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1/3)
何况霍善还把他们昨天没吃完、带着出门充当干粮的月饼切开分给周围的小朋友吃。
月饼这种糖油充足的东西,对农家小孩来说可都是稀罕物。
别说这些小孩儿了,便是大人也没尝过这么好的吃食。
可惜不好意思抢。
只有平时和孩子亲的大人才能沾光尝上一口!
霍去病当天回了军营,霍善却在江对岸多待了几天,表面上说的是想深入了解南边三县的情况,实际上每天在研究怎么吃光江对岸的好吃的。
要论做法,沙羡这边确实没什么新意,不过胜在食材丰富,有许多霍善在北边没见过的好东西。
比如李时珍告诉他,这地方有一种武昌鱼可有名了,三国时期的孙权一度迁都武昌(也就是鄂县)一带,经常赐武昌鱼给群臣享用。
弄得朝臣们非常不满,他们都不喜欢这种直面危险的地方(出了都城就是大江),万一曹魏半夜渡江打过来怎么办。
何况他们大多都是江东人,祖上都住在建业那一带,怎么乐意跟着孙权离乡背井定居武昌?
所以当时流行着这么一首童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霍善听了李时珍的介绍,就问李时珍武昌鱼是什么鱼,他要尝尝孙权也喜欢吃的鱼。
虽然不知道孙权是什么人,但是听说他是三国鼎立中的一国之主,想必一国之主喜欢吃的鱼肯定很好吃吧!
不知跟陈胜鱼比口感如何?
可惜李时珍也被他问住了,因为他一个湖北人也不太清楚孙权吃的到底是哪种武昌鱼,毕竟三国距离明朝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他哪里瞧得孙权吃的啥?
倒是有不少鱼贩子爱说自己卖的是武昌鱼,李时珍环游大明的时候去过武昌一带,见过的“武昌鱼”不下十种。
李时珍只能给他讲了其中几种比较好吃的。
霍善表示自己有办法,等他们抓到鱼以后就给诸葛亮看,让诸葛亮有空问问孙权他爱吃的具体是哪一种。
听说诸葛亮时不时要跟他哥哥诸葛瑾通信的,顺便问一问不就得了!
李时珍:?
震惊,蜀汉丞相诸葛亮与孙吴皇帝孙权通信,竟是为了问孙权“你爱吃的是这种圆头鱼,还是这种扁头鱼”?!
这说出去谁能信。
李时珍虽然经常看热闹不嫌事大,但还是很有良心地劝霍善放弃这种想法。
人诸葛亮愁着北伐已经够忙了,你就别去给人家增加麻烦了。万一有人拿这事做文章,说他私通孙吴怎么办?
霍善听说后果可能这么严重,很快便放弃这么个想法,继续找李长生分享他刚听来的食材或者吃法。
秋收过后,各项生产安排就要陆续落实下去了,太守府也第一次发出征调徭役的命令。
不过比起以前的徭役,这次临时征调是包吃的,为了包吃还雇佣不少妇人前来做饭,给这些服役的家庭多添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至于钱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豪强富户那儿薅来的。这些人想要竞标造纸项目和制糖项目,就得缴纳标金以及签署一系列细致的契约。
霍光他们把这项工作落实得十分细致,并且做好了要是有人违约就直接拿他们开刀,正好宰几个肥羊过大年。
结果令人失望的是,这些家伙压根不打算作妖,不仅踊跃参与竞标,掏出的钱比他们预想中还多得多。
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要是好好做事就能赚大钱,而一作妖就家财不保,谁会傻傻地往枪口上撞?
没看到他们陛下这几年起用了那么多心狠手辣的酷吏吗?
他们陛下正缺钱呢!
与其挺而冒险,还不如主动掏点钱出来消灾。
而且这买卖也不亏啊,他们这位小太守拿出来的造纸和制糖两样技术都是别处学不到的,只要他们抢先一步,绝对能赚得盆满钵满。
入了九月,地里的粮食都快收完了,各地晒谷的晒谷,酿酒的酿酒,腊鱼肉的腊鱼肉,处处都是一副热火朝天景象。
经过两个多月的忙碌,将士们也已经井然有序地建立起环云梦泽而设的军屯。
广义的云梦泽并不特指哪一处湖泊,它是江夏郡与南郡境内各处水泽的统称,不少区域和长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光是毗邻西陵和安陆的那一大片水域就足够用来练兵了。
随着军屯的事落实下去,霍去病的空闲也终于多了起来。
这日傍晚霍去病亲自收了两笼肥美的秋蟹,准备第二天带去给李长生做霍善心心念念的蟹酿橙。
夜里霍去病却睡得不太安稳,到半夜他猛地从睡梦中惊醒,睁开眼睛看着随风飘拂的纱帐。
过了许久,霍去病才坐起身来。
后背湿了一大片。
外面淅淅沥沥地下起了秋雨,带来秋末透骨的寒意。
霍去病缓缓舒出一口气。
这一年的九月,在霍善窥见的那个“未来”里是他……病故的日子。
但这次会不一样。
第161章
霍善每天都数着日子, 看看休沐日什
月饼这种糖油充足的东西,对农家小孩来说可都是稀罕物。
别说这些小孩儿了,便是大人也没尝过这么好的吃食。
可惜不好意思抢。
只有平时和孩子亲的大人才能沾光尝上一口!
