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284节(1/3)
于是乎王鏊、韩文、杨廷和、章懋、闵珪等受皇帝信任的大臣门槛都要被踏破了,各路官员都想把自己手中的事再多解释解释,最好是这些人能向皇帝再奏报一次。
但其实,能左右朱厚照的人也没有。
二十五日,
乾清宫又有圣旨见于邸报。
“来了来了!大朝会第一日议题:复套!”
京师南城正阳门外又建了一个两层且宽阔的酒楼,名水云间。京师南城越发热闹,商人看到此处商机,自然是先人一步在此开门做生意。
相比过去的玲珑酒楼,水云间建得更为宽阔、又不失精致,渐渐的成为京中权贵的新宠。而且与六部等朝廷主要衙门就隔了一个正阳门,很多消息在此处聚集。
但今日这复套的消息,并不为人所惊诧。
吃酒作乐的权贵公子一个大子儿都不赏给小二,还笑骂说:“满京城都知道的事要你说。想拿这个骗赏钱?”
小二哪里懂当官的事情,他只知道近来客多,且官位似乎都不小,说来说去都是三月一日的大朝会,便以为就是这个了。哪想碰了个壁。
第二天就聪明了,所以也不喊了。
是那些好事子弟自己惊呼,
“大朝会第二日的议题竟是河工!”
“什么?”
“竟非开海吗?”
……
二楼一群人相互之间分享震惊,看得边上的小二傻了眼,其中一人还扇了下自己的嘴巴,今天喊应该会有赏钱的吧?
……
“大朝会议题乃陛下钦定,复套是国策,当为第一议题。不过河工之议,确属意料之外。”
“有何意外?有诗云:彼甿居险所产薄,世世食此江之滨。朝廷遗使兴水利,嗟尔平轮与侧轮!百姓所赖皆于田土之间,治一河则利百姓万千。陛下一代明君,正当如此!”
“所言不虚!朝廷既议河工,则天下大熟可期!当浮一大白!”
“不错不错!圣君在位,盛世可期!”
边上的平头百姓听不懂诗,就听得懂治河、圣君,反正也总是好事,于是大多跟着高兴。
“看来皇上弄这大朝会还是个绝好的事儿?”
“说是有七天,七个议题,这才出来两个呢!”
这样一来,整个京城都被皇帝给吊起了胃口,后面五个究竟会是什么?
第三百一十八章 政治智慧
二月二十六日,清晨。
一片衣角掠过路边青草的露水,几道身影转廊庭而向正院,到了之后几人跪下,低头捧上一个木盒。
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胡须花白的老者,老者身边有一个青年人,模样倒与老者有几番相似。
青年人拿了木盒拆卸开来,将里面的一页宣纸取了出来。
老人家偏过眼神,念了其上的两字,“取仕。”
这有些奇怪。
因为宋、明两代的科举都是三年一次。譬如弘治十八年乙丑科之后,下一次就是正德三年戊辰科,和是不是有新君登基没有关系。皇帝登基之后有恩科,是清王朝为了笼络天下士子,所以想出来的主意。
因而此时的刘健是看不太明白的,但仔细一想,其实洪武四年、五年,永乐九年、十年都分别进行过连续的科举。
皇帝处处以先祖来要求自身,或许这也是比照太祖、太宗皇帝而做。
还好,加科取仕这事其实不难,毕竟文人也不会自断其根,若是皇帝都说了今年举行科举,结果哪个文人不同意,那天下的士绅怕是不知道要编造多少流言来让其身败名裂。
不过刘健也奇怪,既然此事不难,为何作为单独的议题?又如何占据一天的时间?
正思考间,下人来报,说宫里的公公来了。
刘健不敢托大,连忙起身去迎,既是宫里来人,必定是陛下的意思。
而到堂屋前的大院落一看,果然如此,来人不是其他,正是司礼监刘瑾!
“刘公公。”
“希贤公不必多礼。准备准备,接旨吧。”
刘健略有惊诧,这么一大早,怎么会有圣旨?而且昨天入宫述职,一点儿迹象都没有。
但不管如何,还是赶紧准备接旨的礼节,随后率家人行跪拜大礼。
刘瑾清嗓后,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光纂洪图,祗宁方夏,所赖箴予之阙,求人之瘼,遂以达上之泽,是承是籍。盖古所称陈古道、引大体、不举苟细者,今有其人焉。
尔山东布政使刘健,先皇祖拔尔于师言,先皇考遗予以正士。立正直忠厚之高标,运博大沉雄之峻采,昌言日进,戆气特闻,兢兢业业,待民以仁。
朕在朝而宝历初开,唯以小民永命,挟风霜于白笔,人歌至止之骢。摇山岳于铁肝,威揽澄清之辔。兹以覃恩,授尔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山东,锡之勅命。尔当兹重寄,殚忠竭力,毋得处事乖张,戕害生民!钦此!”
