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1/2)
“何润德”一听何瑾居然故意在关键时刻跑题,弘治皇帝当即狠狠一拍案几,犹如一头被惹怒的狮子“大明军士换军服的事儿,少时再说”
何瑾当即就傻了,道“陛,陛下你知道了”
看他吃惊不已的样子,弘治皇帝这才怒气稍解,还憋不住笑了出来“就你那掉钱眼儿里的德行,朕难道还猜不出来”
“陛下料事如神,真乃圣君再世,大明江山有陛下这等”
“够了”这一下,弘治皇帝是真心怒了,又是拍下案几,怒喝道“再说这等无用的废话,朕便赏你十军棍还不速速将军校,到底教授何等内容说出来”
“军,军校啊”被打断的何瑾登时有些幽怨,羞答答地瞥了弘治皇帝一眼,赌气般简短地说道“既然已是中低层的武官了,自然要教授兵法战策、天文地理、古今战例之类的内容。”
说完,看到弘治皇帝极为不满,又不情愿地补充道“还有,也可以组织武官进行战法推演,大明边患内乱的形势分析,以及火器军备的改进总之,军营是培育士卒的,军校就是培养武官的。”
听完这些,弘治皇帝才勉强点了点头。沉思了片刻后,面如静水般向两列的文武百官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一时间,英国公张懋和兵部尚书马文升,不由对视了一眼,均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撼,还有那一丝丝的小激动。
虽然何瑾的方略只说了个大概,但他们宦海沉浮几十载,早就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倘若真正按何瑾的方略改革军制,无疑是对大明如今兵制的一次大洗牌。
对于张懋所代表的勋贵集团来说,傻子都看得出来,经历这样一步步淬炼,成为武官的将领们,必然会在行军作战、军谋策略上,远胜兵部里那些纸上谈兵的文官。
如此伴随而来的,必然是武人势力的一次崛起。或许只需几年后,新兴的武官集团,便可以同兵部分庭抗礼。
这怎么不让张懋兴奋
而对于马文升而言,他也觉得这次改制正合心意。
从此以后,勋贵世家或许还能享有一些优势。但想着同以前一样,生下来便不愁武职、高高在上,没有真本事儿是真行不通了。
因为何瑾的晋升流程说的很清楚,先在军营成为合格的士卒,才能成为武官。想要直接进入军校,出来就当武官,想都不要想。
只要兵部没有勋贵那些酒囊饭袋拖后腿,他马文升肩上的担子就少了一半儿。
更重要的是,以后武官全凭战功和实力说话,还要接受兵部的考核。就算让渡一些权力,却能换来大明军事强盛,又有何不可
由此,张懋首先出列,慨然大声言道“陛下,老臣觉得何小子歪打正着,一下说到了点子上”
“武官就是要先精通武艺战法,打几场胜仗,然后才能统御麾下。整日想着那些官场逢迎、尔虞我诈,心思都用在了这方面,大明哪能武运昌隆”
“不错,何千户有谋国之能。”
马文升也出列了,缓缓慎重言道“老臣自担任兵部尚书来,每日如履薄冰,忙得焦头烂额,然收效甚微。”
“不曾想,何千户旁观者清,一番大气魄改革兵制,从根本上强盛我大明军事。”
“倘若此制能推而广之,则可五军都督府统兵作战,兵部调兵考核。两方各司其职又相得益彰,可谓两全其美。”
难得见英国公和兵部尚书不吵架,还十分赞同此策,弘治皇帝不由更加有了信心,面色也欣然了几分。
然而,他毕竟是一位思虑周全的帝皇,又开口问了一句“难道这等改革之策,便没有什么弊端吗”
“当然有”首辅刘健这时苦笑着开口了,言简意赅回道“费钱。”
众人闻言,不由也反应过来了不错,何瑾的整个设想的确很好。但要用这等法子,淬炼出一支大明铁血之师,还有智勇双全的战将来,基本上就是用钱砸出来的。
军校暂且不说,就说新军军营的待遇,无论吃穿用度、操练耗损,还是军饷方面,正规的京营都不见得比得上
一下子,弘治皇帝就感觉,自己头上被浇了桶凉水唉,钱啊朕现在最缺的就是钱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也照样能难倒手握至高权力的帝皇。
可不料何瑾闻言,却忍不住偷笑了一下。
弘治皇帝见状,不由想到这小子貌似很有钱,假如
一见弘治皇帝那副狐狸见了肥鸡的眼神儿,何瑾登时吓得一哆嗦,开口道“陛下,你可不能卸磨杀驴,干那等过河拆桥之事啊”
“微臣身为大明臣子,所作所为可一心都想着江山社稷,陛下福祉。陛下乃千古仁君,日后必名垂青史,切不可因一时贪念,致使白玉蒙尘,英名有污啊”
一听这些废话,弘治皇帝心头的火气腾腾就往上冒。毕竟,何瑾这番话又说准他心思了
“行了,刘公所提之事,你可有解决之策”弘治皇帝有些气急败坏,恶狠狠地盯着何瑾问道。
“有啊。”何瑾则赶紧开口。
然后,他就跟弘治皇帝大眼瞪小眼儿了。