霍去病当天回了军营,霍善却在江对岸多待了几天,表面上说的是想深入了解南边三县的情况,实际上每天在研究怎么吃光江对岸的好吃的。
要论做法,沙羡这边确实没什么新意,不过胜在食材丰富,有许多霍善在北边没见过的好东西。
比如李时珍告诉他,这地方有一种武昌鱼可有名了,三国时期的孙权一度迁都武昌(也就是鄂县)一带,经常赐武昌鱼给群臣享用。
弄得朝臣们非常不满,他们都不喜欢这种直面危险的地方(出了都城就是大江),万一曹魏半夜渡江打过来怎么办。
何况他们大多都是江东人,祖上都住在建业那一带,怎么乐意跟着孙权离乡背井定居武昌?
所以当时流行着这么一首童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霍善听了李时珍的介绍,就问李时珍武昌鱼是什么鱼,他要尝尝孙权也喜欢吃的鱼。
虽然不知道孙权是什么人,但是听说他是三国鼎立中的一国之主,想必一国之主喜欢吃的鱼肯定很好吃吧!
不知跟陈胜鱼比口感如何?
可惜李时珍也被他问住了,因为他一个湖北人也不太清楚孙权吃的到底是哪种武昌鱼,毕竟三国距离明朝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他哪里瞧得孙权吃的啥?
倒是有不少鱼贩子爱说自己卖的是武昌鱼,李时珍环游大明的时候去过武昌一带,见过的“武昌鱼”不下十种。
李时珍只能给他讲了其中几种比较好吃的。
霍善表示自己有办法,等他们抓到鱼以后就给诸葛亮看,让诸葛亮有空问问孙权他爱吃的具体是哪一种。
听说诸葛亮时不时要跟他哥哥诸葛瑾通信的,顺便问一问不就得了!
李时珍:?
震惊,蜀汉丞相诸葛亮与孙吴皇帝孙权通信,竟是为了问孙权“你爱吃的是这种圆头鱼,还是这种扁头鱼”?!
这说出去谁能信。
李时珍虽然经常看热闹不嫌事大,但还是很有良心地劝霍善放弃这种想法。
人诸葛亮愁着北伐已经够忙了,你就别去给人家增加麻烦了。万一有人拿这事做文章,说他私通孙吴怎么办?
霍善听说后果可能这么严重,很快便放弃这么个想法,继续找李长生分享他刚听来的食材或者吃法。
秋收过后,各项生产安排就要陆续落实下去了,太守府也第一次发出征调徭役的命令。
不过比起以前的徭役,这次临时征调是包吃的,为了包吃还雇佣不少妇人前来做饭,给这些服役的家庭多添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至于钱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豪强富户那儿薅来的。这些人想要竞标造纸项目和制糖项目,就得缴纳标金以及签署一系列细致的契约。
霍光他们把这项工作落实得十分细致,并且做好了要是有人违约就直接拿他们开刀,正好宰几个肥羊过大年。
结果令人失望的是,这些家伙压根不打算作妖,不仅踊跃参与竞标,掏出的钱比他们预想中还多得多。
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要是好好做事就能赚大钱,而一作妖就家财不保,谁会傻傻地往枪口上撞?
没看到他们陛下这几年起用了那么多心狠手辣的酷吏吗?
他们陛下正缺钱呢!
与其挺而冒险,还不如主动掏点钱出来消灾。
而且这买卖也不亏啊,他们这位小太守拿出来的造纸和制糖两样技术都是别处学不到的,只要他们抢先一步,绝对能赚得盆满钵满。
入了九月,地里的粮食都快收完了,各地晒谷的晒谷,酿酒的酿酒,腊鱼肉的腊鱼肉,处处都是一副热火朝天景象。
经过两个多月的忙碌,将士们也已经井然有序地建立起环云梦泽而设的军屯。
广义的云梦泽并不特指哪一处湖泊,它是江夏郡与南郡境内各处水泽的统称,不少区域和长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光是毗邻西陵和安陆的那一大片水域就足够用来练兵了。
随着军屯的事落实下去,霍去病的空闲也终于多了起来。
这日傍晚霍去病亲自收了两笼肥美的秋蟹,准备第二天带去给李长生做霍善心心念念的蟹酿橙。
夜里霍去病却睡得不太安稳,到半夜他猛地从睡梦中惊醒,睁开眼睛看着随风飘拂的纱帐。
过了许久,霍去病才坐起身来。
后背湿了一大片。
外面淅淅沥沥地下起了秋雨,带来秋末透骨的寒意。
霍去病缓缓舒出一口气。
这一年的九月,在霍善窥见的那个“未来”里是他……病故的日子。
但这次会不一样。
第161章
霍善每天都数着日子, 看看休沐日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