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夜袭平阿(1/2)
魏国的淮南防线,并不全在淮河以南,其实这一个防御带,是横跨于淮南两岸的,营造如此的防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淮南失守之后,整个淮南防线全线崩溃,淮北无险可御,导致中原腹地直接受到威胁。
所以整个淮南防线其实是呈多纵深的,在淮河北岸的平阿,便是其战略防御的一个据点。
而王凌降吴之后,平阿城的战略位置便立刻发生了改变,原先做为后方纵深防御据点的平阿城立刻成为了对抗司马懿大军的桥头堡,原先这里总共驻兵还不足一千人,现在王凌增调了五千人到平阿,防御力量大大地增强了。
欲攻寿春,必先取平阿,孙礼此番从兖州南下突袭淮南,第一个要攻击的目标就是平阿。
由于大雪阻路,道路难行,孙礼和司马师所率的先头部队行进速度并不快,五六百里的路程,走了将近七天才抵达了平阿城下,而此刻已经是除夕夜了。
尽管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爆竹,少了几分欢喧和热闹,但人们迎接新年的热情却还是那样的高涨,就连平阿的城头,都张灯结彩,人们静候着年节的到来。
但对于长途奔袭而来的司马军来说,他们可没有什么过节的念头,这个除夕夜,和往日一样的寒冷,厚厚的积雪似乎贪婪地吞噬掉了空气中的一切热度,虽然司马军的防寒装备比较齐全,但是在这寒冷的雪夜之中,那怕是最昂贵的裘皮狐皮也难以抵御这样的刺骨寒冷。
现在司马军唯一御寒的方法就只有运动了,长距离的高强度行军确实有助于人体保持热度,但人终究不是机器,有体力和精力消耗殆尽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宿营休息,钻进厚厚的牛皮帐蓬之中,生一堆篝火,喝上一壶的热水,也就足以抵御严寒了。
先前一路行军,司马军也基本上是采用这种方法,虽然天寒地冻,但非战斗减员比较少,但是临近淮南之际,孙礼突然下令军队在夜间禁止点火。
当然孙礼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在平原地带,一览无余,夜间的火光可以照耀到几十里之外,为了保险起见,孙礼下令禁止烟火,宿营之时,只能喝冷水吃干粮,条件陡然变得艰苦起来,非战斗减员也变得越来越多。
但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之举,孙礼知道,不想将军队的行踪暴露的话,禁止烟火是首要的条件,如果不禁绝,那岂不是告诉敌人,我们来了?
距离平阿城只有五六里的距离了,这时天色已经完成地黑了下来,远处平阿城的灯火依稀可见,孙礼下令军队暂时地停止了前进,司马师还以为他要下令宿营了,但出乎司马师的意料的,是孙礼下达到了夜袭平阿城的命令。
孙礼是这样解释的:“此处距离平阿只有五六里的距离了,很容易被淮南人所发现,一旦让驻守平阿的军队有所查觉,再想拿下平阿就试比登天了。”
平阿城的修筑孙礼也曾经参与过,所以他很清楚平阿城的坚固程度,虽然谈不上是固若金汤,坚如磐石,但是做为淮河北岸最为坚固的据点,平阿城的防御能力绝对不亚于那些重要的关隘。
这次司马军长途奔袭,就是要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趁着年关将近天寒地冻淮南军比较松懈的机会,一举拿下平阿并南渡淮河直取寿春,一气呵成地解决掉淮南之叛。
所以,攻打平阿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根据先前探明的情报,王凌增强了平阿的驻军,从以前的一千人增加到了六千人,也就是说平阿城的防御能力,凭空地就增加了五六倍,这对长途行军略显疲态的司马军来说,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好消息。
如果司马军失去了隐蔽性,将偷袭变为了强攻,那么这个后果简直就是灾难的,别看司马军这支先锋部队拥有五万人,数量是平阿守军的十倍,等一旦进入战斗,他们必然会尝到苦头。
更何况平阿与寿春只有一河之隔,这边战斗一起,寿春之敌很轻易地就能增援平阿,让平阿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所以这次奔袭,孙礼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对平阿城进行偷袭作战,现在已经抵达了平阿城下,他无论如何是不肯先宿营再进攻,他决定全军稍息片刻,再在先头部队之中,挑选出一支五千人左右的偷袭军来,连夜攻攻打平阿城。
孙礼的计划简单直接,很快地便在五万之中挑选出了五千精锐,饱餐一顿战饭之后,趁着夜色,对平阿城发起了攻击。
没有月亮的夜晚原本是黑漆漆的,但是此刻四野里一片白茫茫的,雪光照耀着前行之路,所以司马军毫不费力地就抵达了平阿城下。
其时已经是午夜时分,城内静悄悄一片,尤其是在城头上,就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大概此刻守城的军队也回营房去睡觉了,谁都不会想到,这大过年的,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
司马军轻装而行,没有出动任何的大型器械,就连攻城用的云梯都不曾准备,只携带了飞爪和绳索。
