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节(1/3)
这个奶娃娃,目前一岁,正生着病。
他不是旁人,正是汉和帝刘肇最小的儿子刘隆。他估计是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皇帝,才刚满百日就登基了,但他的命也特别短,满一岁就夭折了。
……谥号孝殇皇帝。
眼下他不就正一岁吗?!
张仲景看着那个凭空出现在医馆里的小娃娃,心情十分复杂。
这是他们大汉的皇帝陛下?
华佗和张仲景的心情也差不多,这位就是他们那位登基最早也死得最早的孝殇皇帝?
事实上从刘隆那早死的祖父开始,后汉皇帝的命就不太长,刘隆他爹生一个儿子就夭折一个,最后刘隆都直接被送到宫外去养活了,说是觉得宫中克皇子!即便是这样,刘隆也只活到一岁,最后继位的他嫡母邓太后邓绥从宗室中挑拣出来的老刘家后代。
到后头那几位皇帝也是大的只活到三十来岁,小的三岁就没了。
倒是最后继位的汉献帝刘协命最长,都能活到把皇位禅让给魏文帝曹丕。
要不他怎么得了个献字当谥号呢?瞧瞧,他可是带着东汉皇室短命基因硬生生活到四五十岁参与禅让仪式(退位以后还苟死了曹丕这个受禅新帝),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
扯得有点远了,东汉末年那些破事想起来就有点糟心。
张仲景和华佗两个东汉末年人士都忍不住看向那个奶娃娃。
眼下这位一岁就夭折的幼帝作为患者被邀请过来了?!
华佗问张仲景:“你有把握吗?要不要我回来一起会诊?”
张仲景道:“现在这样不也能会诊?”
即便自己没享受过几天大汉的荣光,张仲景和华佗对大汉还是有点儿特殊的感情在的,这点感情面对西汉这个“前汉”还不明显,面对东汉这个“后汉”就颇有些不一样了。
唉,自己家里问题再多,一般人也不想家破人亡的。
只是这位年近一岁的汉殇帝就算能活下来,对东汉局势就能有什么大的影响吗?谁都不知道,也许寄望于出现“明君”本来就是挺愚蠢的一件事。
可是在封建制度之下,许多人也就只能指望“圣王出”了。
上头不圣明,底下人想过好日子是不可能的。
李时珍和孙思邈他们对个奶娃娃倒是不太感兴趣,早早散了场。
霍善便把刘隆安排到张仲景那边去。
翌日一早他兴冲冲回了城,溜达去医学院那边看娃。
张仲景已经通过医馆模拟了好几种治疗方案,最后选定了最有效的一种开始给刘隆治疗。
霍善回到西陵城的时候,刘隆都已经从昏迷状态苏醒过来,脸上烧出来的红晕也散了不少,看起来是转危为安了。
见刘隆情况还行,霍善好奇地凑过去戳戳他的脸蛋,说道:“他看起来好小啊,已经是皇帝的了吗?”
张仲景道:“他当皇帝的时候才三个月大吧,比现在小多了。”
一般小孩子没长到一定岁数,连太子都不会立的,怕他承受不住夭折了。像刘据是刘彻期待已久的第一个儿子,那也是等到七八岁后才将他立为太子。
现在邓太后扶持三个月大的皇子登基,可见是没别人适合了。
又或者说对于这位后来亲自执掌大汉朝廷十余年的实权太后来说,这位幼帝也许是最好的人选。
因为汉殇帝夭折后邓太后迫于压力匆忙迎立十来岁的宗室子弟为帝,待到这位新帝二十五岁时便有朝臣替他相争了。
毕竟皇帝都二十五岁了,自己孩子都老大了,你一个没血缘关系的太后还想抓着朝政大权不放合理吗?
要是换成自己的孩子,且孩子才十几岁,问题就小多了。刘隆虽然也不是她亲生的,但她是汉和帝的皇后,汉和帝所有儿子名义上都是她名正言顺的儿子,
说实话,对于邓太后收拢回来这些“群臣无知者”(满朝文武都不知道他们存在)的皇子,后世许多人都对他们的出身存疑,也对邓太后以皇长子有痼疾为由改立最少子的做法满怀质疑,疑心她是不是一早就打算挟少帝实现自己临朝听政的目的。
张仲景看着那被喂过药后终于不再难受、睡得香甜的少帝刘隆,也不知道自己把这位少帝救过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听说唐代那边出了个武则天,一度改唐为周,焉知他们那位邓太后把控朝政久了会不会也生出这样的想法来?
第274章
因为有个新患者在, 霍善每天巡城时都要过去遛个弯,有时还把霍小圆抱过去玩耍,一次性逗两个幼崽!
最开始刘隆病恹恹的,既不会说话, 也不会走路, 好生将养了两天,他就开始想站起来去抓霍小圆玩。
霍小圆虽然才三个多月大, 爬起来却已经很有点熊样了, 自己活动的时候还慢吞吞的, 刘隆一来抓它,它就颠儿颠儿地跑起来。
刘隆一看, 马上也不两只脚走路了, 啪嗒一下趴地上, 手脚并用地继续猛猛追熊。
两只幼崽玩得不亦乐乎, 霍善在旁边也看得不亦乐乎。
张仲景瞧见了,但并没有阻止。
刘隆生来体弱多病, 所以
他不是旁人,正是汉和帝刘肇最小的儿子刘隆。他估计是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皇帝,才刚满百日就登基了,但他的命也特别短,满一岁就夭折了。
……谥号孝殇皇帝。
眼下他不就正一岁吗?!
