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223节(2/3)
?”毛语文细长的眼睛眯起来,“然后让他写信约人。这帮人搞的很隐秘,实际上连基本的接头暗号都没有。以前是没查他们,现在这一查一个准。”
只是朝廷里还藏有这种污垢,确实是他没想到的。又或许是真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吧。
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海!
四日后,杨一清奉旨入宫。
今天午后,皇帝推掉了所有的事项,而且特命军机处,内阁,以及剩余各部尚书,大理寺、都察院主官全部到场,除非躺着不能动,否则不能缺席!
除此外,还有杨一清、杨尚义及周尚文等武将
皇帝龙椅面南,东西两列十几名大臣依次排列。
左边以杨一清为首,所站列的皆是武将。右边以李东阳为首,所站列的皆是文臣。
中间则是在工部找来的地图,摆在地面上,所展现的正是黄河‘几’字形左上角的那部分——河套平原。
几千年的历史过来,其实可以这样说一句。是否占据河套平原,是一个中原王朝强盛的标志。因为河套守不住,河西走廊就守不住,向南关中也受威胁,这么一柄尖刀抵在脖子上,你谈什么强盛?
皇帝给了刘瑾一个眼色,随后就有十数名宫女端着茶壶依次进来,热气腾腾的清茶在他们面前摆好。
之后这帮人出去,乾清宫的大门也就关上了,殿里面,除了皇帝与重臣,就只剩侍从室的几名记录人员和伺候的司礼监等人。
便是之后续茶,也是按时间来。
除此外,还有特殊之处。便是今儿这开场白还是由刘瑾来。
“各位阁老、尚书。收复河套既已列为国策,朝廷上下诸公没有不以国策为重的道理,今日朝议正是为此而设。各位皆可畅所欲言,务要讲清、讲透,务要求真、求实。便是因为朝廷一旦定计,则必有无数财力、人力投入其中,这,可来不得半点马虎。”
“朕再说一句刚刚刘瑾漏掉的。今日之议,是议朝廷从弘治十八年至正德三年如何收复河套的策略,不是在议该不该收复河套,各位爱卿可不要离题万里。否则朕说定个国策这样的话,岂不是成了笑话?”
“陛下。”杨一清首先开始,因为复套的奏疏就是由他上的,“臣可先说个总纲,以便陛下和众位同僚一观。所谓复套者,乃是要收复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狼山和阴山以南、长城以北这片广大区域。现如今在这里驻牧的是鞑靼蒙郭勒津部,此次花马池一战,蒙郭勒津损失惨重。但……”
“……臣于陕西为官二十余年,总制西北三镇也一年有余。微臣以为,有没有这次大胜,我大明国力都远甚于鞑靼,只是鞑靼军民一体,擅长骑射,来去如风,无可捉摸。大明劳师远征,他们早早遁去,等到我军退兵,他们又卷土重来,这才是边患严峻之处。”
朱厚照是能明白这种军队有多麻烦的,而且大明不止有北边要顾,还有东南、西南等等。而鞑靼人就盯着长城以南这片沃土。
“……所以复套其实是两层含义,一者,打得下;二者,守得住。陛下,”杨一清转身面向皇帝,“微臣并非夸下海口,若只是打下河套,驱逐鞑靼人北遁,臣一年便可实现。但驱逐并非歼灭,打下也不是守住,河套缺乏长城保护,贺兰山与狼山、阴山之间并不相连,也就是说鞑靼骑兵可来去自如,不断骚扰边境。这是最为艰难之处。”
“如此说来,河套乃四战之地,即便拿了下来,也年年有战事?”这话是杨廷和所问。
他并非反对复套,而是问出致命、关键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的确可以说四战之地,历史上来看,阴山和贺兰山这片区域战争就非常的多。因为这里是农耕和游牧的交界之处,军事上又特别重要,不围绕着它打,围绕着什么打?
“这世上……没有固若金汤的边防,也没有完美无缺的防线。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占了河套,有了良田、马场,朝廷便可养兵十万。十万兵,胜得过万里长城!”
乾清宫的大殿里忽然有中气十足的声音,力量上明显超过文臣。
朱厚照抬头一看,竟是周尚文出声!
这番话可回答杨廷和的疑问,也正合皇帝心意。
朱厚照忍不住笑起来,“男儿之志可冲天,彦章这话不错。朕以为,大明要改变一种思路,以往咱们总想着打下一个地方,然后守着它。这样做,人家当然来打你,因为你不会还手,不会打出去。有了河套之后,要改变这种局面,凭什么只能是他们的骑兵来,我大明的骑兵不能去么?寇可往,吾不可往?!”
李东阳说道:“守不守得住,那是打下来之后的事。就眼下而言,杨阁老,若是要收复河套,朝廷要花多少银子,出多少兵马?”
这个就是愁人的部分了。
“若论银两,微臣估计不下百万之数,若是论兵马,微臣恐再需一支大明骑兵!”
再需一支骑兵?
韩文的脸都要垮了,“杨阁老,你也知道,朝廷养这两万余人,是积攒了好几年的结果,仅是军马就已经让多处苑马场不堪重负。你是署理过马政的,应当知晓!”
