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193节(1/3)
想到这里,张顺思维就不知道飘荡哪里去了,几欲作呕。好容易驱散了脑海中奇奇怪怪的念头,张顺这才笑道:“英娘,我寻你却是有一事求你。事关你我终身大事,还请你不要推脱了!”
“呀!”马英娘闻言不由一惊,胸口如同小鹿乱撞一般,扑通扑通的乱跳了起来。
“求你”,还“终身大事”,马英娘不由害羞起来。不过,她刚刚害羞了片刻,突然想起这贼厮的德行,生怕有所误会。
她便低着头,用两只手搅着衣角如同蚊子哼哼一般问道:“不知你所言何事?怎生遮遮掩掩,也不说个明白?”
“哦,是这样的!”张顺丝毫不知事情的严重性,大大方方的解释道,“我欲办一军校,想寻一个可靠之人担任校长。我记得你之前参与过练兵之事……”
“就这?”
“就这!”张顺点了点头,应道,“那你答应了?”
“我为什么要答应?”马英娘冷眉横对,怒气冲冲的反问道。
“我一个女孩子家家,做什么鸟校长?”
“你一个女孩子家家,怎么口吐脏话?张口就带鸟!”张顺暗暗吐槽道,却也不敢真把这话说出来。
女孩子性子古古怪怪,真是难琢磨!张顺没办法,只好试图给她讲讲道理。
张顺不讲道理还好些,一讲道理马英娘更加生气了。【说服】技能大失败,这是张顺未曾预料过的事情,军校之事只得暂且作罢。
话分两头说,且不说张顺在洛阳城中如何,且说那曹变蛟得了张顺命令以后,便带着参谋徐全及两百家丁、五百“毛葫芦”,出了洛阳城,一路向西南伊阙行进。
伊阙在洛阳府城西南三十里,东山曰香山,西山曰龙门山。上古时期,大禹疏以通水,两山对峙,石壁峭立,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门,故曰:伊阙,有名龙门关。
徐全自“杀了”军官汤九州以后,跟了张顺,一直担任幕僚之事。
他本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一通百通。
经过一番学习历练之后,对于行军打仗之事,倒也颇有了解。根据徐全策划,义军第一晚落脚点便是伊阙。
按照曹变蛟的行军能力,一天行走四五十里也没有问题,只是徐全考虑到伊阙的险要,故意让大军在伊阙休息一下。正好趁行军的剩余时间,在此立下一处简易营寨。
古代行军,并非每日每晚都要安营扎寨,很多时候都是携带干粮赶路。到了晚上,就在帐篷、民居甚至背风之处凑合一晚罢了。
只因为建设营寨太过费时费力,只有到了特殊地点才需要安营扎寨。
当时,曹变蛟得闻张顺把参谋徐全派给自己的时候,虽然早已经有所预料,心中难免有些不乐。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有此人为自己策划,一路上倒省了不少功夫。
往日曹变蛟领兵作战,虽然多跟随叔叔曹文诏行事,亦知其杂事繁琐。每日行军多远,何处安营,何处饮水,何处埋锅造饭,等等不一而足。
如今有了徐全分担,他到可以一心一意思索路上敌人可能会出现在哪里,到了嵩县如何攻城诸事。
义军在伊阙耽搁一晚以后,第二天一早只留下十余人看顾营地,再度向西南进发。
古书有云:伊阙以南,大山长谷,蛮多居之。如今伊阙之南,早没了当初的不服王化的野蛮部落。但是大山长谷依旧,当地百姓依旧凶悍难制。
像张顺拨付给曹变蛟的“毛葫芦”,曹变蛟刚开始还以为是义军从哪里拉出来的饥民老弱,不曾想他检阅以后,发现居然个个都是好手。
除了战术素养稍差,装备过于简陋之外,单个素质几乎和边军精锐相差无几。
对于这一点,曹变蛟倒是对张顺颇为感激。他本来以为能够拿回二百家丁,已经是张顺容忍的极限了,万万没想到张顺还能交付给他五百“精锐”。
原来,在曹变蛟看来,这些“毛葫芦”再稍作训练,便又是一股精兵。
也怪不得曹变蛟“没见识”,自明中期以后,卫所制败坏,募兵制盛行。
朝廷所募之兵,虽然多出身卫所,实际具备武艺、擅长弓马之人也不是很多,大多数仅仅满足年轻力壮就是好兵了。
像张顺这样精挑细选出来的“毛葫芦”,本就擅长长矛弓矢,又有战斗经验者,少之又少。
不两日,义军便在曹变蛟带领下赶到了嵩县县城之下。
曹变蛟至城下一看,不由大皱眉头。只见嵩县县城不远处尚有一处营寨,与县城呈掎角之势。再观嵩县县城和那寨上又是防备森严,军容整齐。
曹变蛟想了想,倒有一个主意,便把徐全唤来喊道:“你也是个参谋,不知可有计策攻城?”
徐全是个参谋,又不是个谋士,哪里有计策与他?只是他好歹是个文官,若是冲锋陷阵不如曹文诏也就罢了。
若是出谋划策,一点办法也无,岂不是显得自己无能?
他便试探地问道:“曹将军,要不徐全上前劝降试试?”
