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40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盟主之位。”
    “如今吾又率大军,有志于秦地。朝夕破潼关天险于前,破陕西总兵左光先于后,吾兵锋所值,莫不栗然。”
    “但听吾之名,夫督抚辗转难眠,王室恐慌不安,百姓俯首称快,豪杰翘首以待。”
    “吾念及昔日之情,虑及同袍之义,亟需诸位率众来归。如今义军气势正盛,复围秦王于西安,困官兵于甘陕。双方僵持南下,正当你我同心协力,同舟共济,驱逐官兵于秦地,报仇雪恨于竟时。”
    “若果如我愿,我不吝粮草军饷,官爵厚位。有肯随我者平定天下者,许以将军、王侯之位;若不肯随我者,则好聚好散,宰割天下,各凭本事。”
    “今后我若遇兄弟刀兵者,莫不退避三舍,以示其诚!”
    “若此,诸义军兄弟又有何虑哉?何不与我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方不负人世间走这么一遭,岂不快哉!”
    “三十六营盟主舜王谕!”
    “爹爹?!”高桂英眼看着张顺一笔一画将这书信写完,不由大为震动,“您这是?”
    “一人力寡,众人力强!”张顺笑道,“既然本王不足以单独夺取陕西,何不广发英雄令,借助义军兄弟之力,以求全胜?”
    “那……其他义军首领会来吗?”高桂英迟疑了一下,不由问道。
    当初他伯伯“闯王”高迎降何尝没有如此野心,结果机关算尽,却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舜王虽然如今名声威望更高于他,可是能否降服这些如狼似虎,野心勃勃之徒,犹为未知也。
    “事在人为!”张顺摇了摇头,吹了吹书信的墨迹,笑道,“不可胜在己,不可胜在敌。”
    “这些人最讲义气,皆受我救命之恩。我不求个个都是关张忠义之辈,但凡有人记得我些许恩情,也不枉我白忙活一场。”
    “更何况,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此事乃千古未曾有之事。但等此令一发,定然很快就传遍大江南北,人人皆知矣!”
    “从者,忠义之名名留青史;不从者,忘恩负义之名遗臭万年。”
    “更不要说,无论他们从于不从,朝廷岂肯干休,坐视他们汇集一处哉?”
    第183章 加饷
    “启奏陛下,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前来拜见!”王承恩恭恭敬敬汇报道。
    “哦?快快有请!”满脸苦色的崇祯皇帝不由展颜道。
    这些日子后金虽然暂且停止了进攻的劲头,然而诸贼纵横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糜烂北方,实在是让他寝食难安,一宿三惊、噩梦连连。
    给事刘昌不停的弹劾原兵部尚书张凤翼,策划无功,坐失州县,以致顺贼占据河洛、南阳及汝州二府一州,逐渐壮大。
    初时,崇祯还不以为意。这些臣子的日常不是你攻讦我,就是我攻讦你,他早已经习以为常。
    只是张凤翼策划剿灭“顺贼”的方案,皆以破产而告终,也引发了崇祯皇帝的不满。
    刚巧那给事中刘昌声称“兵部尚书张凤翼推总兵陈壮猷,纳其重贿”,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崇祯皇帝干脆将那给事中刘昌贬秩调外,将张凤翼外放担任宣大总督,而调任原宣大总督杨嗣昌任兵部尚书。
    崇祯皇帝朱由检临危受命,自十七岁登基以来,无日不忧虑关外鞑虏、关内贼寇。
    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明正处于王朝末期,如同年迈老人一般。行事迟缓,步履维艰。
    朱由检空有一腔热血,面对一团乱麻似的政局,毫无头绪,却难以一展志向。
    他亟需一员得力干将辅助自己。
    其中杨嗣昌便是他精挑细选的助手之一。
    那杨嗣昌乃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先后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新饷司郎中等职。
    后来他称病挂冠之后,开始留心边事,将自己在户部参与财政管理的经历编为《地官集》二十卷。
    崇祯还未登基之前,刚好看过此书,颇为赞赏他的才能。
    等到他登基称帝以后,先后历练他分巡汝州道、霸州道,整饬山海关内监军兵备道,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海关)、永(平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以及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镇总督等职。
    甚至连杨嗣昌父亲杨鹤在担任陕西三边总督其间,招抚神一魁失败,按律当下狱论死。
    素来刻薄的崇祯,也在杨嗣昌的请求下,赦免了他的罪过,以改戍江西袁州代之。
    如今杨嗣昌历练方成,虽然还有些许不足之处,只是形势危急,由不得他细细磨炼了。
    那杨嗣昌年近五十,正值不惑之年。吃得圆滚滚、胖乎乎,可惜经历了许多风霜,却是黑了许多。
    这黑胖子来到殿前,连忙前驱几步,叩拜道:“杨嗣昌得见天恩,不胜感激涕零,吾皇万岁!”
    “爱卿平身!且莫说什么万岁,我正值年少,已经两鬓斑白,状如老者矣!”九五之尊朱由检不由有感而发道。
    “若是群臣用命,君臣上下一心,百姓安居乐业。岂劳朕劳心劳力,心力憔悴耶?”
    “死罪死罪,臣恨不能为圣上分忧!”杨嗣昌本来打算站起来,闻言不由又跪下请罪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