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73节(1/2)
说到这里,赵尚书抬头看向沈毅,开口道:“若他真如子恒所说,在淮安有所改悔,换了性子,那么师伯的心事就算是又了了一桩。”
沈毅给赵尚书倒满了水,笑着说道:“二哥的性格虽然不太沉稳,但是人是聪明的,本性不坏,这一趟在淮安,他跟在小侄身边,在战场上还亲手杀了一两个齐人,立功不小。”
“现在,二哥也在淮安帮忙经管一些事情,等淮安事毕,肯定是要给二哥报功劳的,到时候二哥可以凭借这份功劳入仕,说不定就平步青云了。”
赵尚书闷哼了一声:“不指望他平步青云,只要现在不给家里惹事,将来不给他姐夫惹事,就是万事大吉了。”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看沈毅,开口道:“上一次子恒让济中帮你寻一些读书人,充作府中幕僚,济中回了江都之后很是上心,如今约莫已经有头绪了。”
“估计再有一两个月,就有人去淮安寻你了。”
沈毅愣了愣,随即开口道:“恩师倒没有跟我说过。”
“他常给我写信,却不怎么给你写信。”
赵昌平笑着说道:“说是你在前线担子重,怕影响你。”
“淮安军数战数捷,济中他也高兴得很,现在在江都,恨不能逢人就说起你沈子恒。”
沈毅响起了那个在江都教书的小老头,心里也有一些感慨,他微微点头道:“可惜事忙,不然定要回江都看看。”
爷俩在赵家的书房里待了很久,等到夜深,沈毅才告辞离开。
赵尚书亲自把沈毅送到了家门口,然后目送着沈毅步行,渐渐走远。
送走了沈毅之后,小老头回到书房里,找到了那封被他丢在书桌庞的书信,拆开之后,借着书房里的烛光,逐字逐句的细看。
这位榜眼出身,幼年时可以一目十行的神童,用了不知道多长时间,才把这封普普通通的平安信看完。
“字还是这般丑陋……”
赵尚书看完之后,独自嘀咕了这么一句。
“竟还亲自上了战场,杀了齐人……”
赵尚书缓缓把书信叠好,收进信封里。
“这是一条难得的出路,你要好好看,好好学……”
说完这句话,赵尚书吹熄了灯,带着这封书信缓缓离开书房,到了卧房之后,便把书信递给了夫人,然后微微撇过脸去。
“老二寄回来的家信。”
赵夫人惊喜交加,一边扯过书信,一边瞅了自家老爷一眼,没好气的笑骂了一句。
“蓟州都被你赶到战场上去了,也不知你天天在与谁置气!”
赵尚书闷哼了一声。
“这信是子恒送来的,我估计,还是人家子恒逼着他写出来的。”
赵夫人骂道。
“那你就不要看,只当是儿子给我一个人写的!”
……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沈毅回到建康,已经有小十天时间,这十天时间里,沈毅并没有闲着。
除了关心关心兵部的事情,以及遥控淮安军之外,十天时间里,沈毅先后被中书五位宰相喊过去问话多达七八次!
问话的内容也很简单,主要是询问淮安军渡河作战的细节,以及沈毅对于战场上局势的分析。
这些老头子里,有些人明里暗里给沈毅挖坑,问话的时候也是绵里藏针,好在沈毅心里早有准备,回答的都没有什么问题。
这天,沈毅又被中书的人叫进了中书省,被几个宰相问了好一会话之后,他才得以脱身,刚走出中书没有多久,沈毅就听见了高明高太监的声音。
“沈侍郎留步,陛下召见。”
沈毅这才上前,与高明见礼,然后跟着高明一起,来到了甘露殿,很快见到了皇帝,沈老爷弯腰躬身:“拜见陛下。”
皇帝笑呵呵的看着沈毅,开口道:“今天那几个老家伙又问你什么了?”
沈毅想了想,回答道:“问臣齐人兵力如何,如果渡河,胜算几何。”
皇帝闻言,哂笑道:“都已经派人去燕都议和了,他们心里哪里还会想着打仗?这多半是在套你的话,要借你的口说出来,齐人如何如何厉害,如何如何强大。”
沈毅微微低头,开口道:“陛下圣明。”
皇帝揉了揉自己的脑袋,开口道:“算算日子,王兄这会儿即便没有进燕都,也快要抵达燕都了。”
他看着沈毅,开口道:“老实说,朕很期待齐人的反应。”
沈毅默默点头,他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开口道:“陛下,如今我大陈朝廷里,一些臣子畏战怯战,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是外力,二是需要内力。”
“外力自然是齐人。”
沈毅低头道:“而内力,则是要从朝廷自身寻。”
皇帝眯着眼睛,对着沈毅微笑道。
“用读书人?”
