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1/2)
在后山村,谁家有点新鲜事,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传得人尽皆知。
该上四年级的孟正却去了六年级的教室,不仅能跟得上老师的课程,还能教六年级的学生做题目,这事立刻就传开了。同村有好多人凑到孟奶奶、孟爸爸、孟妈妈跟前来说话,夸孟正是文曲星下凡,以后肯定能考状元、考大学。
大家用词非常夸张,孟家人听得非常骄傲,孟正却只觉得羞耻度爆表。
开学后的第二个周末,孟千江拎着两箱牛奶找上了孟家。孟千江的儿子就是小卖部的老板孟百江,儿子刚给他生了个孙子孟十江。孟千江看上去非常疲惫,眼睛里带着血丝,像是有几天没有正常睡过觉了。孟千江是来感谢孟正的。
前几天,小十江有些低烧,孟百江开着小三轮,带着孩子去镇医院看病。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小病,只需要医生开点消炎药、退烧药就好了,但血检的结果却相当不好。镇医院的医生直言,十江需要更好的医疗资源,建议孟百江带孩子去大医院看看。
孟百江当时就慌了。他抱着孩子匆匆赶回家,歇也没歇,就和媳妇两个人胡乱收拾了行李,拿着家里的存折,立刻带孩子去了长途汽车站,临出门时鬼使神差地想起了孟正说的话,就把奶奶的陪嫁箱子也拿上了。
去了大医院后,经过仔细的检查后,医生说要给孩子动手术。
小十江的治疗费是一笔大数字。孟百江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他抱着一丝微弱的希望,联系了一个远房亲戚,让他帮忙带着箱子去鉴定。
没想到这箱子真是个古董!孩子的手术费有了!
孟百江那颗一直提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能稍稍落回去一点了。他赶紧往家里打了电话。孟千江一直守在家里,在儿子打电话回来之前,一直没敢合眼睛。
接到儿子的电话后,孟千江大悲大喜。孙子真的生了大病,可幸好家里那箱子真是古董,孙子虽说要受点苦,做完手术就没事了。这要感谢孟正啊!
所以,孟千江就拎着牛奶找上门来了。
这牛奶是他们小卖部里进的货,不是什么大牌子,不值几个钱。孟千江心里也知道,孟正帮了他们家那么大一个忙,这点谢礼有点拿不出手。可是,虽然古董箱子卖了钱,孙子那边却等着做手术,这里头的花费不少,做完手术还要调养,这都是要花钱的。孟千江这会儿哪里敢往外撒钱啊。让他拿出钱来感谢孟正,他是拿不出来的。
直到孟千江说明了来意,孟家人才知道孟正做了什么。
孟奶奶和孟千江是同一辈分的,语气诚恳地说:“老弟啊,千万别说这样的话了,小正其实也没有做什么。那古董箱子本来就是你家的东西。所以啊,你别和我们客气,牛奶提回去,给十江留着,给他喝,把身体养得壮壮的!”
孟千江摇摇头,眼睛更红了,说:“话不能这么说。要是没有小正,金山银山堆在我眼前,我也不知道捡!小正一句话救了我们全家啊!”
孟奶奶还想说什么,孟千江拦住了她,说:“老姐姐,你什么都不用说了。等十江回来了,等他再大一点,我让他给小正磕头!这是小正该受的!”
孟正吓得连连摆手:“现在是新社会了,不流行磕来磕去的。”
“就是!磕头折寿哩,以后叫小正带着十江一起玩就是了。”孟妈妈说。
孟千江颤着嘴唇说了一声好。他擦了擦眼角,满眼欣慰地看向孟正,说:“小正啊,我听说,你现在跟着六年级一起上课了?那明年就上初中了?”
孟正摇摇头说:“不,还读小学。学校不让跳级。”
“为什么啊?”孟千江问。
孟正就略说了下校长的难处。孟千江若有所思。他忽然想起了自家的那个远方亲戚,就是那个帮他们把古董箱子卖了的亲戚,那人好像在市里的一所重点学校上班,听说还是个领导哩!孟千江问:“小正啊,你想跳级不?”
