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483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到底什么跟什么?
    我们一诺千金,和朱勇认爹有什么关系。
    第270章 委以重任
    张有成三人可谓是一心求死。
    一方面是出于所谓一诺千金的承诺。
    另一方面却是当着所有人的面,骑虎难下,若是不死,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这三人闹得鸡飞狗跳。
    朱棣也觉得烦躁了,见安抚也无效果,便道:“卿等三人,既一心求死,好成全忠义,朕也不便挽留了。”
    他拂袖,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这一下子,那邝埜和王文略二人便有些绷不住了。
    都到了这个份上,不死都没天理了。
    当下,二人不知从哪里来的气力,再次挣脱开拦着他们的大臣。
    却在此时,张安世突然一声大喝:“想死还不容易吗?”
    张安世道:“你们以为今日死了,便成全了你们忠义的名声?实际上却是愚蠢的不可救药!好啊,不是要求死吗?那就死给我看看,我倒要看看,你们这三个蠢货是怎么死的。”
    这一下子,邝埜和王文略二人的火气,便腾的一下上来了。
    他们怒视着张安世,眼里似要喷火。
    张安世却是气定神闲地道:“先是愚蠢无知,非要和我打赌。打赌输了,如今却又寻死觅活,你们倒还真以为自己死了,便有了一个一诺千金的名声。可实际上,天下人不过是笑你们不自量力,愚不可及而已。”
    邝埜道:“愚不可及便愚不可及。”
    张安世道:“我若是你们,只会觉得羞愧难当,心里想着,为何自己十年寒窗,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却这样的没有见识,以至于……落到今日这样的境地。”
    “一个读书人,不知反省,还好意思高居庙堂吗?依我看,你们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陛下……他们自己说要拿脑袋给臣的,臣有一个不情之请,既然他们的人头,归臣处置,那何不如将此三人交臣处理?”
    朱棣现在只想迅速地解决掉麻烦,便颔首道:“就这样办。”
    张安世道:“这三人的项上人头,先寄在他们的脑袋上,什么时候臣要取了,自然会取。”
    邝埜和王文略憋红了脸,张安世的话刺激到了他们,让他们心中不忿。
    而他的同僚们,则一个个心里叹息,颇有几分兔死狐悲之感。
    要知道,邝埜三人,别看现在年轻,而且官职不高,可一人在户部,一人在兵部,还有一人乃是御史,完全可以预见,此三人未来的前途都是不可限量,二十年之后,怕都可称为朝廷的重臣。
    如今,却阴差阳错地坏了自己的前程。
    朱棣没有再理会这档子事,他却已走到了新车边,重新审视此车,越看越是动心。
    于是他道:“若造此车……需得等橡胶吗?”
    张安世点头道:“是,没有橡胶的话,避震和刹车系统就无法工作,何况许多的构件,都是匠人们精心打磨出来的,成本较高。臣正在发动人,想办法尽力地降低这些钢制构件的成本,比如这个滚珠轴承,为了制出这个,就花费了十几个匠人,半个多月的功夫,才制出了一套合格的轴承。只有想办法改进制造的工艺,将来才可大规模地量产。”
    其实理论上,后世的许多东西,但凡涉及到了较为简单的机械构件,只要你愿意不计成本,都可让人用手搓出来。
    可手搓出来和真正能量产,却是两回事,就好像古代也有许多巧夺天工的工艺品,放在后世,也可称得是上精美绝伦,可这并不代表古人的工艺水平,可以和后世媲美。只能说明,手搓这玩意的匠人技艺高超罢了。
    朱棣听罢,想了想道:“三五年之后呢?”
    “三五年之后,臣倒有几分把握,不过却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朱棣深吸一口气,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旦能够生产,那么就可减少无数的人力和物力,何况还能保障我大军的粮草,这是千秋之功!以后这儿缺什么都和朕说,要人有人,要物有物。”
    张安世立即道:“多谢陛下。”
    显然,朱棣与其他不谙世事的皇帝是不同的,他至少知道工具带来的力量,毕竟是一个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并非是一辈子躲在深宫之中,对外界事物一无所知之人。
    其实对张安世而言,制造出这车,意义重大。
    因为造车不只造车这样简单,一旦能够大规模的量产这样的车,那么……整个大明的机械水平,等于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一方面说明,橡胶已经可以大规模的应用,除此之外,比如这轴承,又何止是运用到马车?说实话,当下所有的水车、风车,若是有这样的滑轮,都可事半功倍。
    可以说,一旦开始大量的投入,许多的匠人以及聪明之人进入这个领域,那么所带来的收益,并非只是马车这样简单,而是几乎所有的制造行业,都可得到巨大的提升。
    朱棣接着道:“至于邝埜三人,你来处置,朕已敕你为太平府知府……”
    张安世道:“臣没有接到旨意啊。”
    朱棣斜眼看张安世道:“一个知府,也配得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