沈毅点头,开口道:“用那些没有中试的,年轻的读书人。”
“或有奇效。”
“那也无非是在邸报上做文章。”
皇帝打了个呵欠道:“但那些人毕竟入不了朝堂,对于朝堂影响有限。”
“不必影响朝堂,只要能够影响百姓就行了。
沈毅给赵尚书倒满了水,笑着说道:“二哥的性格虽然不太沉稳,但是人是聪明的,本性不坏,这一趟在淮安,他跟在小侄身边,在战场上还亲手杀了一两个齐人,立功不小。”
“现在,二哥也在淮安帮忙经管一些事情,等淮安事毕,肯定是要给二哥报功劳的,到时候二哥可以凭借这份功劳入仕,说不定就平步青云了。”
赵尚书闷哼了一声:“不指望他平步青云,只要现在不给家里惹事,将来不给他姐夫惹事,就是万事大吉了。”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看沈毅,开口道:“上一次子恒让济中帮你寻一些读书人,充作府中幕僚,济中回了江都之后很是上心,如今约莫已经有头绪了。”
“估计再有一两个月,就有人去淮安寻你了。”
沈毅愣了愣,随即开口道:“恩师倒没有跟我说过。”
“他常给我写信,却不怎么给你写信。”
赵昌平笑着说道:“说是你在前线担子重,怕影响你。”
“淮安军数战数捷,济中他也高兴得很,现在在江都,恨不能逢人就说起你沈子恒。”
沈毅响起了那个在江都教书的小老头,心里也有一些感慨,他微微点头道:“可惜事忙,不然定要回江都看看。”
爷俩在赵家的书房里待了很久,等到夜深,沈毅才告辞离开。
赵尚书亲自把沈毅送到了家门口,然后目送着沈毅步行,渐渐走远。
送走了沈毅之后,小老头回到书房里,找到了那封被他丢在书桌庞的书信,拆开之后,借着书房里的烛光,逐字逐句的细看。
这位榜眼出身,幼年时可以一目十行的神童,用了不知道多长时间,才把这封普普通通的平安信看完。
“字还是这般丑陋……”
赵尚书看完之后,独自嘀咕了这么一句。
“竟还亲自上了战场,杀了齐人……”
赵尚书缓缓把书信叠好,收进信封里。
“这是一条难得的出路,你要好好看,好好学……”
说完这句话,赵尚书吹熄了灯,带着这封书信缓缓离开书房,到了卧房之后,便把书信递给了夫人,然后微微撇过脸去。
“老二寄回来的家信。”
赵夫人惊喜交加,一边扯过书信,一边瞅了自家老爷一眼,没好气的笑骂了一句。
“蓟州都被你赶到战场上去了,也不知你天天在与谁置气!”
赵尚书闷哼了一声。
“这信是子恒送来的,我估计,还是人家子恒逼着他写出来的。”
赵夫人骂道。
“那你就不要看,只当是儿子给我一个人写的!”
……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沈毅回到建康,已经有小十天时间,这十天时间里,沈毅并没有闲着。
除了关心关心兵部的事情,以及遥控淮安军之外,十天时间里,沈毅先后被中书五位宰相喊过去问话多达七八次!
问话的内容也很简单,主要是询问淮安军渡河作战的细节,以及沈毅对于战场上局势的分析。
这些老头子里,有些人明里暗里给沈毅挖坑,问话的时候也是绵里藏针,好在沈毅心里早有准备,回答的都没有什么问题。
这天,沈毅又被中书的人叫进了中书省,被几个宰相问了好一会话之后,他才得以脱身,刚走出中书没有多久,沈毅就听见了高明高太监的声音。
“沈侍郎留步,陛下召见。”
沈毅这才上前,与高明见礼,然后跟着高明一起,来到了甘露殿,很快见到了皇帝,沈老爷弯腰躬身:“拜见陛下。”
皇帝笑呵呵的看着沈毅,开口道:“今天那几个老家伙又问你什么了?”
沈毅想了想,回答道:“问臣齐人兵力如何,如果渡河,胜算几何。”
皇帝闻言,哂笑道:“都已经派人去燕都议和了,他们心里哪里还会想着打仗?这多半是在套你的话,要借你的口说出来,齐人如何如何厉害,如何如何强大。”
沈毅微微低头,开口道:“陛下圣明。”
皇帝揉了揉自己的脑袋,开口道:“算算日子,王兄这会儿即便没有进燕都,也快要抵达燕都了。”
他看着沈毅,开口道:“老实说,朕很期待齐人的反应。”
沈毅默默点头,他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开口道:“陛下,如今我大陈朝廷里,一些臣子畏战怯战,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是外力,二是需要内力。”
“外力自然是齐人。”
沈毅低头道:“而内力,则是要从朝廷自身寻。”
皇帝眯着眼睛,对着沈毅微笑道。
“用读书人?”
沈毅点头,开口道:“用那些没有中试的,年轻的读书人。”
“或有奇效。”
“那也无非是在邸报上做文章。”
皇帝打了个呵欠道:“但那些人毕竟入不了朝堂,对于朝堂影响有限。”
“不必影响朝堂,只要能够影响百姓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