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3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有点早,但脑子也是清醒的时候。
    平安是个将死之人。
    因为那日定的规矩是谁后说,谁死罪。
    而平安始终没说。
    朱厚照毕竟还是现代灵魂,那种折磨人的酷刑他也很难开口,尽管果决这个性格他是有。
    张永带他过来的时候,他也能见到刘瑾。
    说起来,若不是那日他莫名奇妙的向刘瑾求救,
    皇太子也不会因此迁怒刘瑾。
    所以平安在殿里见到刘瑾,本能的就有点害怕。害怕之中还有希望,大概觉得自己嘴巴紧,什么都没说,总算是有点底线,有活着的资格。
    然而今日的刘瑾也不是当时的刘瑾,他现在老实的很,不要说平安在殿下面前跪下,就是他亲爹跪在这儿,他肯定也是一点表情都没有。
    “殿下,平安带到了。”
    朱厚照坐在书案之前,看着跪在前边儿的人,
    沉默了良久,说道:“平安……”
    “奴婢在。”小宦官哆哆嗦嗦的说。
    “在宫里,找靠山要找本宫这样的,才能活命,你知道吗?”
    张永经上次吴宽的事,对太子已经死心塌地,忠心耿耿,所以听了这话反而觉得对。秋云是不管这些的,听了就当没听到。
    这话其实刘瑾听了会觉得刺耳,
    但刘瑾已经被暂时驯服,所以朱厚照说起来也无顾忌。
    “奴婢糊涂!以前不懂这些,只知道听命行事。请殿下饶了奴婢,以后殿下就是奴婢的天,奴婢一定桩桩件件都听殿下的。”平安说起来有哭腔,其实也是可怜。
    从他的角度来说,他能怎么办呢?
    在这紫禁城里,他连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哪天死了也是死于权力相斗时的波浪。
    正如朱厚照要压刘瑾一样,这是东宫权力演变导致了他的下场。
    “按理说,你不交代,本宫应该取你性命,不过你嘴巴紧倒也算个优点。本宫这里,确实有一件要交代于你,这事儿不容易,完成之后我会让张永送你出宫,去别的地方……等日后……日后我再调你回来。”
    他想得等到他登基的时候。
    平安这时候也没有其他的心思了,以头杵地,向死而生,“请殿下示下!”
    朱厚照把张永召了过来,然后在他耳边低声嘱咐,
    张永身子一紧,
    若是以前的刘瑾说不定还会露出很好奇的神色,现在……还是一张死鱼脸。
    “殿下……这样的话……”
    “去吧,交代他。”
    张永面容很紧肃,叫平安看了也是一慌,这到底是个什么事儿?!
    办完了我还能活吗?
    ……
    ……
    午后,朱厚照去陪了一下自己的父皇。
    弘治皇帝每日辛苦的很,本来只有早朝,后来大臣建议要么再加个午朝,好嘛,那就再加个午朝。
    下午,大约三四点钟的时候,才能得一会儿空。
    从乾清宫回来的时候,他正好看到王鏊在东宫等自己。
    朱厚照心中一喜,过去行了个礼,“王先生。”
    “臣,见过殿下。”
    上次在乾清宫,王鏊本来也是和吴宽一起,想要奏请皇帝对太子出宫微服之事有个说法。
    只不过他看得多说的少。
    王鏊这个人,到底还是纯粹一些,皇太子当时说了很多为百姓的话,所以他始终无法不认可这样的太子。
    但说到底,也有几日没来了,相互之间好像有些尴尬的氛围。
    至少王鏊是这么觉得,
    当然,朱厚照还好。反正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回到暖阁里,
    他还把自己练了好多遍的一副字帖拿给王鏊看。
    太子的这幅认真,他王大人是亲眼所见。
    每次来东宫,都是请教什么问题,要么是字读不上,要么是章句不理解,现如今隔了几天,又把自己练习的字帖拿给他,请他评鉴。
    待他的态度还是和之前一样热情有礼,似乎完全不受那日的影响。
    王鏊这心里一时间酸楚难忍,感动和自责一并涌上心头。
    “殿下……”
    “怎么了?我写的没有进步?”
    他用的是没有进步这个词,因为现在不是说好坏的时候,水平在那儿,写的就是差。这又不是一两天下功夫就能做好的。
    “不,殿下自然有进步,况且……”王鏊使劲张目,忍着不落泪,然后说:“况且书法于殿下本就是小节,当年宋徽宗瘦金体也算是书法中的一代名家,可他昏庸无道,误国误民,葬送了万里江山。”
    说完,他才细看太子的写的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此句出自韩愈《师说》。
    “王先生的话自然有道理。本宫也不是要成为书法大家,只不过若以后都歪歪扭扭,皇家的脸面何在?到时候士人还说,是本宫的老师教得不好呢,那不是给您丢脸?”
    这话的意思,自然是认他王鏊为师。
    王鏊心中感慨,自己倒还不如孩子坦然豁达。
    “殿下言重了,能为殿下之师,那也是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