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2)
秦奶奶、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么、姑姑秦之、姑父赵极、坐一桌,除了秦奶奶,他们都是同一辈的人。
本来秦封两夫夫是跟秦文堂哥他们一起坐的,愣是被他们拉到了一桌。
每张桌子上一大碗铁锅炖大鹅、一盘卤肉、一盘酱兔、一盆酸萝卜老鸭汤、一盘扣肉,还有用干辣椒和泡辣椒炒的鸡鸭鹅杂混合菜,烧豆腐、发糕和炸的酥肉。
酥肉和发糕都是平常不做的东西,酥肉既要肉,又要蛋,还要白面,又特别废油。
样样都是村里的稀罕物,要不是过年,是舍不得做的。
发糕同理,细粮和红糖,哪样也不便宜。
这两样东西特别受孩子们都青睐,个个吃得笑眯了眼。
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众人一边说话一边吃,时不时说点什么八卦,惹的哄笑一团。
“多亏了秦封,要不然,这两天粮食真是买不起了”酒足饭饱收拾完后,姑父赵极感叹。
在通知了舅舅后,秦封自然也不会忘掉镇上的姑姑。
那会儿姑父还在外面走镖,没回镇上,姑姑一介女流,还带着孩子,想买粮也不容易,秦封便和大伯他们帮着买了粮食送到了姑姑秦之家里。
“姑父,我们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你这么说,粮食是涨价了?”从二舅那里得知粮食涨价后,秦封就没再买粮。
总之他空间里的粮食足够吃三五年了,用不着买这高价粮食。
“谁能想到!今天白米都卖五十文了!!”姑父赵极无奈的说出他路过粮店时听到的价钱。
比半月前涨了两倍左右,就这样离谱的价格,粮店门口还排起了长队。
想来这些都是家中没有存粮的人,如今再贵的价格也得咬牙买。
毕竟谁知道明天会不会更贵呢?细粮吃不起。买粗粮也能果腹啊,总不能不吃把?
“天啊,这么贵?”
“这是疯了不成?”
“又涨了?”
“还好我们买的早”这是秦家人脑海里不约而同想到的,也不得不想去秦封,要不是他提醒,在村中消息闭塞的他们,不知道能买上多少一斤的粮。
第59章 劝说
“这么贵的粮价,看来消息已经传开了”秦封皱眉,粮价上涨这么快,几乎是一天一个价,还是跳着涨,肯定是有原因的。
“没错,今天我和之儿回村里,在官道和村之间的土路上,都看到了流民,口音不像我们这边的”姑父赵极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秦家众人一听这消息,都议论开了,众人七嘴八舌的你一言我一语,闹嗡嗡的。
秦封心一凝,没空管这嘈杂的环境。
看来彩云县那边应该是放了流民进入了。
想来这也是粮价涨这么快的原因,只是这才腊月二十九,就有流民快要摸到了村里,这实在是秦封没预料到了。
本来他预计得年后,流民才会进村的。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彩云县放流民进入的。
从府城回来经过彩云县的事,秦封也说过,这会儿也有人想到了,把这个疑问抛了出来。
“好像是府城那边下的令,反正我二十七那是回来路过时,彩云县里已经有很多流民了,彩云县外的官道上,也有流民往各镇上走。”赵极回忆道。
“这可怎么办?难道让他们进村?”大伯母着急,流民可不是好安置的,饿极了的人,什么都敢做,村里不得乱起来?
“不会进村的”姑父赵极摇摇头“我听到的消息是,镇上会施粥,流民统一管理,去开垦荒地,不允许进村,一旦发现,村长可以扭送到官府”
一听有安排,不会让流民进村,大家都松了口气。
秦封蹙眉,这个方法短期还可以,长期的话,朝廷调粮来也行。
可问题就出在接下来这三年的天灾,灾祸不断,民不聊生,到时候朝廷都自顾不暇。
哪有多余的粮食来接济流民,流民有吃得自然听令干活,如果断粮呢?还是会跑到各个村上。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给了他们缓冲的时间。
“那我待会儿通知一下村里人,看到流民直接叫人抓了关到祠堂里,送到镇上去”秦大伯一张脸都没个笑意。
“应该的,让大家也提高警惕,注意下房子周围有没有流民出没的痕迹”秦封补充道。
青山村的整个村子呈现一个椭圆形。
从村头有条路通到村尾,路两边都有建的房子,也有和他们一样建在山脚下、半山腰的。
房屋也不密集,所以这方面得注意,就怕流民没走大路,直接从小路摸进了村。
“我会交代他们注意的”秦大伯把这点记在心里,又想起什么似的问赵极“妹夫,要不你们搬到村里来住?你们在镇上举目无亲的。眼下看着要乱,来村里也好有个照应”
赵极想了想,没立即答应,毕竟他们在镇上也住了好多年了,孩子都有好几岁了。
再搬到村子里,一是没住的地方不方便,二是不愿意离开家,也是人之常情。