山东巡抚?
刘健没想到自己只到山东一年就立马升官。
“臣刘健,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希贤公,快请起吧。
但其实,能左右朱厚照的人也没有。
二十五日,
乾清宫又有圣旨见于邸报。
“来了来了!大朝会第一日议题:复套!”
京师南城正阳门外又建了一个两层且宽阔的酒楼,名水云间。京师南城越发热闹,商人看到此处商机,自然是先人一步在此开门做生意。
相比过去的玲珑酒楼,水云间建得更为宽阔、又不失精致,渐渐的成为京中权贵的新宠。而且与六部等朝廷主要衙门就隔了一个正阳门,很多消息在此处聚集。
但今日这复套的消息,并不为人所惊诧。
吃酒作乐的权贵公子一个大子儿都不赏给小二,还笑骂说:“满京城都知道的事要你说。想拿这个骗赏钱?”
小二哪里懂当官的事情,他只知道近来客多,且官位似乎都不小,说来说去都是三月一日的大朝会,便以为就是这个了。哪想碰了个壁。
第二天就聪明了,所以也不喊了。
是那些好事子弟自己惊呼,
“大朝会第二日的议题竟是河工!”
“什么?”
“竟非开海吗?”
……
二楼一群人相互之间分享震惊,看得边上的小二傻了眼,其中一人还扇了下自己的嘴巴,今天喊应该会有赏钱的吧?
……
“大朝会议题乃陛下钦定,复套是国策,当为第一议题。不过河工之议,确属意料之外。”
“有何意外?有诗云:彼甿居险所产薄,世世食此江之滨。朝廷遗使兴水利,嗟尔平轮与侧轮!百姓所赖皆于田土之间,治一河则利百姓万千。陛下一代明君,正当如此!”
“所言不虚!朝廷既议河工,则天下大熟可期!当浮一大白!”
“不错不错!圣君在位,盛世可期!”
边上的平头百姓听不懂诗,就听得懂治河、圣君,反正也总是好事,于是大多跟着高兴。
“看来皇上弄这大朝会还是个绝好的事儿?”
“说是有七天,七个议题,这才出来两个呢!”
这样一来,整个京城都被皇帝给吊起了胃口,后面五个究竟会是什么?
第三百一十八章 政治智慧
二月二十六日,清晨。
一片衣角掠过路边青草的露水,几道身影转廊庭而向正院,到了之后几人跪下,低头捧上一个木盒。
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胡须花白的老者,老者身边有一个青年人,模样倒与老者有几番相似。
青年人拿了木盒拆卸开来,将里面的一页宣纸取了出来。
老人家偏过眼神,念了其上的两字,“取仕。”
这有些奇怪。
因为宋、明两代的科举都是三年一次。譬如弘治十八年乙丑科之后,下一次就是正德三年戊辰科,和是不是有新君登基没有关系。皇帝登基之后有恩科,是清王朝为了笼络天下士子,所以想出来的主意。
因而此时的刘健是看不太明白的,但仔细一想,其实洪武四年、五年,永乐九年、十年都分别进行过连续的科举。
皇帝处处以先祖来要求自身,或许这也是比照太祖、太宗皇帝而做。
还好,加科取仕这事其实不难,毕竟文人也不会自断其根,若是皇帝都说了今年举行科举,结果哪个文人不同意,那天下的士绅怕是不知道要编造多少流言来让其身败名裂。
不过刘健也奇怪,既然此事不难,为何作为单独的议题?又如何占据一天的时间?
正思考间,下人来报,说宫里的公公来了。
刘健不敢托大,连忙起身去迎,既是宫里来人,必定是陛下的意思。
而到堂屋前的大院落一看,果然如此,来人不是其他,正是司礼监刘瑾!
“刘公公。”
“希贤公不必多礼。准备准备,接旨吧。”
刘健略有惊诧,这么一大早,怎么会有圣旨?而且昨天入宫述职,一点儿迹象都没有。
但不管如何,还是赶紧准备接旨的礼节,随后率家人行跪拜大礼。
刘瑾清嗓后,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光纂洪图,祗宁方夏,所赖箴予之阙,求人之瘼,遂以达上之泽,是承是籍。盖古所称陈古道、引大体、不举苟细者,今有其人焉。
尔山东布政使刘健,先皇祖拔尔于师言,先皇考遗予以正士。立正直忠厚之高标,运博大沉雄之峻采,昌言日进,戆气特闻,兢兢业业,待民以仁。
朕在朝而宝历初开,唯以小民永命,挟风霜于白笔,人歌至止之骢。摇山岳于铁肝,威揽澄清之辔。兹以覃恩,授尔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山东,锡之勅命。尔当兹重寄,殚忠竭力,毋得处事乖张,戕害生民!钦此!”
山东巡抚?
刘健没想到自己只到山东一年就立马升官。
“臣刘健,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希贤公,快请起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