“若是先调一万呢?
只是朝廷里还藏有这种污垢,确实是他没想到的。又或许是真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吧。
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海!
四日后,杨一清奉旨入宫。
今天午后,皇帝推掉了所有的事项,而且特命军机处,内阁,以及剩余各部尚书,大理寺、都察院主官全部到场,除非躺着不能动,否则不能缺席!
除此外,还有杨一清、杨尚义及周尚文等武将
皇帝龙椅面南,东西两列十几名大臣依次排列。
左边以杨一清为首,所站列的皆是武将。右边以李东阳为首,所站列的皆是文臣。
中间则是在工部找来的地图,摆在地面上,所展现的正是黄河‘几’字形左上角的那部分——河套平原。
几千年的历史过来,其实可以这样说一句。是否占据河套平原,是一个中原王朝强盛的标志。因为河套守不住,河西走廊就守不住,向南关中也受威胁,这么一柄尖刀抵在脖子上,你谈什么强盛?
皇帝给了刘瑾一个眼色,随后就有十数名宫女端着茶壶依次进来,热气腾腾的清茶在他们面前摆好。
之后这帮人出去,乾清宫的大门也就关上了,殿里面,除了皇帝与重臣,就只剩侍从室的几名记录人员和伺候的司礼监等人。
便是之后续茶,也是按时间来。
除此外,还有特殊之处。便是今儿这开场白还是由刘瑾来。
“各位阁老、尚书。收复河套既已列为国策,朝廷上下诸公没有不以国策为重的道理,今日朝议正是为此而设。各位皆可畅所欲言,务要讲清、讲透,务要求真、求实。便是因为朝廷一旦定计,则必有无数财力、人力投入其中,这,可来不得半点马虎。”
“朕再说一句刚刚刘瑾漏掉的。今日之议,是议朝廷从弘治十八年至正德三年如何收复河套的策略,不是在议该不该收复河套,各位爱卿可不要离题万里。否则朕说定个国策这样的话,岂不是成了笑话?”
“陛下。”杨一清首先开始,因为复套的奏疏就是由他上的,“臣可先说个总纲,以便陛下和众位同僚一观。所谓复套者,乃是要收复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狼山和阴山以南、长城以北这片广大区域。现如今在这里驻牧的是鞑靼蒙郭勒津部,此次花马池一战,蒙郭勒津损失惨重。但……”
“……臣于陕西为官二十余年,总制西北三镇也一年有余。微臣以为,有没有这次大胜,我大明国力都远甚于鞑靼,只是鞑靼军民一体,擅长骑射,来去如风,无可捉摸。大明劳师远征,他们早早遁去,等到我军退兵,他们又卷土重来,这才是边患严峻之处。”
朱厚照是能明白这种军队有多麻烦的,而且大明不止有北边要顾,还有东南、西南等等。而鞑靼人就盯着长城以南这片沃土。
“……所以复套其实是两层含义,一者,打得下;二者,守得住。陛下,”杨一清转身面向皇帝,“微臣并非夸下海口,若只是打下河套,驱逐鞑靼人北遁,臣一年便可实现。但驱逐并非歼灭,打下也不是守住,河套缺乏长城保护,贺兰山与狼山、阴山之间并不相连,也就是说鞑靼骑兵可来去自如,不断骚扰边境。这是最为艰难之处。”
“如此说来,河套乃四战之地,即便拿了下来,也年年有战事?”这话是杨廷和所问。
他并非反对复套,而是问出致命、关键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的确可以说四战之地,历史上来看,阴山和贺兰山这片区域战争就非常的多。因为这里是农耕和游牧的交界之处,军事上又特别重要,不围绕着它打,围绕着什么打?
“这世上……没有固若金汤的边防,也没有完美无缺的防线。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占了河套,有了良田、马场,朝廷便可养兵十万。十万兵,胜得过万里长城!”
乾清宫的大殿里忽然有中气十足的声音,力量上明显超过文臣。
朱厚照抬头一看,竟是周尚文出声!
这番话可回答杨廷和的疑问,也正合皇帝心意。
朱厚照忍不住笑起来,“男儿之志可冲天,彦章这话不错。朕以为,大明要改变一种思路,以往咱们总想着打下一个地方,然后守着它。这样做,人家当然来打你,因为你不会还手,不会打出去。有了河套之后,要改变这种局面,凭什么只能是他们的骑兵来,我大明的骑兵不能去么?寇可往,吾不可往?!”
李东阳说道:“守不守得住,那是打下来之后的事。就眼下而言,杨阁老,若是要收复河套,朝廷要花多少银子,出多少兵马?”
这个就是愁人的部分了。
“若论银两,微臣估计不下百万之数,若是论兵马,微臣恐再需一支大明骑兵!”
再需一支骑兵?
韩文的脸都要垮了,“杨阁老,你也知道,朝廷养这两万余人,是积攒了好几年的结果,仅是军马就已经让多处苑马场不堪重负。你是署理过马政的,应当知晓!”
“若是先调一万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