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60节(1/2)
“山东卫所兵和乡团,这种部队用来防御还凑合,用来进攻就不行了。”
“先攻其弱点,这个在战略上没问题,就先主动出击,攻打进攻沛县的明军!”
陈璘作战的风格就是稳,不过他也知道这一次明廷三万五千人进攻徐州,一味的求稳反而是不行了。
他对着宋潜说道:“就按照你们的方案,在沛县外集合,打退了这支明军后再回援徐州。”
“遵命!”
在这场战役开始之前,所有人都做好了盘算。
陈璘带领第五旅的主力,埋伏到了沛县附近,准备伏击进攻沛县的山东杂牌军。
明廷三镇新军拖延进军,等到山东杂牌军战败,就立刻停止进军返回山东。
大家都计划的很好,可偏偏没人想到过山东杂牌军的想法!
这支由明廷山东卫所军和地方乡团组成的杂牌军,从山东慢吞吞的出发,走了足足十天还没走出山东境内!
徐文壁多次派人去催促,可是这些杂牌军依然不为所动,他们还是慢慢的进军。
李如松这才发现,算计来算计去,山东地方军只是战斗力弱,并不是傻子啊!
人家也看出来了,自己去攻打沛县就是送菜的,他们也等着三镇新军战败后立刻跑回山东呢。
而陈璘这边也看到了战争中少见的奇景。
两路并进的两路明军,一路要比一路慢。
杂牌军这边可以说是龟速挪动,一天都走不到十里路。
而三镇新军那边还在泗水上游造船呢,一会儿枯水难行,一会儿运输船搁浅,同样用乌龟爬的速度前进。
而原本躲在济州城内遥控指挥的徐文壁终于坐不住了。
大军一旦开拔,所需要的粮草都是惊人的,这仗还没打就变成这样,徐文壁也没办法向朝廷交代。
徐文壁咬咬牙,只能亲自赶往沛县前线,敦促山东杂牌军加快速度进军。
徐文壁又派遣亲信去三镇新军那边督战。
有了徐文壁督战,这支部队总算是走的快了一些。
等十一月初的时候,山东杂牌军终于进入徐州地界。
早就已经等得不耐烦的陈璘,立刻带领第五旅的精锐伏击了刚刚进入沛县附近的山东杂牌军。
这场战斗没有任何悬念,山东这支杂牌军组成复杂,各自为战。
无论是卫所军还是乡团,军头都将自己的部队视作私人财产,冲锋都想着让别人先冲,逃跑都比别人跑的快。
这支部队用来防御自己的家乡,或者用来剿匪还能打打。
但是用来进攻就不行了,当第五旅火炮齐射,火枪方阵刺穿了敌阵之后,这支两万人大军迅速崩溃。
在后方指挥的徐文壁看到大军崩溃,也立刻穿着他那件标志性的银甲向后方跑。
他那件银甲太显眼,众人看到主将都跑了,也立刻跟着逃跑。
两万大军加上一万民夫,放下装备补给就发疯一样往后方跑。
陈璘担心进攻徐州的三镇新军,只是将他们赶出了沛县附近,就立刻带领军队返回。
那边进攻徐州的明廷三镇新军,总算是等来了沛县那一路战败的消息。
孙亭芝等三镇统制官立刻联合向明廷上书,弹劾徐文壁到任之后的种种荒诞行为。
三镇明廷新军立刻停止进军,也不顾明廷有没有回复,直接撤回了山东。
这场荒唐的秋季山东战役,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战败的消息火速传往了京师,不过此时京师正在经历一场风暴。
起因还是东南的改制。
东南政改的消息,被全文刊登在了东南在京师的地下报纸上,《京师新报》连续五期都介绍了东南的政改,这引起了北方明廷读书人的震动。
恢复相权,廷推大臣,京师的不少高级官员都蠢蠢欲动。
无论是这些年来的力量对比,还是东南优秀的宣传能力,更重要的是高拱发起的新务运动,都给明廷上下植入了一个潜意识,那就是东南是先进的。
就算高拱自己不愿意承认,所谓新务运动只学习东南的技术,这是不现实的。
在引入东南技术的同时,必然也引进了东南的管理方式,东南的新思想,也需要新的政治制度来配合。
甚至高拱本人,也是靠着隆庆帝的信任,破例让高拱兼掌吏部和户部,又让高拱执掌京察,这才将新务推行下去。
而从去年鳌山灯会以来,到向各地派遣矿监,这都极大的影响了朝臣对隆庆帝的态度。
鳌山灯会还好,地方上的矿监是深深触动了士大夫的利益。
特别是隆庆开始重用太监,这是这些文臣士大夫绝对不能忍受的。
原本地方上的利益,都是地方官和士绅在分享。
皇帝派出矿监搜刮地方,也等于从这些官员和士绅嘴里夺食。
而这些地方官和士绅的背后,就是朝廷中一个个大臣。
自从焦太监出任山东矿监之后,隆庆食髓知味,陆续向湖广、山西、山西、蜀中分别派去矿监。
文人们控制的报纸上,也开始连篇累牍的讲述太监干政的祸患,从东汉党锢之乱讲到
“先攻其弱点,这个在战略上没问题,就先主动出击,攻打进攻沛县的明军!”
