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572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慢的也把织绵、织布当做是种田之外的重要副业。
    杭州城里挂起了好多织机作坊,从最普通的织机工匠到经营作坊的大户、小户,街头巷尾的热闹景象已经将正德元年开海时的血迹擦洗的干干净净。
    巡抚衙门里传出了消息,杭州钞关取消、朝廷要建水师保护大明的商船……这些以往听着都有些科幻的说法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没有资格进衙门的小户们也派了人在门口探听消息,一听说是这样,满大街的家丁哄一下散开,随后各找各路,各回各家。
    “你说的可是真的?”
    一座平常的一进院落里,一个老人家扶着拐杖站起来。
    这家人姓宋,也有十多架织机,在这杭州城里不算小,当然,也不算大。
    “小的不敢撒谎,现在外面都传开了。”
    宋老头一辈子经验丰富,对于这种纯粹的好消息总是会怀疑,“那么建水师的银子呢?官府有没有让商人认捐?”
    禀报的小厮这下傻眼了,支支吾吾的,“这……倒没人说起。要不小的再去打听一下?”
    “好,你去你去。”
    宋老头的边上还站了一个他的孙女,二八年华,眼睛水灵灵的,皮肤特有江南女子的白皙和软嫩,给人一种非常干净的感觉。
    “爷爷的意思,官府是借此机会让商户出银子?”
    宋老头略有叹气,“只是说有这种可能。不过如果那些水师真的是保护商船的,认捐些银子倒也无妨,只怕最后这水师再向咱们收一回保护费。”
    话这样摊开来说,确实有些像官府以往的作风。
    “应当不至于……孙女听说圣上英明神武,绝对不会允许下面的官员这样胡乱作为。”
    “大明朝啊,大着呢,圣上是好心,但揣着坏心的人多的是,有的时候顾得了北边,便顾不了南边。不过操那等心也无用,朝廷既然鼓励丝纺经商,咱们这生意就还能做。现在一切都还好吧?”
    “爷爷放心,桑丝、匠户都一切正常。只要今年南洋公司还照常出海,那咱们的货也都卖得出去。只不过孙女觉得也不能一直就这么守着这十几台织机。”
    “你心倒是野。你爹要是能守住,我死也瞑目了,多少人连守都守不住。”
    姑娘名宋温雪,她生得一双黛眉,跳动起来有种智慧染出的锋利,“爷爷,孙女儿自从接手经营这织机作坊,便时时刻刻心都悬着。果不其然,正德四年的收益就照去年下降了两成,若是孙女儿经营不善倒也罢了,可大明南洋公司的收益也下降了,虽说现在还行,但这生意……总是有些令人担心。”
    “做生意就是这样,步步都不容易。不过又能怎么办?”
    “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咱们家织出的丝绸和别家不一样?”
    “什么意思?”
    宋温雪伸出素手从袖口里拿出个不一样的东西,“杭州城里也有海外来的人,听他们所说,那边的建筑、街道、城市都和大明不一样。那咱们可不可以织出一些他们更能接受的图案?”
    他们两人讨论的时候,刚刚出去探听消息的人也回来了。
    小厮气喘吁吁的,又过来回禀,“老爷,钞关取消肯定是真的,绝对错不了。至于筹建水师是否认捐,现在是自愿原则。官府不强制,不过也有人与老爷是一样的想法,主动认捐了。最多的是张佑容家,认捐了五千两银子。”
    宋老头嘀咕起来了,“自愿?”
    “嗯!是这样。”
    “啧。”
    这就讨厌了,别的家认捐,你说他们认捐不认捐?不认捐的话,到时候出了什么事情,官府不给你保护,那不是歇菜了。
    当然了,官府还是会说话的,这叫自愿,没人强制你。
    ……
    ……
    巡抚衙门里,章黎、梅可甲以及谷大用都在。
    他们是蛮开心的。
    “……商户反响热烈,主动纳捐,襄助朝廷。”章黎手中提着毛笔,笑着说:“这封奏疏就这样写如何?”
    梅、谷二人都觉得没什么问题,“陛下此番降下善政,商户们感念君恩,合情合理。”
    “接下来,便是今年的商船出海了。”
    现代人可能不理解,在风帆时代,人类要在大海上航行,一定要注意一个东西——季风。
    所以明朝的倭患很多都集中于三至五月,因为这个时候从日本出发可以借助季风抵达中国沿海,抢完一波之后,季节转换,风向改变,倭寇又能直接回去。
    对于贸易来说,大明现在的路线主要是两条,一条是在上半年这个时间段出海,往日本去,然后在冬季风向再改变时回来;
    另一条是在10月份,长江口以南开始吹东北季风,这个时候商船满载货物可以一路向南,甚至能够穿越马六甲海峡。等到来年的夏天开始刮西南季风的时候,就可以起航北上。
    所以再过两个月回来的船队,就是去年出去的。
    章黎将最后的字落笔,然后说:“这也是封报喜的奏疏,还是得快些递给陛下。至于接下来的事,平海伯,什么时候咱们去看看那两千料的宝船?有了商人纳捐以后,这银子便更加充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