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强势崛起的刘渊(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人之间的相爱相杀,一般魏国朝廷这边是不太去管的,边郡的官员,也只是零星地胡人犯境的事奏报给朝廷,而这些奏章,往往又得不到朝廷的重视,所以胡人那边的真实情况,朝廷这边是知之甚少的。
    司马伦却从这些零星的奏章之中,嗅出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他闲来无事,便经常跑到尚书台的档案处去查看关于雍凉那边的奏章,同时还让尚书台的官员多加留意,一旦雍凉那边有关于胡人的奏章,第一时间便拿给他。
    尽管司马伦此时在朝廷之中并无司职,但朝廷之中谁人不知他是司马师的弟弟,而且还是司马师的指定继承人,也就是说虽然现在司马伦年幼是白身,但将来人家可是要继承大将军的位子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敢对他有丝毫不敬。
    所以司马伦在尚书台之中几乎是畅通无阻,虽然那些官员也搞不清司马伦要专门看关于胡人的奏章是意欲何为,但还是恭敬地满足了他的要求,在他们看来,或许是司马伦年少猎奇的心理吧,专门去看这些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但没有人知道,司马伦硬是凭借着这些零星的信息,就像拼七巧板一样,把关于刘渊的一些信息给拼了出来。
    刘渊字元海,是左贤王刘豹众多子嗣之中的一个,当年曹亮平定匈奴之时,攻克了左部匈奴的老巢,将刘豹的一干妻儿都掳获了,其中就包括蔡琰所生的两个儿子,但唯独不见只有七八岁的小王子刘渊。
    那种混乱的情形下,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孩失踪,自然不会引起什么注意,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显然是刘豹事先做出了安排,在部落陷落的同时,派部落中的忠勇之士,护送刘渊离开了兹氏,否则的话,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根本就没有自保的能力,如何在兵荒马乱之中活下去。
    这想必也是刘豹感觉到了匈奴的末日即将来临才留下的后路,不过这也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刘豹的子嗣众多,为何他却独青睐刘渊一人,在最为关键的时候,不救其他的妻儿,唯独却要将幼子给保护下来?
    难道说刘豹当时已经就可以看出刘渊天资聪慧,是中兴匈奴的希望了吗?刘豹真得就将匈奴人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一个七八岁小孩的身上了?
    这似乎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但不管怎么说,刘渊已经成为了并州匈奴硕果仅存的唯一希望,在匈奴勇士的护卫之下,他们从西河逃过了黄河,逃到了朔方一带。
    匈奴南迁之后,并不是所有的匈奴部落都迁到了并州,并州五部匈奴也只是南匈奴的一部分,在雍州和朔方一带,还有大量的一些匈奴小部落散居着,只不过他们的势力没有并州匈奴那么强大,各个部落之间,住得也比较分散,朝廷在对他们的管理上,也就没有像并州五部那样严格,基本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朔方、上郡、九原一带,在汉代的时候这里还曾经设郡,派驻官吏和军队进行管理,到了魏朝之时,这些区域魏国朝廷就基本上放弃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里地广人稀,可耕种的土地极少,派驻官吏和军队的话,又会耗费大量的钱粮,而魏国连年与吴蜀交战,国力上显然不能支撑,所以河套一带,已经沦为了胡人的自治领地。
    没有朝廷的强力约束,各个胡人部落之间相互征伐兼并的事经常发生,反正这里没有什么秩序,只有弱肉强食,物竞天择,谁的拳头更硬,谁就可以占据更大的地盘。
    而地盘就代表着实力,代表着拥有更多的人口和牲蓄。
    刘渊初到朔方之时,几乎没有立锥之地,他们受到了其他胡人部落的排挤,生存状况堪忧。
    这时年幼的刘渊的便展现了他不同寻常的一面,他率领着部下避开那些人马众多实力强悍的部落,专挑那些位置偏僻实力弱小的部落下手。
    虽然当时刘渊所带的部下只有数百人,但这数百人可都是个顶个的匈奴勇士,果劲骁勇,战力非凡,那些弱小的部落如何能是他们的对手,很快被刘渊的部下杀得片甲不留。
    “臣服,或者死!”
    很难想像这样冷血果决的话是出自一个只有七八岁孩童之口,但事实正是如此,刘渊凭着杀伐果断,吞并了几个弱小的部落,暂时地在朔方站住了脚。
    在这一片混乱之地,只有不断地壮大发展才能不被消亡,其后的几年,伴随着刘渊的不断长大,他们这一支部落也逐渐地强盛起来,刘渊带兵不断地进行了征伐,吞并了朔方几乎所有的匈奴部落,成为了一片土地上新的王者。
    但刘渊的志向可远不止在朔方这片土地上称王,他要做的,就是要反攻并州,为他的父亲,为那些死难的匈奴同胞复仇。
    可仅凭着他现在的实力,还没有挑衅曹亮的资格,所以刘渊虽然报仇心切,但却十分的理智,并没有急于向并州出兵,反而是转向了南面的雍州。
    他相继地征服了卢水胡和马兰羌等胡人部落,并派他们不断地滋扰雍州,去劫掠人口和物资。
    刘渊深知,想要反攻并州的话,他就必须要拥有更多的人口和更多的兵马,这样他才有和曹亮扳一扳手腕的实力。
    和曹亮的这个仇,那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的,刘渊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向曹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