陈璘作战的风格就是稳,不过他也知道这一次明廷三万五千人进攻徐州,一味的求稳反而是不行了。
他对着宋潜说道:“就按照你们的方案,在沛县外集合,打退了这支明军后再回援徐州。”
“遵命!”
在这场战役开始之前,所有人都做好了盘算。
陈璘带领第五旅的主力,埋伏到了沛县附近,准备伏击进攻沛县的山东杂牌军。
明廷三镇新军拖延进军,等到山东杂牌军战败,就立刻停止进军返回山东。
大家都计划的很好,可偏偏没人想到过山东杂牌军的想法!
这支由明廷山东卫所军和地方乡团组成的杂牌军,从山东慢吞吞的出发,走了足足十天还没走出山东境内!
徐文壁多次派人去催促,可是这些杂牌军依然不为所动,他们还是慢慢的进军。
李如松这才发现,算计来算计去,山东地方军只是战斗力弱,并不是傻子啊!
人家也看出来了,自己去攻打沛县就是送菜的,他们也等着三镇新军战败后立刻跑回山东呢。
而陈璘这边也看到了战争中少见的奇景。
两路并进的两路明军,一路要比一路慢。
杂牌军这边可以说是龟速挪动,一天都走不到十里路。
而三镇新军那边还在泗水上游造船呢,一会儿枯水难行,一会儿运输船搁浅,同样用乌龟爬的速度前进。
而原本躲在济州城内遥控指挥的徐文壁终于坐不住了。
大军一旦开拔,所需要的粮草都是惊人的,这仗还没打就变成这样,徐文壁也没办法向朝廷交代。
徐文壁咬咬牙,只能亲自赶往沛县前线,敦促山东杂牌军加快速度进军。
徐文壁又派遣亲信去三镇新军那边督战。
有了徐文壁督战,这支部队总算是走的快了一些。
等十一月初的时候,山东杂牌军终于进入徐州地界。
早就已经等得不耐烦的陈璘,立刻带领第五旅的精锐伏击了刚刚进入沛县附近的山东杂牌军。
这场战斗没有任何悬念,山东这支杂牌军组成复杂,各自为战。
无论是卫所军还是乡团,军头都将自己的部队视作私人财产,冲锋都想着让别人先冲,逃跑都比别人跑的快。
这支部队用来防御自己的家乡,或者用来剿匪还能打打。
但是用来进攻就不行了,当第五旅火炮齐射,火枪方阵刺穿了敌阵之后,这支两万人大军迅速崩溃。
在后方指挥的徐文壁看到大军崩溃,也立刻穿着他那件标志性的银甲向后方跑。
他那件银甲太显眼,众人看到主将都跑了,也立刻跟着逃跑。
两万大军加上一万民夫,放下装备补给就发疯一样往后方跑。
陈璘担心进攻徐州的三镇新军,只是将他们赶出了沛县附近,就立刻带领军队返回。
那边进攻徐州的明廷三镇新军,总算是等来了沛县那一路战败的消息。
孙亭芝等三镇统制官立刻联合向明廷上书,弹劾徐文壁到任之后的种种荒诞行为。
三镇明廷新军立刻停止进军,也不顾明廷有没有回复,直接撤回了山东。
这场荒唐的秋季山东战役,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战败的消息火速传往了京师,不过此时京师正在经历一场风暴。
起因还是东南的改制。
东南政改的消息,被全文刊登在了东南在京师的地下报纸上,《京师新报》连续五期都介绍了东南的政改,这引起了北方明廷读书人的震动。
恢复相权,廷推大臣,京师的不少高级官员都蠢蠢欲动。
无论是这些年来的力量对比,还是东南优秀的宣传能力,更重要的是高拱发起的新务运动,都给明廷上下植入了一个潜意识,那就是东南是先进的。
就算高拱自己不愿意承认,所谓新务运动只学习东南的技术,这是不现实的。
在引入东南技术的同时,必然也引进了东南的管理方式,东南的新思想,也需要新的政治制度来配合。
甚至高拱本人,也是靠着隆庆帝的信任,破例让高拱兼掌吏部和户部,又让高拱执掌京察,这才将新务推行下去。
而从去年鳌山灯会以来,到向各地派遣矿监,这都极大的影响了朝臣对隆庆帝的态度。
鳌山灯会还好,地方上的矿监是深深触动了士大夫的利益。
特别是隆庆开始重用太监,这是这些文臣士大夫绝对不能忍受的。
原本地方上的利益,都是地方官和士绅在分享。
皇帝派出矿监搜刮地方,也等于从这些官员和士绅嘴里夺食。
而这些地方官和士绅的背后,就是朝廷中一个个大臣。
自从焦太监出任山东矿监之后,隆庆食髓知味,陆续向湖广、山西、山西、蜀中分别派去矿监。
文人们控制的报纸上,也开始连篇累牍的讲述太监干政的祸患,从东汉党锢之乱讲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