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595节(2/3)
此楼之下,铺设地砖,占地更大,就像……一个广场。
最奇异的是,这个广场,竟是不禁绝外人出入,于是乎……竟有不少人清闲之余,来此闲游。
于是当张太公等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却发现这广场上,已不下千人。
今日来的读书人尤其的多,也有一些今日不必上工的好事者,也没别的,就是来凑趣。
“此阁叫什么?”
“叫群儒阁。”李秀才道。
张太公来了几分精神,道:“不曾想,此等污浊之地,竟还有这样雅致的所在,群儒阁……却不知此楼的主人,又是何人,这必是一位身居高位的高士吧。”
李秀才显得尴尬,老半天没吭声。
张太公看他这反应,便问:“你为何支吾不言?”
“咳咳……太公……此楼,是威国公的产业,这是为了纪念……京城六儒而建……”
张太公顿时感到窒息。
老半天不吭声。
李秀才苦笑一声。
缓了缓,才道:“京城六儒,是哪六儒?”
李秀才认真地思索道:“我想想,张安世是一个,还有朱勇,此人乃成国公朱能之子,还有一个张軏,此人乃故去的英国公次子,还有丘松,此人乃……”
张太公已经捂着自己的心口,口里发出:“呃呃呃……”的声音。
李秀才忙关切地道:“太公,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张太公一脸痛苦地道:“别说啦,别说啦,别污了我的耳朵,这……这定是假的,老夫不信。”
“不敢欺瞒太公,那群儒阁……下头有一处石碑,就是这样刻着的,还说是为了纪念六儒光大儒学,迄今为世人传颂,因此才不惜重金设此楼,供天下游人,在此观赏栖霞江景。”
张太公很努力地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还能坚强地站着。
可这番话,直接把他干沉默了。
“张公。”
就在此时,有人喜滋滋地上前,朝张太公来,作揖行礼道:“张公,许久不见了。”
张太公的脸色,这才勉强恢复了一点红润。
他定睛一看,却是县里的举人,姓周。而这周举人,和他是世交。
于是便忙回礼道:“周贤弟也来了。”
“凑凑趣罢了。”周举人微微一笑道:“只是不曾想,张公竟也有如此雅趣。”
二人见面,分外亲昵,于是便索性结伴,等进了这群儒阁,便见诗会已开始了。
这其实采用的乃是猜灯谜的形式。
这里预备了许多笔墨纸砚。
来此的读书人,只要提笔做了诗词,便可张挂起来。
而后,大家在此驻足看张挂起来的诗词,做出品评。
此时,已有许多的读书人,挥毫泼墨了,墙壁上也挂了许多的诗词。
张太公不急着作诗,而是先看别人的大作。
总算,他终于能将方才的烦恼,忘了个干净。
而且张太公惊喜地发现,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的故旧,此时见面,个个分外的亲昵。
甚至还有一个老者,乃他年少时的同窗,都曾拜入名师门下学习,只是大家都在各县,虽有书信往来,却几乎难有见面的机会。此时见面,分外的亲热,彼此拉着手,叙旧了许久。
“怎还有商贾来?”张太公瞥眼,却见有穿布衣、布鞋之人进来。
他皱眉,商贾是很好辨认的,太祖高皇帝不许商贾穿戴丝绸,所以许多商贾,便让人裁剪上好的松江布来穿戴,有的好布,价值并不比丝绸要低。
“据闻此次诗会,谁都可以来,并无门禁。”周举人在一旁低声道。
张太公嫌弃地摇着头道:“大煞风景,大煞风景。”
正在此时,却有一行人步入其间。
这些人不多,只有七八人而已。
朱棣为首,随之而来的,有杨荣、胡广、夏原吉、金纯、金忠人等,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翰林学士。
朱棣也只是想看看这诗会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大队的人马即将抵达栖霞的时候,便先行一步,等到了群儒阁,又撇开了随行的扈从,只带着几个重臣进来。
“群儒阁……”念着这三个字,朱棣有些无语。
好在在这儿,没有什么是张安世干不出来的,他习惯了。
眼前见这里张挂的许多诗词。
许多读书人驻足,激动地窃窃私语。
更有人看完了诗,意犹未尽,又开始说到了太平府。
“太平府这一次,怕是要遭殃了,听闻……胡公昨日就入宫了。”
“朝中诸臣,胡公至贤,有他在……”
后头的话声音越来越低。
读书人嘛,凑在一起,就爱讨论这个。
听说有人讨论胡广,朱棣将目光笑吟吟地落在了胡广的身上。
胡广:“……”
“现在粮价涨得这样的厉害,依我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
最奇异的是,这个广场,竟是不禁绝外人出入,于是乎……竟有不少人清闲之余,来此闲游。
于是当张太公等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却发现这广场上,已不下千人。
今日来的读书人尤其的多,也有一些今日不必上工的好事者,也没别的,就是来凑趣。
“此阁叫什么?”