不过只对于军中精锐的敢死队来说,完全已经是足够了,悄然地抵达了城下,看到空无一人,司马兵立刻抛出了飞爪,这种五爪倒钩型的飞爪很容易地就可以钩住城墙,司马兵用力地拽了拽绳索,以确保钩得牢固。
几十道绳索垂了下来,
所以整个淮南防线其实是呈多纵深的,在淮河北岸的平阿,便是其战略防御的一个据点。
而王凌降吴之后,平阿城的战略位置便立刻发生了改变,原先做为后方纵深防御据点的平阿城立刻成为了对抗司马懿大军的桥头堡,原先这里总共驻兵还不足一千人,现在王凌增调了五千人到平阿,防御力量大大地增强了。
欲攻寿春,必先取平阿,孙礼此番从兖州南下突袭淮南,第一个要攻击的目标就是平阿。
由于大雪阻路,道路难行,孙礼和司马师所率的先头部队行进速度并不快,五六百里的路程,走了将近七天才抵达了平阿城下,而此刻已经是除夕夜了。
尽管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爆竹,少了几分欢喧和热闹,但人们迎接新年的热情却还是那样的高涨,就连平阿的城头,都张灯结彩,人们静候着年节的到来。
但对于长途奔袭而来的司马军来说,他们可没有什么过节的念头,这个除夕夜,和往日一样的寒冷,厚厚的积雪似乎贪婪地吞噬掉了空气中的一切热度,虽然司马军的防寒装备比较齐全,但是在这寒冷的雪夜之中,那怕是最昂贵的裘皮狐皮也难以抵御这样的刺骨寒冷。
现在司马军唯一御寒的方法就只有运动了,长距离的高强度行军确实有助于人体保持热度,但人终究不是机器,有体力和精力消耗殆尽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宿营休息,钻进厚厚的牛皮帐蓬之中,生一堆篝火,喝上一壶的热水,也就足以抵御严寒了。
先前一路行军,司马军也基本上是采用这种方法,虽然天寒地冻,但非战斗减员比较少,但是临近淮南之际,孙礼突然下令军队在夜间禁止点火。
当然孙礼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在平原地带,一览无余,夜间的火光可以照耀到几十里之外,为了保险起见,孙礼下令禁止烟火,宿营之时,只能喝冷水吃干粮,条件陡然变得艰苦起来,非战斗减员也变得越来越多。
但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之举,孙礼知道,不想将军队的行踪暴露的话,禁止烟火是首要的条件,如果不禁绝,那岂不是告诉敌人,我们来了?
距离平阿城只有五六里的距离了,这时天色已经完成地黑了下来,远处平阿城的灯火依稀可见,孙礼下令军队暂时地停止了前进,司马师还以为他要下令宿营了,但出乎司马师的意料的,是孙礼下达到了夜袭平阿城的命令。
孙礼是这样解释的:“此处距离平阿只有五六里的距离了,很容易被淮南人所发现,一旦让驻守平阿的军队有所查觉,再想拿下平阿就试比登天了。”
平阿城的修筑孙礼也曾经参与过,所以他很清楚平阿城的坚固程度,虽然谈不上是固若金汤,坚如磐石,但是做为淮河北岸最为坚固的据点,平阿城的防御能力绝对不亚于那些重要的关隘。
这次司马军长途奔袭,就是要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趁着年关将近天寒地冻淮南军比较松懈的机会,一举拿下平阿并南渡淮河直取寿春,一气呵成地解决掉淮南之叛。
所以,攻打平阿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根据先前探明的情报,王凌增强了平阿的驻军,从以前的一千人增加到了六千人,也就是说平阿城的防御能力,凭空地就增加了五六倍,这对长途行军略显疲态的司马军来说,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好消息。
如果司马军失去了隐蔽性,将偷袭变为了强攻,那么这个后果简直就是灾难的,别看司马军这支先锋部队拥有五万人,数量是平阿守军的十倍,等一旦进入战斗,他们必然会尝到苦头。
更何况平阿与寿春只有一河之隔,这边战斗一起,寿春之敌很轻易地就能增援平阿,让平阿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所以这次奔袭,孙礼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对平阿城进行偷袭作战,现在已经抵达了平阿城下,他无论如何是不肯先宿营再进攻,他决定全军稍息片刻,再在先头部队之中,挑选出一支五千人左右的偷袭军来,连夜攻攻打平阿城。
孙礼的计划简单直接,很快地便在五万之中挑选出了五千精锐,饱餐一顿战饭之后,趁着夜色,对平阿城发起了攻击。
没有月亮的夜晚原本是黑漆漆的,但是此刻四野里一片白茫茫的,雪光照耀着前行之路,所以司马军毫不费力地就抵达了平阿城下。
其时已经是午夜时分,城内静悄悄一片,尤其是在城头上,就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大概此刻守城的军队也回营房去睡觉了,谁都不会想到,这大过年的,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
司马军轻装而行,没有出动任何的大型器械,就连攻城用的云梯都不曾准备,只携带了飞爪和绳索。
不过只对于军中精锐的敢死队来说,完全已经是足够了,悄然地抵达了城下,看到空无一人,司马兵立刻抛出了飞爪,这种五爪倒钩型的飞爪很容易地就可以钩住城墙,司马兵用力地拽了拽绳索,以确保钩得牢固。
几十道绳索垂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