“别想太多,你们家这四个人,直接住我那儿,住得下”秦奶奶劝道。
本来秦封两夫夫是跟秦文堂哥他们一起坐的,愣是被他们拉到了一桌。
每张桌子上一大碗铁锅炖大鹅、一盘卤肉、一盘酱兔、一盆酸萝卜老鸭汤、一盘扣肉,还有用干辣椒和泡辣椒炒的鸡鸭鹅杂混合菜,烧豆腐、发糕和炸的酥肉。
酥肉和发糕都是平常不做的东西,酥肉既要肉,又要蛋,还要白面,又特别废油。
样样都是村里的稀罕物,要不是过年,是舍不得做的。
发糕同理,细粮和红糖,哪样也不便宜。
这两样东西特别受孩子们都青睐,个个吃得笑眯了眼。
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众人一边说话一边吃,时不时说点什么八卦,惹的哄笑一团。
“多亏了秦封,要不然,这两天粮食真是买不起了”酒足饭饱收拾完后,姑父赵极感叹。
在通知了舅舅后,秦封自然也不会忘掉镇上的姑姑。
那会儿姑父还在外面走镖,没回镇上,姑姑一介女流,还带着孩子,想买粮也不容易,秦封便和大伯他们帮着买了粮食送到了姑姑秦之家里。
“姑父,我们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你这么说,粮食是涨价了?”从二舅那里得知粮食涨价后,秦封就没再买粮。
总之他空间里的粮食足够吃三五年了,用不着买这高价粮食。
“谁能想到!今天白米都卖五十文了!!”姑父赵极无奈的说出他路过粮店时听到的价钱。
比半月前涨了两倍左右,就这样离谱的价格,粮店门口还排起了长队。
想来这些都是家中没有存粮的人,如今再贵的价格也得咬牙买。
毕竟谁知道明天会不会更贵呢?细粮吃不起。买粗粮也能果腹啊,总不能不吃把?
“天啊,这么贵?”
“这是疯了不成?”
“又涨了?”
“还好我们买的早”这是秦家人脑海里不约而同想到的,也不得不想去秦封,要不是他提醒,在村中消息闭塞的他们,不知道能买上多少一斤的粮。
第59章 劝说
“这么贵的粮价,看来消息已经传开了”秦封皱眉,粮价上涨这么快,几乎是一天一个价,还是跳着涨,肯定是有原因的。
“没错,今天我和之儿回村里,在官道和村之间的土路上,都看到了流民,口音不像我们这边的”姑父赵极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秦家众人一听这消息,都议论开了,众人七嘴八舌的你一言我一语,闹嗡嗡的。
秦封心一凝,没空管这嘈杂的环境。
看来彩云县那边应该是放了流民进入了。
想来这也是粮价涨这么快的原因,只是这才腊月二十九,就有流民快要摸到了村里,这实在是秦封没预料到了。
本来他预计得年后,流民才会进村的。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彩云县放流民进入的。
从府城回来经过彩云县的事,秦封也说过,这会儿也有人想到了,把这个疑问抛了出来。
“好像是府城那边下的令,反正我二十七那是回来路过时,彩云县里已经有很多流民了,彩云县外的官道上,也有流民往各镇上走。”赵极回忆道。
“这可怎么办?难道让他们进村?”大伯母着急,流民可不是好安置的,饿极了的人,什么都敢做,村里不得乱起来?
“不会进村的”姑父赵极摇摇头“我听到的消息是,镇上会施粥,流民统一管理,去开垦荒地,不允许进村,一旦发现,村长可以扭送到官府”
一听有安排,不会让流民进村,大家都松了口气。
秦封蹙眉,这个方法短期还可以,长期的话,朝廷调粮来也行。
可问题就出在接下来这三年的天灾,灾祸不断,民不聊生,到时候朝廷都自顾不暇。
哪有多余的粮食来接济流民,流民有吃得自然听令干活,如果断粮呢?还是会跑到各个村上。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给了他们缓冲的时间。
“那我待会儿通知一下村里人,看到流民直接叫人抓了关到祠堂里,送到镇上去”秦大伯一张脸都没个笑意。
“应该的,让大家也提高警惕,注意下房子周围有没有流民出没的痕迹”秦封补充道。
青山村的整个村子呈现一个椭圆形。
从村头有条路通到村尾,路两边都有建的房子,也有和他们一样建在山脚下、半山腰的。
房屋也不密集,所以这方面得注意,就怕流民没走大路,直接从小路摸进了村。
“我会交代他们注意的”秦大伯把这点记在心里,又想起什么似的问赵极“妹夫,要不你们搬到村里来住?你们在镇上举目无亲的。眼下看着要乱,来村里也好有个照应”
赵极想了想,没立即答应,毕竟他们在镇上也住了好多年了,孩子都有好几岁了。
再搬到村子里,一是没住的地方不方便,二是不愿意离开家,也是人之常情。
“别想太多,你们家这四个人,直接住我那儿,住得下”秦奶奶劝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