“叫群儒阁。”李秀才道。
张太公来了几分精神,道:“不曾想,此等污浊之地,竟还有这样雅致的所在,群儒阁……却不知此楼的主人,又是何人,这必是一位身居高位的高士吧。”
李秀才显得尴尬,老半天没吭声。
张太公看他这反应,便问:“你为何支吾不言?”
“咳咳……太公……此楼,是威国公的产业,这是为了纪念……京城六儒而建……”
张太公顿时感到窒息。
老半天不吭声。
李秀才苦笑一声。
缓了缓,才道:“京城六儒,是哪六儒?”
李秀才认真地思索道:“我想想,张安世是一个,还有朱勇,此人乃成国公朱能之子,还有一个张軏,此人乃故去的英国公次子,还有丘松,此人乃……”
张太公已经捂着自己的心口,口里发出:“呃呃呃……”的声音。
李秀才忙关切地道:“太公,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张太公一脸痛苦地道:“别说啦,别说啦,别污了我的耳朵,这……这定是假的,老夫不信。”
“不敢欺瞒太公,那群儒阁……下头有一处石碑,就是这样刻着的,还说是为了纪念六儒光大儒学,迄今为世人传颂,因此才不惜重金设此楼,供天下游人,在此观赏栖霞江景。”
张太公很努力地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还能坚强地站着。
可这番话,直接把他干沉默了。
“张公。”
就在此时,有人喜滋滋地上前,朝张太公来,作揖行礼道:“张公,许久不见了。”
张太公的脸色,这才勉强恢复了一点红润。
他定睛一看,却是县里的举人,姓周。而这周举人,和他是世交。
于是便忙回礼道:“周贤弟也来了。”
“凑凑趣罢了。”周举人微微一笑道:“只是不曾想,张公竟也有如此雅趣。”
二人见面,分外亲昵,于是便索性结伴,等进了这群儒阁,便见诗会已开始了。
这其实采用的乃是猜灯谜的形式。
这里预备了许多笔墨纸砚。
来此的读书人,只要提笔做了诗词,便可张挂起来。
而后,大家在此驻足看张挂起来的诗词,做出品评。
此时,已有许多的读书人,挥毫泼墨了,墙壁上也挂了许多的诗词。
张太公不急着作诗,而是先看别人的大作。
总算,他终于能将方才的烦恼,忘了个干净。
而且张太公惊喜地发现,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的故旧,此时见面,个个分外的亲昵。
甚至还有一个老者,乃他年少时的同窗,都曾拜入名师门下学习,只是大家都在各县,虽有书信往来,却几乎难有见面的机会。此时见面,分外的亲热,彼此拉着手,叙旧了许久。
“怎还有商贾来?”张太公瞥眼,却见有穿布衣、布鞋之人进来。
他皱眉,商贾是很好辨认的,太祖高皇帝不许商贾穿戴丝绸,所以许多商贾,便让人裁剪上好的松江布来穿戴,有的好布,价值并不比丝绸要低。
“据闻此次诗会,谁都可以来,并无门禁。”周举人在一旁低声道。
张太公嫌弃地摇着头道:“大煞风景,大煞风景。”
正在此时,却有一行人步入其间。
这些人不多,只有七八人而已。
朱棣为首,随之而来的,有杨荣、胡广、夏原吉、金纯、金忠人等,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翰林学士。
朱棣也只是想看看这诗会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大队的人马即将抵达栖霞的时候,便先行一步,等到了群儒阁,又撇开了随行的扈从,只带着几个重臣进来。
“群儒阁……”念着这三个字,朱棣有些无语。
好在在这儿,没有什么是张安世干不出来的,他习惯了。
眼前见这里张挂的许多诗词。
许多读书人驻足,激动地窃窃私语。
更有人看完了诗,意犹未尽,又开始说到了太平府。
“太平府这一次,怕是要遭殃了,听闻……胡公昨日就入宫了。”
“朝中诸臣,胡公至贤,有他在……”
后头的话声音越来越低。
读书人嘛,凑在一起,就爱讨论这个。
听说有人讨论胡广,朱棣将目光笑吟吟地落在了胡广的身上。
胡广:“……”
“现在粮价涨得这样的厉害,依我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