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562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廷相已离开陕西了。”
    王炳表情不变,“王廷相离开陕西为什么要我应对?”
    这个晚上,王琼一无所获。他只感觉这京师的官场好像完全变了个样,变得他一点儿都不熟悉。
    他离开以后。
    王炳书房里走进来个年轻人,二十多岁模样,刚刚开始蓄起胡须,人微微的有些胖,看着还有几分憨厚,倒一点儿不似他的父亲。
    “爹,刚刚在外面撞见了德华公,他好像……兴致不是很高。”
    王炳一直低头在书写,“兴致不高?找死没有找到门路,不甘心吗?”
    “额……他不是刚刚转了陕西巡抚么?这是陛下委以重任的表现,何谈找死?”
    “那你怎么看?”
    “孩儿以为,王德华封疆重臣,他既有此心,咱们不妨结个善缘。况且,他说的王廷相之变,确实有几分道理。”
    “有个屁的道理。”王炳直接爆粗口,一到家他便开始这样,“杨应宁出身西北,当过陕西巡抚,力推兴复马政,后来总督三边,他这几十年官宦生涯一大半都在西北,天子动手解构他在西北的影响力是必然的事情,区别只在于时间而已。这算哪门子变?我再问你,王廷相能任陕西巡抚是为什么,你还记得?”
    他这儿子怔怔的,不过记忆力好似还行,“陕西恰逢泾阳、咸宁有百姓造反。”
    “那不就是了,王廷相再任陕西巡抚已是为了局势不得不为之举。物极必反,仅此而已。为什么都把杨应宁当做那般蠢笨之人,这么容易就得罪了陛下而招致变故?”
    “那既然如此,爹何必又再见这个王德华?”
    王炳叹气,他这个儿子是没什么天赋了,官场上特别需要敏感度,对政治的敏感度。
    若是旁人,他都懒得讲,但自家儿子说一点是一点,以后没有大的成就至少可以保命。
    “身在朝堂,这些事是不得不为。天子既有心要拆解杨一清,为父与王济之都得表现得配合。内阁之中,辅佐首揆是生存之道,威逼首揆也是生存之道。所以人人都说,行走于官场之上,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你明白吗?”
    小胖子摇头,眼神很真挚。
    王炳都叫他看愣了,一下子也没忍住自己的脾气,骂道:“滚回房读书!以后不要与此人走得太近!!”
    第六百零八章 重振大明国威!
    白天最热闹的皇宫,到了晚上又分外的安静。
    忙碌之后突然的安静其实会让人有些难以适应,严重的甚至会失眠。
    沐浴之后,朱厚照穿着白色绵软绸缎,身上再披一件毛绒外衣,这样其实就不冷了。因为要就寝,所以头发没有束,就这样随意披散着。
    当皇帝有一个好,就是哪里酸了、胀了,总不缺人揉按。
    皇帝这样和衣躺靠在软塌之上,几个宫女轮番伺候,边上则站着几名太监。
    这样的话,朱厚照的觉能好睡一些。
    “尤址。”
    “奴婢在。”
    “今晚,谁府上的人最少啊?”
    尤址低着脑袋,微微弯腰,“刚刚去问了一下,小王阁老的府上,最冷清。”
    朱厚照吸了吸鼻子,又揉了一下,心中闪过几个念头。王炳其实不是这样的人,但他这几年越发聪明,开始‘爱惜羽毛’了。
    这样的话,这个人就比较‘好玩’了,否则太不聪明,其实没什么意思。
    他有预感,王廷相调离陕西可能会在朝中引起一些微微的波澜,不过如果王炳这样沉得住气,其他人是不够份量能搅动什么的。
    这样的话,他心里又松下一口气。
    正德五年以及六年是很关键的两年。
    这两年不准备打仗,而是要好好的修炼内功,积攒国力。
    不管是严嵩在西南,还是周尚文在西北,只要局势没有剧烈的变动,那么就是维持现状。
    草原上先前火筛逃了回去,但至今仍未敢再次犯边。
    海上的威胁虽然在酝酿,单本身大明也需要一段准备期。
    所以这两到三年内,是难得的安稳时期。
    心里逐渐放松,他也就沉沉睡去了。
    三月八号,最后的关门时间。
    成国公并内阁四人坐在皇帝的暖阁里。
    “……之所以遣王琼和丰熙北上。直接缘由就是山西都指挥使作乱,这件事算是给朕、给朝廷提了一个醒,虽说现在只是九边清屯,但内地相邻卫所也有野心之辈。朕换人就是为了应对可能还有此类事,王琼、丰熙二人是极有经验的。”
    皇帝的话很有意思,极有经验?极有什么经验?是当初镇压那些反对开海的而积累的经验吗?
    不过天子要用人,内阁是没有插手的余地的。
    最会反对的人可能是杨一清,但他没那么大能耐,因为这两人一个关联着王鏊、一个关联着王炳,他屁股后的两个人都支持。
    “王、丰二人都是一时能臣,必不会辜负陛下圣意。不过浙闽两省,关乎海贸,也需能人接手才是。”
    王鏊这话叫王炳有一丝丝的在意。
    他在意的是皇帝怎么回,虽然王琼希望他的人能接手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