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与太上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寝宫东暖阁中。
    赵构看着眼前的几位重臣,首辅赵不试,中军都督府都督王渊,时任兵部尚书陈遘,御史中丞李纲,前首辅宗泽,以及秘书卿赵鼎。
    六名朝廷重臣,面对他关于太子属位的询问,有赞同立嫡立长的,有保持沉默——此系帝王家事,非臣子所能言。反正是没谁提议皇次子的。
    赵构没有太为难他们,直接道出了自己关于太子储位的决定。
    不是母妃更加受宠,自己本人也更活泼胆大的赵瑗,而正是邢皇后所生的皇长子赵琯。
    “皇长子乃中宫所出,即嫡又长,立为太子,天经地义。况且大郎性情温和,为人持重,此为君者之大善。”
    “朕登基数年,兵戈不绝,天下咸有安宁之时,虽赖将士勇猛,奋扬威怒,以教四海震怖之,但新土弊端极多,朝廷根基浅薄,非耗数十年之功,难见其效。”
    “此一如昔年大秦灭六国时,非“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不足以安天下。”
    “故而,朕当为天下择选一温和持重之君,规万世之业,固后世之基,好叫天下人咸服。而非一类我之人,穷兵极武,致使百姓空竭,万民罢弊。……”
    下方,赵不试、王渊、陈遘、李纲,以及苍髯皓首的宗泽,还有陪同一边的赵鼎,六个人先是面面相对,继而有四个人露出了真挚的笑容来。
    他们自然不认为年纪不大的赵构就要死了,而是觉得赵构已经认识到了连连兴兵的弊端,哪怕现如今的天下并没有因为朝廷的连年动兵而疲敝衰弱,但如此下去,真的弊端太大。
    你纵然兵锋无敌,拿下了十倍于今日的地盘,可你不能有效的整合统治这些地盘,又于国于民有什么利益呢?
    赵构现在有了这般的认知,真是叫他们太高兴了。
    “陛下雄才伟略,总揽英雄,驾御豪杰,寥寥数年混一四海,拓土攘夷,刷中原二百年之辱,遗后嗣之安强,如此功此绩,千古一帝是也。更兼征伐天下而不劳民力,历代帝王皆无有能及之,远非秦皇汉武可比。”
    赵不试先一步出列,正色禀道。
    赵构听了都笑起来了。“首辅夸赞太甚,叫朕都不好意思了。”却并没有就此话题再说下去,让这几位大臣们好好辩论上一场“自己与秦皇汉武的功过”。
    而是严肃的告诉在场的六人,各人回家后可以不经意间走漏一点的风声。
    六名大臣每一个都是官场上的老油子,听到了如此吩咐,心中全都一凛。
    看来皇长子的太子储位还没有做牢固啊。
    皇帝叫他们如此做,那明显是要观察一下邢皇后与皇长子听到这消息后的反应,当然,同时也会看一看潘贵妃和皇二子听闻了风声后的作为。
    看前者,会不会得意忘形;看后者,会不会一蹶不振!
    “臣等遵旨。”
    ……
    延福宫。
    进进出出的内侍婢女往来不断,但却没人敢弄出一丁点的声音。不管是里头的,还是外头的,一个个都屏气凝神,恨不得直接能消失了去。
    床榻上躺了足有一个月的宋徽宗似乎已经到了人生最后的时刻。
    从一场小病开始,慢慢的病状愈发沉重,直到十日前猛地恶化……
    郑太后眼泪都要哭干了。
    她不止是为宋徽宗哭泣,还为自己哭泣。
    没有儿子的她,人生大半辈子都困在这小小的皇城之中。宋徽宗要真的撒手而去,她的人生就更加晦暗了。
    哪怕她在明面上被赵构捧得再高。郑太后还能借此干涉朝政吗?
    她可从没有这般想过的。
    “娘娘,陛下来了。”贴身宫女在郑太后耳边小声的说着。
    郑太后愣了好一会,人才反应过来。
    “父皇已然卧床难起,母后定要保重身体啊,若再有闪失,儿子焉有脸面以对天下?”
    行礼后,赵构看着一脸枯槁的郑太后劝说着。殿外的尚宫已经有禀告,郑太后今日起身后只进了半碗米粥。这样的饮食如何能行?
    跟在他身后的赵鼎,看着样貌衰败的郑太后只觉的心惊肉跳。他可不比赵构,回汴京后天天都来延福宫探望,已经适应了郑太后的一脸枯槁像,并不觉得心惊。
    赵鼎上次进延福宫面见郑太后还是赵构北巡之前呢。
    现在一看,郑太后如今的面容与当初可不是天壤之别了。
    而没有生病的郑太后都是如此,那已经卧床多日的太上皇又该是什么模样?
    赵构依旧在温声细语的安慰着郑太后,他当初设计时是万没有想到宋徽宗的一场大病竟然连带着把郑太后的身子骨也一并熬得干净。
    这要是延福宫内死了个太上皇的同时,还一并丧了个当朝太后,民间不掀起一波风浪才怪。
    “臣等叩见陛下!”
    几名太医被宣召了来,还有一并在病床前服侍的景王赵杞和安王赵楧。
    赵杞是老六,赵楧排行第二十五。赵杞的母亲是后宫中一并不出头的充仪,同时他也是赵佶一众儿子中迄今还留在京城的最年长者。
    之前的老大、老三和老五都已经南下了。而赵佶的第二和第四子,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