“想肯定是想的,早点毕业好早点出来参加工作。”孟正说。
孟千江当即决定去找远房亲戚打探下消息。不过,他这个心思只在自己肚子里转了转,并没有说出来。毕竟,他也不知道远房亲戚有没有跳级的法子。
送走孟千江后,孟妈妈特意把挂在房梁下的肉取了一块下来,炖了一锅肉,又向村里做豆腐的人换了一块豆腐,把豆腐掰开丢进肉里煮,这样滚出来的豆腐特别好吃,是孟正的最爱。这是孟妈妈给孟正的奖励。
两周的时间让孟正明白了,孟朵可能真的不是那块读书的料。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孟朵的成绩毫无起色,孟欣华却从孟正这里学到了很多。看到孟欣华,回想她的经历,孟正心里满是感慨。
因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存在,龙山小学的学生不管成绩如何,全都可以直升龙山初中。真正能分出不同来的是中考。中考后,学生有四种出路。第一种出路,考上县重点高中;第二种出路,考上红旗镇普通高中;第三种出路,选择一所职高就读;第四种出路,离开学校去打工。
龙山学校每一届大概有两百五十名学生,因为师资力量不够,每届只分四个班,一个班里有六十多名学生。
该上四年级的孟正却去了六年级的教室,不仅能跟得上老师的课程,还能教六年级的学生做题目,这事立刻就传开了。同村有好多人凑到孟奶奶、孟爸爸、孟妈妈跟前来说话,夸孟正是文曲星下凡,以后肯定能考状元、考大学。
大家用词非常夸张,孟家人听得非常骄傲,孟正却只觉得羞耻度爆表。
开学后的第二个周末,孟千江拎着两箱牛奶找上了孟家。孟千江的儿子就是小卖部的老板孟百江,儿子刚给他生了个孙子孟十江。孟千江看上去非常疲惫,眼睛里带着血丝,像是有几天没有正常睡过觉了。孟千江是来感谢孟正的。
前几天,小十江有些低烧,孟百江开着小三轮,带着孩子去镇医院看病。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小病,只需要医生开点消炎药、退烧药就好了,但血检的结果却相当不好。镇医院的医生直言,十江需要更好的医疗资源,建议孟百江带孩子去大医院看看。
孟百江当时就慌了。他抱着孩子匆匆赶回家,歇也没歇,就和媳妇两个人胡乱收拾了行李,拿着家里的存折,立刻带孩子去了长途汽车站,临出门时鬼使神差地想起了孟正说的话,就把奶奶的陪嫁箱子也拿上了。
去了大医院后,经过仔细的检查后,医生说要给孩子动手术。
小十江的治疗费是一笔大数字。孟百江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他抱着一丝微弱的希望,联系了一个远房亲戚,让他帮忙带着箱子去鉴定。
没想到这箱子真是个古董!孩子的手术费有了!
孟百江那颗一直提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能稍稍落回去一点了。他赶紧往家里打了电话。孟千江一直守在家里,在儿子打电话回来之前,一直没敢合眼睛。
接到儿子的电话后,孟千江大悲大喜。孙子真的生了大病,可幸好家里那箱子真是古董,孙子虽说要受点苦,做完手术就没事了。这要感谢孟正啊!
所以,孟千江就拎着牛奶找上门来了。
这牛奶是他们小卖部里进的货,不是什么大牌子,不值几个钱。孟千江心里也知道,孟正帮了他们家那么大一个忙,这点谢礼有点拿不出手。可是,虽然古董箱子卖了钱,孙子那边却等着做手术,这里头的花费不少,做完手术还要调养,这都是要花钱的。孟千江这会儿哪里敢往外撒钱啊。让他拿出钱来感谢孟正,他是拿不出来的。
直到孟千江说明了来意,孟家人才知道孟正做了什么。
孟奶奶和孟千江是同一辈分的,语气诚恳地说:“老弟啊,千万别说这样的话了,小正其实也没有做什么。那古董箱子本来就是你家的东西。所以啊,你别和我们客气,牛奶提回去,给十江留着,给他喝,把身体养得壮壮的!”
孟千江摇摇头,眼睛更红了,说:“话不能这么说。要是没有小正,金山银山堆在我眼前,我也不知道捡!小正一句话救了我们全家啊!”
孟奶奶还想说什么,孟千江拦住了她,说:“老姐姐,你什么都不用说了。等十江回来了,等他再大一点,我让他给小正磕头!这是小正该受的!”
孟正吓得连连摆手:“现在是新社会了,不流行磕来磕去的。”
“就是!磕头折寿哩,以后叫小正带着十江一起玩就是了。”孟妈妈说。
孟千江颤着嘴唇说了一声好。他擦了擦眼角,满眼欣慰地看向孟正,说:“小正啊,我听说,你现在跟着六年级一起上课了?那明年就上初中了?”
孟正摇摇头说:“不,还读小学。学校不让跳级。”
“为什么啊?”孟千江问。
孟正就略说了下校长的难处。孟千江若有所思。他忽然想起了自家的那个远方亲戚,就是那个帮他们把古董箱子卖了的亲戚,那人好像在市里的一所重点学校上班,听说还是个领导哩!孟千江问:“小正啊,你想跳级不?”
“想肯定是想的,早点毕业好早点出来参加工作。”孟正说。
孟千江当即决定去找远房亲戚打探下消息。不过,他这个心思只在自己肚子里转了转,并没有说出来。毕竟,他也不知道远房亲戚有没有跳级的法子。
送走孟千江后,孟妈妈特意把挂在房梁下的肉取了一块下来,炖了一锅肉,又向村里做豆腐的人换了一块豆腐,把豆腐掰开丢进肉里煮,这样滚出来的豆腐特别好吃,是孟正的最爱。这是孟妈妈给孟正的奖励。
两周的时间让孟正明白了,孟朵可能真的不是那块读书的料。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孟朵的成绩毫无起色,孟欣华却从孟正这里学到了很多。看到孟欣华,回想她的经历,孟正心里满是感慨。
因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存在,龙山小学的学生不管成绩如何,全都可以直升龙山初中。真正能分出不同来的是中考。中考后,学生有四种出路。第一种出路,考上县重点高中;第二种出路,考上红旗镇普通高中;第三种出路,选择一所职高就读;第四种出路,离开学校去打工。
龙山学校每一届大概有两百五十名学生,因为师资力量不够,每届只分四个班,一个班里有六十多名学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