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709节(1/3)
而“神武”指的就是高欢,不管是什么原因,高欢最终谅解了长子高澄,并且对出轨的郑大车宠爱依旧,后者郑大车还为其生了个儿子……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的种。
显然,高欢忍得了,但李渊忍不了……更别说就在今年,他已经遭受了薛婕妤有孕的惨事。
“无父无君之辈,岂能君临天下?”李渊冷笑道:“就算得势,也难逃横遭不测之祸!”
高欢死后,高澄当国,最终在篡位登基之前被刺身亡……李渊这话的意思是恨不得李建成这个长子被刺杀。
殿内再次寂静下来,只听得到李渊沉重的喘息声,废太子是肯定的,但怎么操作是个大问题。
首先确定的是,这件事要隐下来,不能透露出去,薛婕妤一事已然让李渊蒙羞了,虽然知晓内情的人并不多,但张婕妤这件事透露出去,那就是脸都丢尽了。
李渊思索片刻后看向苏制,“不会被察觉吧?”
“臣小心隐秘,只将内侍省下属的掖庭局丞两人扣押,并未有其他动作。”苏制用确凿的口吻低声道:“理应不会东宫查探。”
其次就是不能惊动东宫,不然太子必有异动,鱼死网破,李渊在心里盘算了下,有些后悔自己的动作太慢了,如果已经强令东宫解散长林军,现在也没多少麻烦了。
当时李渊刚刚从仁智宫回京,突厥南侵已经有了苗头,所以为了不引起内乱才没有强令,否则长林军被解散,东宫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李建成不会坐以待毙,不管如何,必然是一场内乱……而当时已经确认,突厥将会大举南侵。
李渊越想越是后悔,如果二郎还在京中那就好了……但他自己也知道,如果不是查探到了这件事,二郎入军是最合适的。
“召尉迟……”
说到一半李渊就住了嘴,召尉迟恭率兵入京是最简单有效的,但太子不是傻子,东宫虽然不像天策府那般遍地英杰,但也不缺乏能人,一旦察觉,长林军可就在禁苑内。
想到这,李渊忍不住斜眼瞥了眼万宣道,眼中满是冰寒,这厮给自己出了好大的难题!
自己甚至不能调换玄武门的守将,也不能没有适当理由的出京……这种异常,东宫必然警觉,很容易就会摸到这件事上,接下来肯定是鱼死网破、玉石俱焚。
但李渊很清楚,自己不能没有任何动作,虽然苏制动作小,但时间一长,难免被东宫发现异常,到那时候,东宫有长林军,自己依仗北衙禁军,双方胜负还真得挺难说的。
“召柴绍……不,召魏嗣王觐见。”李渊顿了顿,突然又改变了主意,“不,不!”
苏制心里有些惋惜也有些庆幸,计划出了下差错,先后顺序也有问题,但陛下终究没有召见柴绍……不过也在情理之中,召见柴绍,那北衙禁军肯定是要做出调整的,东宫那边立即就会发现。
可惜没有召见魏嗣王李怀仁,不然这位进了长安就不用再想着回去了,似乎裴公最关注的就是这位了。
李渊来回踱步良久,最终才下定决心,“召益都县公觐见。”
益都县公段偃师,前隋任太原郡司法参军,是李渊正儿八经的嫡系,随晋阳起兵,私人关系也极为亲密,而且与裴寂不同,并没有投入东宫,长期在外任职。
最关键的是,段偃师的长子段志玄是秦王李世民的嫡系心腹大将,这个人选,是秦王肯定能信任的,而李怀仁就未必了,而且李怀仁也很难节制尉迟恭。
“是。”苏制应了声退下,心想裴公真是神算,陛下真的最终选择了密召秦王回京。
哎,苏制是不懂的,但裴世矩懂啊,想必头上绿油油的陛下最信任的只有同样头上绿油油的亲王了。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暗牌
承天门大街上,裴世矩缓缓的踱步,作为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提前下衙并不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
一直踱步到朱雀门,后方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裴世矩停下脚步,侧头看了眼,益都县公段偃师神色肃穆的快步而去。
裴世矩盯着段偃师离去的背影,缓缓出了朱雀门,上了马车,不一会儿,有消息送来……段偃师快马加鞭,径直出了长安。
果然如此,裴世矩略为松了口气,陛下果然选择了最为稳妥的法子,召秦王回京。
陛下是不敢有所妄动的,否则惊动了东宫,就可能玉石皆焚,但只要秦王回京,就能轻而易举的破解所有的困境,一切都能尘埃落定。
但就如今河东的战局,秦王会携大军回京吗?
刘弘基苦苦守御霍邑,若是援军不至,突厥主力越过雀鼠谷,那晋州的失陷就难以避免,裴世矩不觉得秦王会如此不智,而且按照行军速度来判断,秦王如今在哪儿不太好确定,但唐军步卒主力应该正在渡河,而骑兵应该已经渡河了,甚至部分骑兵已经北上入晋州了。
陛下肯定是急召秦王回京,难道秦王会反过来将骑兵再运送回关内?
那要耗费多少时间?