张仲景看着那个凭空出现在医馆里的小娃娃,心情十分复杂。
这是他们大汉的皇帝陛下?
华佗和张仲景的心情也差不多,这位就是他们那位登基最早也死得最早的孝殇皇帝?
事实上从刘隆那早死的祖父开始,后汉皇帝的命就不太长,刘隆他爹生一个儿子就夭折一个,最后刘隆都直接被送到宫外去养活了,说是觉得宫中克皇子!即便是这样,刘隆也只活到一岁,最后继位的他嫡母邓太后邓绥从宗室中挑拣出来的老刘家后代。
到后头那几位皇帝也是大的只活到三十来岁,小的三岁就没了。
倒是最后继位的汉献帝刘协命最长,都能活到把皇位禅让给魏文帝曹丕。
要不他怎么得了个献字当谥号呢?瞧瞧,他可是带着东汉皇室短命基因硬生生活到四五十岁参与禅让仪式(退位以后还苟死了曹丕这个受禅新帝),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
扯得有点远了,东汉末年那些破事想起来就有点糟心。
张仲景和华佗两个东汉末年人士都忍不住看向那个奶娃娃。
眼下这位一岁就夭折的幼帝作为患者被邀请过来了?!
华佗问张仲景:“你有把握吗?要不要我回来一起会诊?”
张仲景道:“现在这样不也能会诊?”
即便自己没享受过几天大汉的荣光,张仲景和华佗对大汉还是有点儿特殊的感情在的,这点感情面对西汉这个“前汉”还不明显,面对东汉这个“后汉”就颇有些不一样了。
唉,自己家里问题再多,一般人也不想家破人亡的。
只是这位年近一岁的汉殇帝就算能活下来,对东汉局势就能有什么大的影响吗?谁都不知道,也许寄望于出现“明君”本来就是挺愚蠢的一件事。
可是在封建制度之下,许多人也就只能指望“圣王出”了。
上头不圣明,底下人想过好日子是不可能的。
李时珍和孙思邈他们对个奶娃娃倒是不太感兴趣,早早散了场。
霍善便把刘隆安排到张仲景那边去。
翌日一早他兴冲冲回了城,溜达去医学院那边看娃。
张仲景已经通过医馆模拟了好几种治疗方案,最后选定了最有效的一种开始给刘隆治疗。
霍善回到西陵城的时候,刘隆都已经从昏迷状态苏醒过来,脸上烧出来的红晕也散了不少,看起来是转危为安了。
见刘隆情况还行,霍善好奇地凑过去戳戳他的脸蛋,说道:“他看起来好小啊,已经是皇帝的了吗?”
张仲景道:“他当皇帝的时候才三个月大吧,比现在小多了。”
一般小孩子没长到一定岁数,连太子都不会立的,怕他承受不住夭折了。像刘据是刘彻期待已久的第一个儿子,那也是等到七八岁后才将他立为太子。
现在邓太后扶持三个月大的皇子登基,可见是没别人适合了。
又或者说对于这位后来亲自执掌大汉朝廷十余年的实权太后来说,这位幼帝也许是最好的人选。
因为汉殇帝夭折后邓太后迫于压力匆忙迎立十来岁的宗室子弟为帝,待到这位新帝二十五岁时便有朝臣替他相争了。
毕竟皇帝都二十五岁了,自己孩子都老大了,你一个没血缘关系的太后还想抓着朝政大权不放合理吗?
要是换成自己的孩子,且孩子才十几岁,问题就小多了。刘隆虽然也不是她亲生的,但她是汉和帝的皇后,汉和帝所有儿子名义上都是她名正言顺的儿子,
说实话,对于邓太后收拢回来这些“群臣无知者”(满朝文武都不知道他们存在)的皇子,后世许多人都对他们的出身存疑,也对邓太后以皇长子有痼疾为由改立最少子的做法满怀质疑,疑心她是不是一早就打算挟少帝实现自己临朝听政的目的。
张仲景看着那被喂过药后终于不再难受、睡得香甜的少帝刘隆,也不知道自己把这位少帝救过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听说唐代那边出了个武则天,一度改唐为周,焉知他们那位邓太后把控朝政久了会不会也生出这样的想法来?
第274章
因为有个新患者在, 霍善每天巡城时都要过去遛个弯,有时还把霍小圆抱过去玩耍,一次性逗两个幼崽!
最开始刘隆病恹恹的,既不会说话, 也不会走路, 好生将养了两天,他就开始想站起来去抓霍小圆玩。
霍小圆虽然才三个多月大, 爬起来却已经很有点熊样了, 自己活动的时候还慢吞吞的, 刘隆一来抓它,它就颠儿颠儿地跑起来。
刘隆一看, 马上也不两只脚走路了, 啪嗒一下趴地上, 手脚并用地继续猛猛追熊。
两只幼崽玩得不亦乐乎, 霍善在旁边也看得不亦乐乎。
张仲景瞧见了,但并没有阻止。
刘隆生来体弱多病, 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