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767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如何治理的,你且去瞧瞧他每日都在做些什么。”
    !!
    吕宋国王一听这话心都炸裂开来,如果大明皇帝陛下对他有什么意见,甚至要动他的话,那他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他马上屁股离了凳子,“三殿下,乱民闹事实属意外,也算……也算是我一时疏忽。所幸并未酿成大的灾祸……”
    “并未酿成大的灾祸?”载垚打断他的话,“你可知此次亡于乱军刀下的大明百姓便有一百余人?竟敢持刀残害上国之民,依本王看,吕宋一国上上下下并无上国,也无父皇。不然何至于生出这种事?!
    对了,此处离京师远,本王从京师出征时,朝中上下只知兵荒马乱之下,或有我大明百姓伤亡。可具体的数字朝中并不知晓。
    然而这些最后都是要上报皇上的。吕宋王,这一百多人死伤的消息传到宫里,谁也不知会有什么反应。现在可不是你说漂亮话的时候!”
    苏莱曼二世也是没办法,
    名义上,他确实认了天朝为上国。
    实际上,大明又有两万雄兵驻于岛上。
    而且其中不少配有火枪利器,那些个令他头疼的叛军都被天军一扫而空,你说他能怎么办?
    “三殿下,此次乱兵害了上国子民一事,便算是小王的罪过,要怎么处置,三殿下只管开口,只要小王能做到,必定不会皱一丝眉头。说起来,一百余人……确实是多了些……”
    说着他向朱凤投去求助的目光,“朱部堂,您看……这……”
    朱凤一激灵,“莫说三殿下在此,就是三殿下不在,事实如何本就该向皇上具折陈奏,是一百二十七人,那就是一百二十七人。欺君,那可是死罪!”
    载垚看火候也差不多了,挥了挥手,“行了。吕宋王,这事父皇必定是计较的,哪有圣明君主不在意子民生死的?因而到时候真有什么怒火降下,你也只能受着。不过,我中原上国一向宽仁,况且,此事是叛军所为,与你确实无关。”
    “对对对,三殿下说得对,上国子民来到吕宋,小王一向是善待有加,从来不曾加害一人。”
    “依本王对父皇的了解,你现在所要做的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想尽办法抓到叛军的首领阿贝及其从属,不等父皇发火,先把这些人犯送上去,这也总算是你的心意,父皇的火便能消去三分。”
    苏莱曼点了点头,“三殿下放心,此事已经在做了。”
    “第二,你得想办法保证今后不能再有类似的事了,”载垚微微前倾,说道:“你说你头一回是疏忽、是出了叛贼,可第二次要怎么解释?”
    “这……”吕宋王又拱手,“还请三殿下明示。”
    一边的朱凤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三殿下还是有些手段的。
    其实也怪这苏莱曼二世昏庸无道。
    这家伙不顾自己治下之民的死活,没志气、也没才能。整个吕宋国属于是主弱臣庸。
    他只要自己快活,王位不失,其他的压根不管。
    不然,又怎么会有其他部落跟着阿贝来反他?
    “好,”载垚一拍大腿,“吕宋岛这个地方,本王看了,其实应该是个富饶的地方。可惜你们地处偏僻,国土狭小,隔绝于外,不知道我天朝各式各样的好东西。
    为了不浪费这么个好地方,数万大明百姓不辞辛劳来到这里垦荒,出产的粮食能让更多的百姓摆脱饥饿,这份苦劳,你得认啊。
    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呢,面对这样大片的荒地,便是垦荒、筑堡,一点儿一点儿的干,一年一年的干。同样的,总有一天这里也会变成沃野千里的宝地。到时候百姓富足,人人吃饱,自然没有人愿意当叛军。国家的税赋也会增长,你是这里的国王,必定会拥有更多的财富。
    这样一来,大明朝廷与百姓得利,你吕宋王和吕宋百姓也得利,如此一举四得,岂不更好?
    所以本王的想法很简单,本王要迁移更多的人进入吕宋,沿着马尼拉弯向北垦荒,沿途筑造城堡,形成防守之势,以备不测。
    在垦荒的过程中,吕宋的百姓可以跟随我上国之民学习种植、筑城等各种方法、技术。吕宋是大明的藩属国,不管要学什么我们都愿意。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便是将吕宋岛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朱凤在谈条件还有些收着。
    载垚实在没这个顾虑,他自小身在皇室,居高临下惯了,而且藩属国……
    在他的概念里就是臣子国,他是皇子,肯定说什么就要是什么。
    实际上,他是忽略了朱凤这个手握两万大兵的总督的作用。
    现在按照他的说法,大明就是步步蚕食这片土地。
    道理很简单,大明的百姓垦荒得到的土地,难道还能是旁人的了?他敢来这里收一粒稻米的税,就算他胆子大。
    同样,大明人在这里都筑上城堡了,那这些土地还有他们什么事?
    苏莱曼二世脸色白兮兮的,他为难道:“三殿下,这能不能加个条件?”
    “你说。”
    “就是……王城附近和一些有主的土地,还是不要垦荒。否则两方相争,很容易引发斗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