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16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另外一边,丰段与驷黑却像是拔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直接是心里乐开了花。
    要说选盟友,还真是要擦亮眼睛才行啊!原本他二人还在担心李然日后官居要职会对他们有所不利,但他们的好盟友楚人,却突然横空出现在了郑邑,并径直阻断了这一进程。
    “楚使?楚人这又是想作甚?”
    “回君上,来人只说……是来报丧的……”
    侍卫话音落下,德明宫内顿时震惊一片!
    报丧?!
    究竟是死了何人?竟还需要派遣使者前去诸国报丧?
    还能有谁,那必须是国君啊!
    楚君死了?!
    是的,楚王熊员竟是莫名其妙的突然薨了。
    无论是还在那暗自高兴的丰段,驷黑,还是罕虎,子产,亦或者是郑伯,甚至是李然,闻声都是极为震惊,一脸的错愕是溢于言表。
    楚王死了,这可真是天大的事啊!
    不过诧异片刻,当即所有人又不约而同的反应了过来。
    是的!是王子围弑君了!
    与所有人之前所预料的一样,王子围最终还是走上了弑君夺权之路!
    尽管从王子围之前的种种做法,已经不难看出他的狼子野心。可当这件事真的发生了,李然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好吧,且让楚使进来。”
    思索片刻,郑伯还是答应接见。
    而李然升官一事,也就这样暂且被搁置了下来。
    不多时,侍卫领着一人走进宫内。
    李然转头望去,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他此前就已是见过几面的伍举!
    “郑君在上,楚使伍举参见。”
    “贵使免礼,据说是贵国的国君是不幸薨逝了?确有此事?”
    “是,寡君德明厚义,至贤甚恭,礼卿士,受命于天,得位四载,如今却不幸薨逝……呜呼哀哉!”
    正儿八经的报丧按理并不是这样的,但伍举作为楚人,能学个八九不离十便已是不错了。
    先歌颂一遍先君,然后再告知此君已薨,接着再来一通哀嚎。
    反正过程就是这么个过程,只不过在楚国这,显得略微有些粗鄙罢了。
    而郑伯当然也是说得一些场面话宽慰于他……
    李然对这种过场并没什么过多的感觉,他所在意的,是他觉得伍举此番前来,绝不只是报丧这么简单的。
    果然,在一番客套之后,伍举终于是道出了他此番前来的真正用意。
    “寡君薨逝,乃我楚之不幸。今特邀君上能屈尊入楚吊唁。若此,寡先君在天有灵,必是深感欣慰。”
    “什么?!这……这太过无礼了吧!”
    听得伍举如此说,在场的众卿大夫无一不是群情激奋。
    按说不过是请郑伯前去吊唁而已,为什么众人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呢?
    原来,按照周礼,若一国的国君死了,其他诸侯国,只需要是派一个大夫前往吊唁就行了。正所谓:
    “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
    而楚国此次公然要求郑伯入楚吊唁,这是什么?
    这是楚人真把自己当王了啊!如今非但是要王的名头,甚至还要王的行头。
    这也变相说明王子围此人之心计,可真是不得了。即便只是个“死人”,也能变着法的给你玩出花来。
    但问题就在于,楚国并非姬姓啊?
    你楚国本就是个外姓蛮夷之邦,而且你这“王”说了难听点,那也是你自己封的,咱们平日里称你一声楚王,就已经算得是给你面子了。怎么还蹬鼻子上脸了?
    所以,这却是让郑伯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了。
    又是那样的问题:回拒吧,怕楚人恼怒。应允吧,怕被其他诸侯国,尤其是晋国所斥责。
    于是,他急忙是朝着子产使了个眼色。
    子产立刻会意,只思索片刻后当即回道:
    “虢地之会刚结束,楚国新任盟主也不过半年而已,却没想到竟发生了这样的事……既是如此,寡君确实是理应前去吊唁的,以效友盟。”
    “所幸我郑邑与楚国郢都相距也并不算太远,也不过就几日的行程,前去吊唁,倒也无妨。”
    很显然,子产对于郑国前去楚国吊唁一事,却并不反感。
    “如何使得?届时晋国问责,却叫我等该如何回答?”
    众人听得子产竟然会直接帮着楚人说话,一时也都不由懵了。于是,招黑那是必然的。
    但子产却也并不慌张,显然腹中是已经有了盘算的:
    “无妨,如今晋楚两国已于虢之盟会上宣誓,共为天下盟主。今楚君新丧,便以盟主之礼葬之不亦可乎?”
    “若是晋国真派人前来问责,我便反问其使,‘若为晋丧,何如?’呵呵,想必其使是必不敢言呐!”
    子产这话,说得其实也没毛病。
    虽说楚国不是姬姓之邦,可人家的硬实力还是明明白白的摆在那儿了啊!
    更何况,人家楚国现在也好歹是与晋国一样,乃是这天下的共霸之主。
    饶是这一点,天下人也不可能视而不见。
    所以,既然楚国开口如此相邀了,我郑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