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198节(1/3)
这方面培训的内容其实并不多,也不复杂,李善首先大略将伤科的用处介绍后,仔仔细细的针对战场上每一类伤势讲解对应的诊治模式。
对这种完全和这个时代不同的医学,那些学生以及那些医者哪里有那么容易接受……而在没有高度显微镜的情况下,李善没办法,也懒得和那些人掰扯。
索性……你只需要照本宣科,不需要你刨根问底。
教室后面的医者听了一阵后,开始低低议论,一位老者扯了扯一旁的老人,“大兄,当日如何诊治?”
老人目不转睛的盯着李善,随口道:“不知内情,只言用了秘药……”
问话的这位是隋唐名医甄立言,答话的这位老人是其长兄甄权,均是久誉盛名的医者,去年李唐重建太医署,将这两位召至长安……后者还曾在武德四年被李世民征召随军。
数月前李渊亲自点名甄权诊治平阳公主,也就是这位言平阳无救,惹得李渊大怒,扬言杀之。
上面的李善拿出手术刀,在人体模型上比比划划,视线扫了扫后面……那些老头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李善还想着这些老家伙会不会找麻烦……结果几堂课下来,楞是没找到打脸的机会。
对人体结构如此了如指掌,肯定是大量接触了尸体……李善以为这会惊世骇俗,医者会骂什么法理不容,但没想到,刚才还在小声议论的医者聚精会神的听着,耳朵都竖起来了。
所谓的尸体解剖,如果是明清时代难说的很,但在隋唐,并不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至少这些医者都心里有数,李善的讲解对自己不无裨益。
一堂课下来,李善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下面三十多个学生……大部分懵懂,只有五六个能清楚的回答。
李善有些沮丧……这学习效率,简直了!
好吧,只能安慰自己,本就想培训一些护工而已,听不懂只知道照本宣科也不错。
李善计划整个培训阶段大约两个月左右……其实主要还是观念的改变,这也是他为什么宁可找些都不识字的农家子,也不愿意用太医署现成的学生的原因。
但让他想不到的是,下课之后,倒是那些须发花白的老者挤上来,问东问西,言语中无斥责,而满是好奇,大部分问题问的有点让人捧腹,但也有几个问题问的很有点意思。
李善就站在人体模型边,手术刀比比划划,随口答着,嘴皮子上下翻飞。
甄权指着人体模型的线条,“这是经脉?”
“不,是血管。”李善啧啧了两声,中医、西医的分歧太大了。
甄权微微颔首,专注的盯着那些线条,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李善当然不知道,这位甄权就是大名鼎鼎的《明堂人形图》的作者。
甄权隐隐感觉得到,这位李郎君虽然年少,不通诊脉,少读医书,但所学的医术自成体系,脉络分明。
讲解了好久,略微歇息,甄立言迫不及待的问:“李郎君当日诊治平阳公主,据闻是用了秘药?”
“三弟!”甄权低喝了声,这等医家秘药如何能随意探问。
“不碍事。”李善笑道:“的确是秘药,但实是九死一生。”
“此等药,一来只能治疗外伤导致毒入骨髓,二来此药实是毒药,以毒攻毒,十不存一。”
顾盼左右,李善笑道:“不可外泄,非为守密,实是外泄,只怕流毒天下。”
众人有的颔首,有的打圆场,也有的面色平淡,李善笑着说:“平阳公主如此快痊愈,在下略有微功,但太医署众位名医亦有功……”
花花轿子大家抬嘛,李善诊治平阳公主,好几位名医因此活命,而李善愿意分功,而且还不会抢大家饭碗,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又讲解了好一阵儿后,眼看着要到中午了,李善邀众人齐去东山酒楼……虽然未入太医署任职,但也算是同僚了。
甄立言叹道:“岭南医术,亦有可取之处,李郎君名不虚传。”
李善连连谦虚,一旁的略为年轻的医者小声介绍。
“原来是太常丞。”李善有些惊讶,太常丞是太常卿的副手,地位说不上多高,但不限于太医署。
不过最让李善惊讶的是,这位太常丞最擅长治的是寄生虫病,什么让人服雄黄,然后病人吐出几条虫……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其实这位太常丞在历史上名气不小,李善的死对头杜淹重病,甄立言奉李世民之命诊治,言其十一日必死……然后第十一天,杜淹就挂了。
众人刚绕过新舍,猛地听见暴烈的呼和声传来,太医署的大院内,两条大汉正在徒手相搏,口中狂呼,青筋毕露。
第二百九十二章 只许胜
太医署是去年才复设的,场地不小,但颇为空旷,两条大汉相搏,十多人在边上围观,李善瞄了几眼,大都是自己的亲卫,其中好几个鼻青脸肿的。
不过李善没先去管他们,而是看向了外围遥遥相望的柴绍,“姐夫怎的来太医署了?”
