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第539节(1/2)
胜负基本已经注定了。
“贼军势大,令君当退……”亲卫跪在地上恳求道。
谢安心如刀绞,没了往日的镇定,闭上眼,缓缓勒转马身。
不过就在此时,忽然听到西北面马蹄声轰鸣。
江东地界起兵不多,是当年与氐秦结盟时以粮食换来的,一支掌握在谢玄手上,另一支则在猛将桓石虔手上。
“援军!”谢安猛地睁开眼,见西北面烟尘大起,一员骁将手提长槊冲在最前,背后一骑举着“桓”字大旗。
战场既然靠近建康,桓温不可能无动于衷,谢安输了,还有路可退,桓温输了,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在对付江东豪强上,两边利益是一致的……
第七百二十一章 劝进
虽然有桓石虔的协助,但也只是击退了豪强军而已。
进攻建康受挫,豪强联军缩回会稽,与建康对峙起来。
桓温招抚、封官、许愿全都没用,豪强们没有如以前那般妥协,铁了心不跟“北伧”们过了,以会稽郡为核心,联合吴郡、吴兴、毗陵等郡豪强,割据一方,一同对抗建康。
桓温面临北方梁国压力,一时片刻也没办法清剿他们,两边就这么僵持着。
“殿下西退梁虏,东平乱贼,于天下有再造之功,理当克成大统,率江南士民,再御北寇!”散骑常使侍袁宏拱手道。
此言一出,堂中诸人都目光炯炯的望着桓温。
天下难得出现均衡态势,梁国的第一波攻势挡住了,江东的叛乱基本平定了。
豪强们在宣城遭受重创,从攻势转为守势,并且很长时间里,将无力进攻。
受此次叛乱影响,士族们基本只剩下一条路,与桓温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这个时候正是称帝的好时机。
桓温目光转向谢安,谢安低头不语。
郗超起身道:“江南暂安,应约束士卒,安抚百姓,厉兵秣马,积蓄粮草,整军备战,殿下已贵为楚王,不可务虚名而处实祸。”
桓温这个楚王跟皇帝没什么区别,连名义上的皇帝司马昱都要看他眼色行事。
但楚王终究不是皇帝。
而且跟着桓温的荆州军势力,并不满足于劫掠,他们一路追随桓温攻入建康,不是为了让别人当皇帝。
现在的安宁只是前奏,真正的暴风雨还没来。
头上顶着一个晋室,永远都是寄人篱下,只有登基为帝,麾下的荆州士卒才会安下心来。
事实上,荆州军也没以前那么听话了,失去荆襄,士卒对桓温怨恨交加。
桓温为了安抚军心,放任他们烧杀掳掠。
军纪一旦松弛,想要再捡起来,千难万难。
关键桓温也不敢在这时候用猛药,荆州军是他最后的依仗,得罪他们,桓温连楚王都坐不稳。
“安石意下如何?”桓温目光从郗超身上挪开,落在谢安身上。
谢安缓缓抬头,一拱手,“臣以为,江东内忧外患,非殿下不能力挽狂澜,殿下早日登基,早定人心。”
“请殿下顺天意应人心,早日登基!”
其他人跟着拱手。
连御榻上的司马昱也劝道:“江东危难至此,非楚王不能安定内外,晋室传承至今,亦是靠楚王,方能绵延至今,今楚王不进大位,将奈天下苍生何?”
一番言辞,情真意切,令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司马昱这皇帝当的实在憋屈。
以前为琅琊王时,还能参领国政,说话也有些分量,被桓温赶鸭子上架后,彻底沦为傀儡,被士族们高高供起,踢出权力核心。
司马昱整日苦闷不已,连外出散心,都要向桓温和士族们请示……
“殿下……”郗超一脸苦色,自从桓温跟谢安相遇之后,仿佛着了魔一般,离他越来越远。
“诸位一片苦心,孤岂能辜负?”桓温一挥手,制止了郗超劝谏。
登基称帝,未尝不是团结人心的有效手段,而且他要给荆州军一个交代……
青州,文登县。
海浪徐徐拍击岸石,水面上一艘艘战舰轻轻摇晃,挤满了港口,铺满了水面,有近千艘。
楼船、斗舰、艨艟、桥船、戈船、赤马、斥候应有尽有。
一面面梁字旌旗肃立船头,在海风中肆意招展,巍巍壮观。
士卒们一个个晒的皮肤黝黑锃亮,却极其干练的在桅杆上窜来窜去,灵活如猴。
“这只是一支船队,另外两支分别停留在辽东、耽罗岛,还有一支出海。”海军督护马顾跟在身后解释道。
“陛下若是下令,末将等一个月内,收复乐浪、真番、临屯三郡!”沈劲拱手道。
汉武帝灭卫氏后,设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是为汉四郡。
几百年过去,曾经的汉家故地只有玄菟还在手上,其他三郡皆为高句丽领地。
李跃笑道:“哈哈哈,沈将军勇猛!然则时机未至,如今朝廷意在东南。”
“陛下要用兵江东?”沈劲眼神一亮。
“然也,将军可有良策?”李跃望着这个吴兴沈氏出身的豪强子弟。