曹变蛟是个脾气爆的,闻言便有些不留情面,喝道:“你当城内都是傻子不成?你去喊两嗓子,就把城池劝降了,还要我武将何用?”
“呀!”马英娘闻言不由一惊,胸口如同小鹿乱撞一般,扑通扑通的乱跳了起来。
“求你”,还“终身大事”,马英娘不由害羞起来。不过,她刚刚害羞了片刻,突然想起这贼厮的德行,生怕有所误会。
她便低着头,用两只手搅着衣角如同蚊子哼哼一般问道:“不知你所言何事?怎生遮遮掩掩,也不说个明白?”
“哦,是这样的!”张顺丝毫不知事情的严重性,大大方方的解释道,“我欲办一军校,想寻一个可靠之人担任校长。我记得你之前参与过练兵之事……”
“就这?”
“就这!”张顺点了点头,应道,“那你答应了?”
“我为什么要答应?”马英娘冷眉横对,怒气冲冲的反问道。
“我一个女孩子家家,做什么鸟校长?”
“你一个女孩子家家,怎么口吐脏话?张口就带鸟!”张顺暗暗吐槽道,却也不敢真把这话说出来。
女孩子性子古古怪怪,真是难琢磨!张顺没办法,只好试图给她讲讲道理。
张顺不讲道理还好些,一讲道理马英娘更加生气了。【说服】技能大失败,这是张顺未曾预料过的事情,军校之事只得暂且作罢。
话分两头说,且不说张顺在洛阳城中如何,且说那曹变蛟得了张顺命令以后,便带着参谋徐全及两百家丁、五百“毛葫芦”,出了洛阳城,一路向西南伊阙行进。
伊阙在洛阳府城西南三十里,东山曰香山,西山曰龙门山。上古时期,大禹疏以通水,两山对峙,石壁峭立,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门,故曰:伊阙,有名龙门关。
徐全自“杀了”军官汤九州以后,跟了张顺,一直担任幕僚之事。
他本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一通百通。
经过一番学习历练之后,对于行军打仗之事,倒也颇有了解。根据徐全策划,义军第一晚落脚点便是伊阙。
按照曹变蛟的行军能力,一天行走四五十里也没有问题,只是徐全考虑到伊阙的险要,故意让大军在伊阙休息一下。正好趁行军的剩余时间,在此立下一处简易营寨。
古代行军,并非每日每晚都要安营扎寨,很多时候都是携带干粮赶路。到了晚上,就在帐篷、民居甚至背风之处凑合一晚罢了。
只因为建设营寨太过费时费力,只有到了特殊地点才需要安营扎寨。
当时,曹变蛟得闻张顺把参谋徐全派给自己的时候,虽然早已经有所预料,心中难免有些不乐。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有此人为自己策划,一路上倒省了不少功夫。
往日曹变蛟领兵作战,虽然多跟随叔叔曹文诏行事,亦知其杂事繁琐。每日行军多远,何处安营,何处饮水,何处埋锅造饭,等等不一而足。
如今有了徐全分担,他到可以一心一意思索路上敌人可能会出现在哪里,到了嵩县如何攻城诸事。
义军在伊阙耽搁一晚以后,第二天一早只留下十余人看顾营地,再度向西南进发。
古书有云:伊阙以南,大山长谷,蛮多居之。如今伊阙之南,早没了当初的不服王化的野蛮部落。但是大山长谷依旧,当地百姓依旧凶悍难制。
像张顺拨付给曹变蛟的“毛葫芦”,曹变蛟刚开始还以为是义军从哪里拉出来的饥民老弱,不曾想他检阅以后,发现居然个个都是好手。
除了战术素养稍差,装备过于简陋之外,单个素质几乎和边军精锐相差无几。
对于这一点,曹变蛟倒是对张顺颇为感激。他本来以为能够拿回二百家丁,已经是张顺容忍的极限了,万万没想到张顺还能交付给他五百“精锐”。
原来,在曹变蛟看来,这些“毛葫芦”再稍作训练,便又是一股精兵。
也怪不得曹变蛟“没见识”,自明中期以后,卫所制败坏,募兵制盛行。
朝廷所募之兵,虽然多出身卫所,实际具备武艺、擅长弓马之人也不是很多,大多数仅仅满足年轻力壮就是好兵了。
像张顺这样精挑细选出来的“毛葫芦”,本就擅长长矛弓矢,又有战斗经验者,少之又少。
不两日,义军便在曹变蛟带领下赶到了嵩县县城之下。
曹变蛟至城下一看,不由大皱眉头。只见嵩县县城不远处尚有一处营寨,与县城呈掎角之势。再观嵩县县城和那寨上又是防备森严,军容整齐。
曹变蛟想了想,倒有一个主意,便把徐全唤来喊道:“你也是个参谋,不知可有计策攻城?”
徐全是个参谋,又不是个谋士,哪里有计策与他?只是他好歹是个文官,若是冲锋陷阵不如曹文诏也就罢了。
若是出谋划策,一点办法也无,岂不是显得自己无能?
他便试探地问道:“曹将军,要不徐全上前劝降试试?”
曹变蛟是个脾气爆的,闻言便有些不留情面,喝道:“你当城内都是傻子不成?你去喊两嗓子,就把城池劝降了,还要我武将何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