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着李斯的回答,扶苏却不置可否。
    他淡淡道:“我对儒家的情况有一些了解,因而跟丞相所言,或有一些不同之处,在我看来,儒家之所以难缠,除了丞相所说,便在于儒家对底层的时刻侵蚀,自周王室衰弱,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后,原本为各国王室诸侯掌握的知识外泄,流落到了地方,继而造就了前面一两百年的百家盛世。”
    “然在这大争之世的几百年里,太多学派新起,也有太多学派没落,甚至是直接消亡,天下唯有少数几家是真正一直在不断发展的。”
    “其中便有儒法道。”
    “我对道家了解不多,因而不多做评价。”
    “秦以法立国。”
    “法家能茁壮成长是因扎根于秦。”
    “而儒家呢?”
    “昔日六国可有一家以儒为学?”
    “没有。”
    “那为何儒家却能不断发展壮大呢?原因又在何处?”
    扶苏不断发问。
    李斯等人蹙眉,但也并未开口。
    好奇扶苏对此的理解。
    扶苏缓缓道:“原因其实丞相已经说了。”
    “国家之学不能立足也。”
    “国家之学不能立足,但底层对识文断字的渴求却并不会减弱,而儒家又一直推崇有教无类,相较于法家、道家的无形门槛,儒家入学的门槛其实很低,因而备受地方豪强、一些没落贵族的欢迎,他们也愿意给出几块肉脯,让自家子弟去学习知识,掌握文字。”
    “在学习文字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儒家的思想也是潜移默化的传播出去。”
    “百余年来,儒家借着扎根底层的习惯,虽没有被各国正式列为显学,但实则早已成为了显学,而天下各地也一直在受到儒家影响。”
    “地方才是根本。”
    “法家推出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诸位大臣认为,能进入学室的人能有多少?民人欲学法令,又有多少途径门路可以学到?李丞相给朝廷提供了一个方法,但这个方法却束之高阁,让人难以企及。”
    “秦人想学习法令太难了。”
    “我不知这是为何?”
    “法令难道不应当是每个秦人都要了解的吗?为何朝廷却在无形间形成了这么高的门槛?诸位难道是担心底层民众知晓了律法后,会影响到诸位处理政事时的公平公正吗?”
    “不然何以如此?”
    众人沉默。
    扶苏并未就此多说,继续道:“我相信诸位都是秉公办事的,也都是遵纪守法的,或许其中有一些我不知晓的隐情,因而扶苏也不就此多言。”
    “大秦的学室太少了。”
    “而能进入学室学习的士人更少。”
    “而且学室学的东西很多,除了最基本的识文断字,还要学军事,学算数等等,因而大秦学室培养出来的官吏大多都能文能武,也是都能独当一面的大才。”
    “然就扶苏所知,大秦眼下真正欠缺的是这般大才之人吗?”
    “不是。”
    “是微末小吏。”
    “准确说是那些斗食小吏。”
    “但大秦的底层官吏,过去又有多少有机会接触到法令?又有多少机会能学到律令?”
    “放眼大秦数十万官吏,真正对秦律有了解的,恐是屈指可数。”
    “而且他们自幼接触到的不是法。”
    “是儒!!!”
    “秦儒相轻,秦儒相离。”
    “关东跟秦地之所以格格不入,未尝没有儒家的潜移默化的宣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