沈家跟周家都是
“贼军势大,令君当退……”亲卫跪在地上恳求道。
谢安心如刀绞,没了往日的镇定,闭上眼,缓缓勒转马身。
不过就在此时,忽然听到西北面马蹄声轰鸣。
江东地界起兵不多,是当年与氐秦结盟时以粮食换来的,一支掌握在谢玄手上,另一支则在猛将桓石虔手上。
“援军!”谢安猛地睁开眼,见西北面烟尘大起,一员骁将手提长槊冲在最前,背后一骑举着“桓”字大旗。
战场既然靠近建康,桓温不可能无动于衷,谢安输了,还有路可退,桓温输了,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在对付江东豪强上,两边利益是一致的……
第七百二十一章 劝进
虽然有桓石虔的协助,但也只是击退了豪强军而已。
进攻建康受挫,豪强联军缩回会稽,与建康对峙起来。
桓温招抚、封官、许愿全都没用,豪强们没有如以前那般妥协,铁了心不跟“北伧”们过了,以会稽郡为核心,联合吴郡、吴兴、毗陵等郡豪强,割据一方,一同对抗建康。
桓温面临北方梁国压力,一时片刻也没办法清剿他们,两边就这么僵持着。
“殿下西退梁虏,东平乱贼,于天下有再造之功,理当克成大统,率江南士民,再御北寇!”散骑常使侍袁宏拱手道。
此言一出,堂中诸人都目光炯炯的望着桓温。
天下难得出现均衡态势,梁国的第一波攻势挡住了,江东的叛乱基本平定了。
豪强们在宣城遭受重创,从攻势转为守势,并且很长时间里,将无力进攻。
受此次叛乱影响,士族们基本只剩下一条路,与桓温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这个时候正是称帝的好时机。
桓温目光转向谢安,谢安低头不语。
郗超起身道:“江南暂安,应约束士卒,安抚百姓,厉兵秣马,积蓄粮草,整军备战,殿下已贵为楚王,不可务虚名而处实祸。”
桓温这个楚王跟皇帝没什么区别,连名义上的皇帝司马昱都要看他眼色行事。
但楚王终究不是皇帝。
而且跟着桓温的荆州军势力,并不满足于劫掠,他们一路追随桓温攻入建康,不是为了让别人当皇帝。
现在的安宁只是前奏,真正的暴风雨还没来。
头上顶着一个晋室,永远都是寄人篱下,只有登基为帝,麾下的荆州士卒才会安下心来。
事实上,荆州军也没以前那么听话了,失去荆襄,士卒对桓温怨恨交加。
桓温为了安抚军心,放任他们烧杀掳掠。
军纪一旦松弛,想要再捡起来,千难万难。
关键桓温也不敢在这时候用猛药,荆州军是他最后的依仗,得罪他们,桓温连楚王都坐不稳。
“安石意下如何?”桓温目光从郗超身上挪开,落在谢安身上。
谢安缓缓抬头,一拱手,“臣以为,江东内忧外患,非殿下不能力挽狂澜,殿下早日登基,早定人心。”
“请殿下顺天意应人心,早日登基!”
其他人跟着拱手。
连御榻上的司马昱也劝道:“江东危难至此,非楚王不能安定内外,晋室传承至今,亦是靠楚王,方能绵延至今,今楚王不进大位,将奈天下苍生何?”
一番言辞,情真意切,令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司马昱这皇帝当的实在憋屈。
以前为琅琊王时,还能参领国政,说话也有些分量,被桓温赶鸭子上架后,彻底沦为傀儡,被士族们高高供起,踢出权力核心。
司马昱整日苦闷不已,连外出散心,都要向桓温和士族们请示……
“殿下……”郗超一脸苦色,自从桓温跟谢安相遇之后,仿佛着了魔一般,离他越来越远。
“诸位一片苦心,孤岂能辜负?”桓温一挥手,制止了郗超劝谏。
登基称帝,未尝不是团结人心的有效手段,而且他要给荆州军一个交代……
青州,文登县。
海浪徐徐拍击岸石,水面上一艘艘战舰轻轻摇晃,挤满了港口,铺满了水面,有近千艘。
楼船、斗舰、艨艟、桥船、戈船、赤马、斥候应有尽有。
一面面梁字旌旗肃立船头,在海风中肆意招展,巍巍壮观。
士卒们一个个晒的皮肤黝黑锃亮,却极其干练的在桅杆上窜来窜去,灵活如猴。
“这只是一支船队,另外两支分别停留在辽东、耽罗岛,还有一支出海。”海军督护马顾跟在身后解释道。
“陛下若是下令,末将等一个月内,收复乐浪、真番、临屯三郡!”沈劲拱手道。
汉武帝灭卫氏后,设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是为汉四郡。
几百年过去,曾经的汉家故地只有玄菟还在手上,其他三郡皆为高句丽领地。
李跃笑道:“哈哈哈,沈将军勇猛!然则时机未至,如今朝廷意在东南。”
“陛下要用兵江东?”沈劲眼神一亮。
“然也,将军可有良策?”李跃望着这个吴兴沈氏出身的豪强子弟。
沈家跟周家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