一般情况下,柴绍这等十二卫大将军不会来太医署,就算有事,也不过去太医署的上级机构太常寺,所以自然是来寻李善的。
“今日圣人正式
对这种完全和这个时代不同的医学,那些学生以及那些医者哪里有那么容易接受……而在没有高度显微镜的情况下,李善没办法,也懒得和那些人掰扯。
索性……你只需要照本宣科,不需要你刨根问底。
教室后面的医者听了一阵后,开始低低议论,一位老者扯了扯一旁的老人,“大兄,当日如何诊治?”
老人目不转睛的盯着李善,随口道:“不知内情,只言用了秘药……”
问话的这位是隋唐名医甄立言,答话的这位老人是其长兄甄权,均是久誉盛名的医者,去年李唐重建太医署,将这两位召至长安……后者还曾在武德四年被李世民征召随军。
数月前李渊亲自点名甄权诊治平阳公主,也就是这位言平阳无救,惹得李渊大怒,扬言杀之。
上面的李善拿出手术刀,在人体模型上比比划划,视线扫了扫后面……那些老头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李善还想着这些老家伙会不会找麻烦……结果几堂课下来,楞是没找到打脸的机会。
对人体结构如此了如指掌,肯定是大量接触了尸体……李善以为这会惊世骇俗,医者会骂什么法理不容,但没想到,刚才还在小声议论的医者聚精会神的听着,耳朵都竖起来了。
所谓的尸体解剖,如果是明清时代难说的很,但在隋唐,并不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至少这些医者都心里有数,李善的讲解对自己不无裨益。
一堂课下来,李善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下面三十多个学生……大部分懵懂,只有五六个能清楚的回答。
李善有些沮丧……这学习效率,简直了!
好吧,只能安慰自己,本就想培训一些护工而已,听不懂只知道照本宣科也不错。
李善计划整个培训阶段大约两个月左右……其实主要还是观念的改变,这也是他为什么宁可找些都不识字的农家子,也不愿意用太医署现成的学生的原因。
但让他想不到的是,下课之后,倒是那些须发花白的老者挤上来,问东问西,言语中无斥责,而满是好奇,大部分问题问的有点让人捧腹,但也有几个问题问的很有点意思。
李善就站在人体模型边,手术刀比比划划,随口答着,嘴皮子上下翻飞。
甄权指着人体模型的线条,“这是经脉?”
“不,是血管。”李善啧啧了两声,中医、西医的分歧太大了。
甄权微微颔首,专注的盯着那些线条,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李善当然不知道,这位甄权就是大名鼎鼎的《明堂人形图》的作者。
甄权隐隐感觉得到,这位李郎君虽然年少,不通诊脉,少读医书,但所学的医术自成体系,脉络分明。
讲解了好久,略微歇息,甄立言迫不及待的问:“李郎君当日诊治平阳公主,据闻是用了秘药?”
“三弟!”甄权低喝了声,这等医家秘药如何能随意探问。
“不碍事。”李善笑道:“的确是秘药,但实是九死一生。”
“此等药,一来只能治疗外伤导致毒入骨髓,二来此药实是毒药,以毒攻毒,十不存一。”
顾盼左右,李善笑道:“不可外泄,非为守密,实是外泄,只怕流毒天下。”
众人有的颔首,有的打圆场,也有的面色平淡,李善笑着说:“平阳公主如此快痊愈,在下略有微功,但太医署众位名医亦有功……”
花花轿子大家抬嘛,李善诊治平阳公主,好几位名医因此活命,而李善愿意分功,而且还不会抢大家饭碗,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又讲解了好一阵儿后,眼看着要到中午了,李善邀众人齐去东山酒楼……虽然未入太医署任职,但也算是同僚了。
甄立言叹道:“岭南医术,亦有可取之处,李郎君名不虚传。”
李善连连谦虚,一旁的略为年轻的医者小声介绍。
“原来是太常丞。”李善有些惊讶,太常丞是太常卿的副手,地位说不上多高,但不限于太医署。
不过最让李善惊讶的是,这位太常丞最擅长治的是寄生虫病,什么让人服雄黄,然后病人吐出几条虫……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其实这位太常丞在历史上名气不小,李善的死对头杜淹重病,甄立言奉李世民之命诊治,言其十一日必死……然后第十一天,杜淹就挂了。
众人刚绕过新舍,猛地听见暴烈的呼和声传来,太医署的大院内,两条大汉正在徒手相搏,口中狂呼,青筋毕露。
第二百九十二章 只许胜
太医署是去年才复设的,场地不小,但颇为空旷,两条大汉相搏,十多人在边上围观,李善瞄了几眼,大都是自己的亲卫,其中好几个鼻青脸肿的。
不过李善没先去管他们,而是看向了外围遥遥相望的柴绍,“姐夫怎的来太医署了?”
一般情况下,柴绍这等十二卫大将军不会来太医署,就算有事,也不过去太医署的上级机构太常寺,所以自然是来寻李善的。
“今日圣人正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