而且也肯定不会携步卒回京,最大的可能是秦王携身边数百亲卫迅速回京。
做出这样的判断还有一个原因,裴世矩看得很清楚,秦王其人,勇于任事,有雄心壮
显然,高欢忍得了,但李渊忍不了……更别说就在今年,他已经遭受了薛婕妤有孕的惨事。
“无父无君之辈,岂能君临天下?”李渊冷笑道:“就算得势,也难逃横遭不测之祸!”
高欢死后,高澄当国,最终在篡位登基之前被刺身亡……李渊这话的意思是恨不得李建成这个长子被刺杀。
殿内再次寂静下来,只听得到李渊沉重的喘息声,废太子是肯定的,但怎么操作是个大问题。
首先确定的是,这件事要隐下来,不能透露出去,薛婕妤一事已然让李渊蒙羞了,虽然知晓内情的人并不多,但张婕妤这件事透露出去,那就是脸都丢尽了。
李渊思索片刻后看向苏制,“不会被察觉吧?”
“臣小心隐秘,只将内侍省下属的掖庭局丞两人扣押,并未有其他动作。”苏制用确凿的口吻低声道:“理应不会东宫查探。”
其次就是不能惊动东宫,不然太子必有异动,鱼死网破,李渊在心里盘算了下,有些后悔自己的动作太慢了,如果已经强令东宫解散长林军,现在也没多少麻烦了。
当时李渊刚刚从仁智宫回京,突厥南侵已经有了苗头,所以为了不引起内乱才没有强令,否则长林军被解散,东宫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李建成不会坐以待毙,不管如何,必然是一场内乱……而当时已经确认,突厥将会大举南侵。
李渊越想越是后悔,如果二郎还在京中那就好了……但他自己也知道,如果不是查探到了这件事,二郎入军是最合适的。
“召尉迟……”
说到一半李渊就住了嘴,召尉迟恭率兵入京是最简单有效的,但太子不是傻子,东宫虽然不像天策府那般遍地英杰,但也不缺乏能人,一旦察觉,长林军可就在禁苑内。
想到这,李渊忍不住斜眼瞥了眼万宣道,眼中满是冰寒,这厮给自己出了好大的难题!
自己甚至不能调换玄武门的守将,也不能没有适当理由的出京……这种异常,东宫必然警觉,很容易就会摸到这件事上,接下来肯定是鱼死网破、玉石俱焚。
但李渊很清楚,自己不能没有任何动作,虽然苏制动作小,但时间一长,难免被东宫发现异常,到那时候,东宫有长林军,自己依仗北衙禁军,双方胜负还真得挺难说的。
“召柴绍……不,召魏嗣王觐见。”李渊顿了顿,突然又改变了主意,“不,不!”
苏制心里有些惋惜也有些庆幸,计划出了下差错,先后顺序也有问题,但陛下终究没有召见柴绍……不过也在情理之中,召见柴绍,那北衙禁军肯定是要做出调整的,东宫那边立即就会发现。
可惜没有召见魏嗣王李怀仁,不然这位进了长安就不用再想着回去了,似乎裴公最关注的就是这位了。
李渊来回踱步良久,最终才下定决心,“召益都县公觐见。”
益都县公段偃师,前隋任太原郡司法参军,是李渊正儿八经的嫡系,随晋阳起兵,私人关系也极为亲密,而且与裴寂不同,并没有投入东宫,长期在外任职。
最关键的是,段偃师的长子段志玄是秦王李世民的嫡系心腹大将,这个人选,是秦王肯定能信任的,而李怀仁就未必了,而且李怀仁也很难节制尉迟恭。
“是。”苏制应了声退下,心想裴公真是神算,陛下真的最终选择了密召秦王回京。
哎,苏制是不懂的,但裴世矩懂啊,想必头上绿油油的陛下最信任的只有同样头上绿油油的亲王了。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暗牌
承天门大街上,裴世矩缓缓的踱步,作为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提前下衙并不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
一直踱步到朱雀门,后方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裴世矩停下脚步,侧头看了眼,益都县公段偃师神色肃穆的快步而去。
裴世矩盯着段偃师离去的背影,缓缓出了朱雀门,上了马车,不一会儿,有消息送来……段偃师快马加鞭,径直出了长安。
果然如此,裴世矩略为松了口气,陛下果然选择了最为稳妥的法子,召秦王回京。
陛下是不敢有所妄动的,否则惊动了东宫,就可能玉石皆焚,但只要秦王回京,就能轻而易举的破解所有的困境,一切都能尘埃落定。
但就如今河东的战局,秦王会携大军回京吗?
刘弘基苦苦守御霍邑,若是援军不至,突厥主力越过雀鼠谷,那晋州的失陷就难以避免,裴世矩不觉得秦王会如此不智,而且按照行军速度来判断,秦王如今在哪儿不太好确定,但唐军步卒主力应该正在渡河,而骑兵应该已经渡河了,甚至部分骑兵已经北上入晋州了。
陛下肯定是急召秦王回京,难道秦王会反过来将骑兵再运送回关内?
那要耗费多少时间?
而且也肯定不会携步卒回京,最大的可能是秦王携身边数百亲卫迅速回京。
做出这样的判断还有一个原因,裴世矩看得很清楚,秦王其人,勇于任事,有雄心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