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33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总之朱厚照是花了很久的时间,和张皇后一点点的讲述其中的细节。
    而且,这游戏不限定人数,张皇后听了许久,有些蠢蠢欲动,便让几个太监宫女来凑数。
    “照儿是说多几个人一样能玩?”
    太子点头,“是了,等母后学会就知道了,人数越多越好玩儿的。”
    宫里不缺人,只是宫女们有些不敢,好在强烈要求下也就应着了。
    三个宫女,三个太监,加上他们母子俩,先搞一圈再说。
    刘瑾负责发牌。
    皇后拿到了两张牌,问:“这会儿我要干什么?”
    朱厚照又拿出一张纸,“母后,这是规则,哪种牌大我也都标明了。您看自己的牌,觉得大就跟,跟是要钱的,觉得小就扔,等待下一次机会。当然,母后也可以拿小牌吓唬我。”
    皇后白了他一眼,“你是母后的儿子,母后怎么会吓唬你?”
    “游戏嘛。”
    这游戏学会了还是有些乐趣的,不是单纯的翻开看你几点,我几点。
    这样几轮之后,朱厚照故意让她唬住一把,主动扔牌,皇后看自己一副烂牌竟然赢了,果然多了成就感。
    “这个好玩,比掷骰子有趣,这个要动脑子的。”
    朱厚照笑了笑,“太皇太后那边,母后也可以去教一教,太奶奶的日子过得热热闹闹,总归是我们尽一份孝心。”
    “太皇太后?”
    说的是弘治皇帝的奶奶,周氏。
    张皇后寻思了一下,“照儿有心了。”
    周太后从小抚养弘治皇帝长大,皇帝对她老人家是言听计从。
    实际上,弘治对家人都挺言听计从的。
    这家伙搁现代,就是婆婆和媳妇之间的老好人、受气包。
    “若是太奶奶觉得难了,照儿再教简单的,总归是要让她老人家高兴才是。”
    张皇后说:“有你这份孝心,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就该高兴了。”
    历史上,
    周太皇太后其实是比张皇后在某些方面要更贤明些。
    比如说亲戚,张、周两位都有亲戚,还都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张的选择是护短,周则是从大局考虑,希望皇帝能够妥善处理周家人的不法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
    周太皇太后是促成李广死于非命的重要推手。
    像是李广这种人,神神叨叨的,老说自己和神啊鬼啊有联系,又是会什么道家法术了,虽说玄乎像极了骗子,但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要真杀了他,皇帝如何能下决心?
    朱厚照神色如常,一边打牌一边答着张皇后的话,“母后说的是。这说起来,我还真有些想太奶奶了。对了,近来还总有大臣在儿臣那边说,李广营造太甚,是失德之举,如此下去恐遭上天惩戒,不过也有说这些营造是为了颂佛祈福,弄得儿臣都不知怎么办是好。倒是太奶奶也好佛、老,多年侍奉甚为谨慎,想来应该知道如何应对。”
    刘瑾是一直陪着的,他听下来知道才明白,原来太子是为此而来。
    第三十七章 吴大人的劫
    秋风萧瑟,满眼枯黄之景。哪怕刚添了冬意,也凉不掉王鏊王大人火热的心潮。
    从东宫出来后,他始终难以平复心情。
    相比起来,吴宽都平静的多。
    “……学宫之事,济之你要慎重。原本医学宫若能成,教出几个大夫倒也是利国利民之举。可老夫看济之的势头,是要把这天下的杂学都要囊括其中……这怕是有些不妥。”吴宽老先生对太子还是有些芥蒂,
    他始终不认为,一个有着仁厚、孝顺这样美德的太子,应该有那日那样一个表现和举动。
    太子七岁稚龄,便对批评、纠正之语反应的如此激烈,
    往后年岁渐长,地位日重,甚至登基为帝,到那个时候他还会听谁的?
    今日王鏊过来和他说了一大通什么‘要为天下不读书的人创办一座学宫’之事,其中好处不言而喻。
    太子之智也在其中彰显。
    但是吴宽想到那日在乾清宫,又想到今日王鏊的讲述……这些都表现出太子是个思维很独特,或者干脆说是比较奇怪的人。
    想法奇怪、还听不进批评……长此以往,不知道要把国家折腾成什么样子!
    客观来说,吴宽能有这番思虑也算是聪明且有点远见的人了。
    国家还真会被朱厚照给一顿‘折腾’。
    王鏊呢,
    本来是抱着为殿下当‘说客’来的,极力说了这学宫对大明朝未来的积极影响。却没想到得来一句吴宽得‘慎重’。
    “吴大人,下官不解,朝廷出钱、出人,为天下穷苦之人觅得一个谋生的手艺,这其中哪里需要慎重考虑?!”
    一间堂屋,吴宽坐主位,
    王鏊列在侧位。
    桌椅简洁,只有一杯茶水冒出弯弯蒸汽。
    吴宽端起来抿了一口,又瞧了瞧急切得王鏊。
    “太子之智尚能称奇,不过三代以来,有大智慧的先贤无数,术业有专攻这话也早已有之,难道就没有人想过同样得事嘛?依老夫所见倒也未必。然,为何至今此事未成,济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