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五妖媚 第70节(2/2)
过严怀朗指点的人,纪向真实在很怕严怀朗今日将自己拎出来做靶子。
抖了片刻,他又扭头看了一眼右后方的月佼,原以为可以得到同病相怜的一个回视,却见那小妖女深思恍惚地红着脸瞪着桌面。
太诡异了,看不懂。
****
今日严怀朗心情像是不错,虽面上神色仍是淡淡的,却不若平素那般漠然。
他主要剖析了《大缙律》中一些与右司职权范围相关的法条,又以之前的“洞天门”贩奴案做了范例,虽并不如周行山那般声情并茂,倒也详尽实用。
接着又从“洞天门”贩奴案开始,向众人道出右司之后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平定江湖势力。
此事其实早有苗头,小员吏们并未大惊小怪,但神色中也隐有由于与迷茫。
种种迹象都能看出,右司平定江湖势力的所有行动,并非只针对所谓“邪魔歪道”,对名门正派也在以相对温和的手段行招安之实,似乎是最终目的是将整个“江湖”一并消弭于无形。
对此,小员吏们有赞同者,也有异议者,只是没人敢当着他的面表露出来。
之后,严怀朗按小书院授课惯例,让众人自行提问,由他来答疑解惑。
苏忆彤率先起身发问:“言官御史们常言右司行事煞气重,时常不留余地,近乎以暴制暴,实乃大恶。下官茫然,请严大人指点。”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场不少人的心声,却没人有如苏忆彤这般的勇气来做着出头鸟。
与左司同属监察司的右司职能为何,坊间之人多是云山雾罩,而朝中文官对右司“行事手段过于凶狠”多有诟病,这也是严怀朗自领右司丞后律被弹劾的根源。
众人纷纷屏息,齐齐望着严怀朗。
严怀朗不咸不淡地环顾四下,并无丝毫愠色。
“左司职能为何?”
苏忆彤答道:“尚书省名下监察左司,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言官御史监督百官,纠举、弹劾不法官吏,左司又监督御史不当,如此相互牵制,方能各有敬畏。
“那么,右司呢?”严怀朗又看向云照。
云照掷地有声地应道:“除暴安良,以武,维护法度威严。”
不同于左司的明正堂皇,右司便如那监察司内随处可见的神兽獬豸,以獠牙镇妖邪,以犄角辨曲直忠奸。
原本以为自己今日逃过一劫的纪向真还没来得及庆幸,便被严怀朗点了名,“何谓‘侠士’?”
头皮发麻的纪向真在满座同情的目光中缓缓起身,站了个笔直,绞尽脑汁想了半晌,才犹犹豫豫应道:“除暴安良,以武……犯禁。”
这就是陛下欲以右司为利剑,将整个江湖势力不分正邪一并消弭的根源。
江湖名门“除暴安良”的所谓侠义之举,往往也游离在法度之外。
而秩序,攸关同熙一朝的兴衰存亡。
“良善若无力自保,便只能任人鱼肉;而律法,正是为了维护良善与秩序。可律法本身,是无力维护自己的。右司之所以存在,虽不为开万世之太平,却是为守护律法之初心。”
严怀朗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所有人,身姿修挺,气度英华,“言官弹劾,市井误解,甚至,后世史书上或许都不会给我们一个褒扬的名头……”
可,职责所在,以恶护至善,虽千夫所指,吾往矣。
****
月佼与所有人一样,怔怔望着讲堂之的严怀朗。
他只是神色如常地站在那里,如任何一个寻常武官那般挺拔肃立,可月佼深信,此刻在场所有人都能看到——
他身上,有光。
坦荡昭昭,无惧无畏。
仿佛只要跟在他身后,便永远不会走错路。
月佼忽然忍不住抿紧了唇,一对眼儿笑成了弯月。
这是她的心上人呢。
讲堂上的严怀朗蓦地咳了一声,不着痕迹地将头扭向一边,避开了她的直视。
他在心中暗道自己大意,竟忘了事先提醒这小姑娘,不要在今日这众目睽睽的场合下,对他笑得那样好看。
实在是很容易……将严大人的一身正气,击个粉碎。
满座正在按要求书写策论的众人中有人无意间抬起头,却惊见严大人正心事重重地蹙眉,顿时无不惴惴彷徨,以为他在考虑什么凶险之事。
可严大人心中想的只是——
就说,那个此刻冲自己笑得一脸甜滋滋的小姑娘,什么时候才肯当真松口,给堂堂严大人一个名分啊?!
