾下待过,当年也是有一份香火情的。
当初抵达安西之时,可有不少安西将领主动迎接,那种尊重与喜悦几乎掩饰不住地。论影响力,借着西征统帅的功勋,刘旻能够与刘昉抗衡,但是无法完全压过,这还得是在安西这片地界……
要知道,刘旻初上战场时,还只是跟在刘昉身边的一个小兄弟,甚至于,从名义上来说,刘旻都过继出去了,不算皇子了,身份上就有天然的察觉。
如今,虽则又在同一个锅里搅马勺,但已然主从易位!刘旻自是警惕异常,刘昉心里又何尝舒坦?
刘旻对自己的防备与抵触,刘昉何尝不清楚,只不过一直以来,他都只是看在眼里,嘴上没说什么,行动也没有任何动作,尽可能避免冲突。
这自然不是刘昉软弱了,尸山血海中闯出来的统帅,榆林平乱更是杀人如麻,坚毅更是在刘昉身上贴了几十年的标签。
之所以采取沉默、避让的态度,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刘昉不愿意兄弟阋墙!对于敌人,刘昉对付起来可以毫无留情,但他不愿意把自己的能力与实力用来对付自家亲人。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如果刘昉真想搞事,就绝不是刘旻那些小手段能摆平的。旁的不提,安西都督府仍旧是大汉体系中的一员,从制度上来说,还是受到洛阳朝廷监管,哪怕这种监管能力已经很薄弱了,但大义这种东西,在汉家的文化体系内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有足够实力支撑的情况下。
而在大汉,刘昉与刘旻之间的地位与威望,孰高孰低?这个问题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刘昉在碎叶登高一呼,目前的安西将士们会站在哪一边,这也是说不准的。
有资本、有实力,那么对刘昉退让的反应,或许就只能用顾全大局来形容了。西征大业至此,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刘昉又何忍因兄弟之争,而让外敌逞隙,使十数载百战之功付诸流水!
同样的,刘旻也清楚问题的严肃性,更知道四哥刘昉的实力与威望,因此,防归防,但还是十分克制的,明面上,对刘昉的尊重也从来不打折扣。
而刘旻要在安西进行这一系列改造、改革,又何尝不是加强其对安西的掌控,以备将来,到分封之时,分享最大的一块肥肉?
问题已然出现,克制终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旦克制不住,爆发出来,产生的后果也只会更严重。
事实上就是,刘昉、刘旻、刘晔这三兄弟间,嫌隙已生,刘皇帝在安西吹的“分封”之风,把皇子扎堆往安西派,非但没有形成合力,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离心背德。
造成如今安西内部牵扯的局面,并且越来越严重,寻根究底,问题还是出在老皇帝那边,无他,想当然耳。
现实是,安西是刘旻率领西征将士浴血奋战打下来的,虽然朝廷的支持占了很大比重,但他的统率也是功不可没的。
刘皇帝一个念头,就要对安西进行分封,让刘昉、刘晔兄弟来享受十数年开拓成果,除非刘旻是圣人,才能没有情绪。
要知道,就连安东那边,稍微从安东割了土地、人口给饶乐国,刘文渊那些人都很是不满,安西这边出现类似的怨言,也不奇怪。
同时,也怪刘皇帝事前交待不清,对安西的主次不曾确立,对刘昉的定位没有明确,甚至安西的分封都没有成熟的方案。这样的情况下,产生多少的问题与矛盾,都在情理之中。
如果没有分封这档子事,只是西征,兄弟俩未必不能再像二十年前那样,齐心协力,赴汤蹈火,共建功勋。
又或者,从一开始,就把分封明确定下,把地盘划分好,那同样也不会有这摊子事。大局定下,即便刘旻有所不满,还能真反抗,届时,三兄弟只有报团取暖,一起安西生存打拼下去。
但刘皇帝之所以没有像安东、饶乐那般直接分封,理由是时机还不够成熟,但什么叫成熟,说到底,还是刘皇帝觉得目前的安西地盘太小了……
朝廷对安西的开拓经营,更像是开了一个“分公司”,用来分给几个儿子,作为补偿。如果朝廷这个“总公司”继续大笔投入资源,支持西征,扩大“安西分公司”的规模,那么还能继续按照预期走下去。
但是,朝廷政策之大变,几乎就在须臾之间。突然这么一天,洛阳来信了:朝廷放弃西征了,你们先自己玩吧……
结果自然是成串的连锁反应,刘氏“三王”之间的矛盾,只是其一罢了。
诚然,中亚地区广阔天地,一路向西,大有可为。但现状是,安西的盘子只有这么大,却有三个王来分,怎么能够?
而一旦分家,要想并力相向,理想状态下自然是未来可期,但具体实施,何其难也!就是亲兄弟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