等了半天后,弘治皇帝眼珠疑惑转了一圈儿,见何瑾还未开口。再看这小子暗暗地
何瑾当即就傻了,道“陛,陛下你知道了”
看他吃惊不已的样子,弘治皇帝这才怒气稍解,还憋不住笑了出来“就你那掉钱眼儿里的德行,朕难道还猜不出来”
“陛下料事如神,真乃圣君再世,大明江山有陛下这等”
“够了”这一下,弘治皇帝是真心怒了,又是拍下案几,怒喝道“再说这等无用的废话,朕便赏你十军棍还不速速将军校,到底教授何等内容说出来”
“军,军校啊”被打断的何瑾登时有些幽怨,羞答答地瞥了弘治皇帝一眼,赌气般简短地说道“既然已是中低层的武官了,自然要教授兵法战策、天文地理、古今战例之类的内容。”
说完,看到弘治皇帝极为不满,又不情愿地补充道“还有,也可以组织武官进行战法推演,大明边患内乱的形势分析,以及火器军备的改进总之,军营是培育士卒的,军校就是培养武官的。”
听完这些,弘治皇帝才勉强点了点头。沉思了片刻后,面如静水般向两列的文武百官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一时间,英国公张懋和兵部尚书马文升,不由对视了一眼,均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撼,还有那一丝丝的小激动。
虽然何瑾的方略只说了个大概,但他们宦海沉浮几十载,早就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倘若真正按何瑾的方略改革军制,无疑是对大明如今兵制的一次大洗牌。
对于张懋所代表的勋贵集团来说,傻子都看得出来,经历这样一步步淬炼,成为武官的将领们,必然会在行军作战、军谋策略上,远胜兵部里那些纸上谈兵的文官。
如此伴随而来的,必然是武人势力的一次崛起。或许只需几年后,新兴的武官集团,便可以同兵部分庭抗礼。
这怎么不让张懋兴奋
而对于马文升而言,他也觉得这次改制正合心意。
从此以后,勋贵世家或许还能享有一些优势。但想着同以前一样,生下来便不愁武职、高高在上,没有真本事儿是真行不通了。
因为何瑾的晋升流程说的很清楚,先在军营成为合格的士卒,才能成为武官。想要直接进入军校,出来就当武官,想都不要想。
只要兵部没有勋贵那些酒囊饭袋拖后腿,他马文升肩上的担子就少了一半儿。
更重要的是,以后武官全凭战功和实力说话,还要接受兵部的考核。就算让渡一些权力,却能换来大明军事强盛,又有何不可
由此,张懋首先出列,慨然大声言道“陛下,老臣觉得何小子歪打正着,一下说到了点子上”
“武官就是要先精通武艺战法,打几场胜仗,然后才能统御麾下。整日想着那些官场逢迎、尔虞我诈,心思都用在了这方面,大明哪能武运昌隆”
“不错,何千户有谋国之能。”
马文升也出列了,缓缓慎重言道“老臣自担任兵部尚书来,每日如履薄冰,忙得焦头烂额,然收效甚微。”
“不曾想,何千户旁观者清,一番大气魄改革兵制,从根本上强盛我大明军事。”
“倘若此制能推而广之,则可五军都督府统兵作战,兵部调兵考核。两方各司其职又相得益彰,可谓两全其美。”
难得见英国公和兵部尚书不吵架,还十分赞同此策,弘治皇帝不由更加有了信心,面色也欣然了几分。
然而,他毕竟是一位思虑周全的帝皇,又开口问了一句“难道这等改革之策,便没有什么弊端吗”
“当然有”首辅刘健这时苦笑着开口了,言简意赅回道“费钱。”
众人闻言,不由也反应过来了不错,何瑾的整个设想的确很好。但要用这等法子,淬炼出一支大明铁血之师,还有智勇双全的战将来,基本上就是用钱砸出来的。
军校暂且不说,就说新军军营的待遇,无论吃穿用度、操练耗损,还是军饷方面,正规的京营都不见得比得上
一下子,弘治皇帝就感觉,自己头上被浇了桶凉水唉,钱啊朕现在最缺的就是钱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也照样能难倒手握至高权力的帝皇。
可不料何瑾闻言,却忍不住偷笑了一下。
弘治皇帝见状,不由想到这小子貌似很有钱,假如
一见弘治皇帝那副狐狸见了肥鸡的眼神儿,何瑾登时吓得一哆嗦,开口道“陛下,你可不能卸磨杀驴,干那等过河拆桥之事啊”
“微臣身为大明臣子,所作所为可一心都想着江山社稷,陛下福祉。陛下乃千古仁君,日后必名垂青史,切不可因一时贪念,致使白玉蒙尘,英名有污啊”
一听这些废话,弘治皇帝心头的火气腾腾就往上冒。毕竟,何瑾这番话又说准他心思了
“行了,刘公所提之事,你可有解决之策”弘治皇帝有些气急败坏,恶狠狠地盯着何瑾问道。
“有啊。”何瑾则赶紧开口。
然后,他就跟弘治皇帝大眼瞪小眼儿了。
等了半天后,弘治皇帝眼珠疑惑转了一圈儿,见何瑾还未开口。再看这小子暗暗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