****
到了九月下旬,同熙帝才诏令严怀朗复职。
但因同熙帝坚持命庆成郡王做出兵清缴宁王残部的准备,文官们对严怀朗的弹劾便依然没有停止。
于是同熙帝不得不在严怀朗复职的诏令中加了一条,暂不许离京,以便及时上朝接受言官质询。
好在近期也无需要严怀朗出京的案子,于是他便每日按时点卯,耐着性子伏案处理一些杂事。
抖了片刻,他又扭头看了一眼右后方的月佼,原以为可以得到同病相怜的一个回视,却见那小妖女深思恍惚地红着脸瞪着桌面。
太诡异了,看不懂。
****
今日严怀朗心情像是不错,虽面上神色仍是淡淡的,却不若平素那般漠然。
他主要剖析了《大缙律》中一些与右司职权范围相关的法条,又以之前的“洞天门”贩奴案做了范例,虽并不如周行山那般声情并茂,倒也详尽实用。
接着又从“洞天门”贩奴案开始,向众人道出右司之后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平定江湖势力。
此事其实早有苗头,小员吏们并未大惊小怪,但神色中也隐有由于与迷茫。
种种迹象都能看出,右司平定江湖势力的所有行动,并非只针对所谓“邪魔歪道”,对名门正派也在以相对温和的手段行招安之实,似乎是最终目的是将整个“江湖”一并消弭于无形。
对此,小员吏们有赞同者,也有异议者,只是没人敢当着他的面表露出来。
之后,严怀朗按小书院授课惯例,让众人自行提问,由他来答疑解惑。
苏忆彤率先起身发问:“言官御史们常言右司行事煞气重,时常不留余地,近乎以暴制暴,实乃大恶。下官茫然,请严大人指点。”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场不少人的心声,却没人有如苏忆彤这般的勇气来做着出头鸟。
与左司同属监察司的右司职能为何,坊间之人多是云山雾罩,而朝中文官对右司“行事手段过于凶狠”多有诟病,这也是严怀朗自领右司丞后律被弹劾的根源。
众人纷纷屏息,齐齐望着严怀朗。
严怀朗不咸不淡地环顾四下,并无丝毫愠色。
“左司职能为何?”
苏忆彤答道:“尚书省名下监察左司,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言官御史监督百官,纠举、弹劾不法官吏,左司又监督御史不当,如此相互牵制,方能各有敬畏。
“那么,右司呢?”严怀朗又看向云照。
云照掷地有声地应道:“除暴安良,以武,维护法度威严。”
不同于左司的明正堂皇,右司便如那监察司内随处可见的神兽獬豸,以獠牙镇妖邪,以犄角辨曲直忠奸。
原本以为自己今日逃过一劫的纪向真还没来得及庆幸,便被严怀朗点了名,“何谓‘侠士’?”
头皮发麻的纪向真在满座同情的目光中缓缓起身,站了个笔直,绞尽脑汁想了半晌,才犹犹豫豫应道:“除暴安良,以武……犯禁。”
这就是陛下欲以右司为利剑,将整个江湖势力不分正邪一并消弭的根源。
江湖名门“除暴安良”的所谓侠义之举,往往也游离在法度之外。
而秩序,攸关同熙一朝的兴衰存亡。
“良善若无力自保,便只能任人鱼肉;而律法,正是为了维护良善与秩序。可律法本身,是无力维护自己的。右司之所以存在,虽不为开万世之太平,却是为守护律法之初心。”
严怀朗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所有人,身姿修挺,气度英华,“言官弹劾,市井误解,甚至,后世史书上或许都不会给我们一个褒扬的名头……”
可,职责所在,以恶护至善,虽千夫所指,吾往矣。
****
月佼与所有人一样,怔怔望着讲堂之的严怀朗。
他只是神色如常地站在那里,如任何一个寻常武官那般挺拔肃立,可月佼深信,此刻在场所有人都能看到——
他身上,有光。
坦荡昭昭,无惧无畏。
仿佛只要跟在他身后,便永远不会走错路。
月佼忽然忍不住抿紧了唇,一对眼儿笑成了弯月。
这是她的心上人呢。
讲堂上的严怀朗蓦地咳了一声,不着痕迹地将头扭向一边,避开了她的直视。
他在心中暗道自己大意,竟忘了事先提醒这小姑娘,不要在今日这众目睽睽的场合下,对他笑得那样好看。
实在是很容易……将严大人的一身正气,击个粉碎。
满座正在按要求书写策论的众人中有人无意间抬起头,却惊见严大人正心事重重地蹙眉,顿时无不惴惴彷徨,以为他在考虑什么凶险之事。
可严大人心中想的只是——
就说,那个此刻冲自己笑得一脸甜滋滋的小姑娘,什么时候才肯当真松口,给堂堂严大人一个名分啊?!
****
到了九月下旬,同熙帝才诏令严怀朗复职。
但因同熙帝坚持命庆成郡王做出兵清缴宁王残部的准备,文官们对严怀朗的弹劾便依然没有停止。
于是同熙帝不得不在严怀朗复职的诏令中加了一条,暂不许离京,以便及时上朝接受言官质询。
好在近期也无需要严怀朗出京的案子,于是他便每日按时点卯,耐着性子伏案处理一些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