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八章 开门七件事(2/2)
幸好就在众人吵吵嚷嚷的时候,丘聚过来了,告诉众人筵讲完毕,弘治皇帝要同他们商议国事。
但杨一清这里半分都没松口气,因为知道就算到了暖阁,情况也不会有一丝好转,反而只会更糟。
果然,今日讨论的议题就是刚才他们谈论的国事。且众人各抒己见后,反而还因在值房有了预热,更加默契地将矛头指向了杨一清。
又是一番唇枪舌剑,哭穷无奈后,逼得弘治皇帝也不由看向了杨一清,问道:“杨卿,此事你看?......”
杨一清不由苦笑了一声,道:“陛下,实不相瞒,这些朝中大事老臣近几日也同何润德那小子谈过。听了他的见解后,老臣觉得还十分有理,便私下整理了一番。”
说着,就将一封折子交了上去。
弘治皇帝打开后,慢慢审读了起来,发现何瑾对于修葺南京堤坝,提出了‘不能外行指挥内行’的观点。
对于琼州黎族的叛乱,提出了‘改土归流’的怀柔手段。
至于云南大水后的救灾,那小子更是有心得,道出了最好疏浚那里的河道,将滇铜作为当地经济支柱的法子。
弘治皇帝越看越心惊,经历通商互市一事后,他知道何瑾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才。可却没想到这小子当真胸中万千锦绣,有治国理阴阳的本事儿,观点犀利而缜密......
当下,他便让丘聚将折子传阅下去,令众人都审阅一遍。
这些治国多年的老臣们看罢,也不由心生惊叹。没料到何瑾虽年纪轻轻,非但想法同他们不谋而合,还屡屡有出乎意料的思路,仔细想想,还又那么合乎情理、妙不可言。
当下,以何瑾的想法为蓝本,这些大臣们又补充了些观点。很快,商讨的国事便一一有了定论和方案。
可也就是这个时候,杨一清的脸色就更苦了,怏怏道:“陛下,诸位同僚,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何润德的法子虽好,可有最重要的一环,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
“是什么?”
弘治皇帝又粗略审阅了一遍,没感觉里面有什么不妥的。并且还感觉,有了这小子的独到观点后,廷议效率都提高了很多。
杨一清就欲哭无泪,沉痛地开口道出了两个字:“没钱。”
不错,何瑾的法子的确很好,但万事都有前提,尤其想尽善尽美干成一件事儿,都......需要钱。
可大明朝的国库早在去年,因为跟塞外异族干仗,非但空得底儿掉,反而还欠了一屁股债。要不是后来通商互市补上了窟窿,大明经济恐怕都要动荡了。
众人一想到这个,都默默不语了。
就连权力至高无上的大明皇帝,也只能苦笑了一声:“打开大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连朕这个皇帝要治理国家,没钱也是万万不行啊......”
但杨一清这里半分都没松口气,因为知道就算到了暖阁,情况也不会有一丝好转,反而只会更糟。
果然,今日讨论的议题就是刚才他们谈论的国事。且众人各抒己见后,反而还因在值房有了预热,更加默契地将矛头指向了杨一清。
又是一番唇枪舌剑,哭穷无奈后,逼得弘治皇帝也不由看向了杨一清,问道:“杨卿,此事你看?......”
杨一清不由苦笑了一声,道:“陛下,实不相瞒,这些朝中大事老臣近几日也同何润德那小子谈过。听了他的见解后,老臣觉得还十分有理,便私下整理了一番。”
说着,就将一封折子交了上去。
弘治皇帝打开后,慢慢审读了起来,发现何瑾对于修葺南京堤坝,提出了‘不能外行指挥内行’的观点。
对于琼州黎族的叛乱,提出了‘改土归流’的怀柔手段。
至于云南大水后的救灾,那小子更是有心得,道出了最好疏浚那里的河道,将滇铜作为当地经济支柱的法子。
弘治皇帝越看越心惊,经历通商互市一事后,他知道何瑾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才。可却没想到这小子当真胸中万千锦绣,有治国理阴阳的本事儿,观点犀利而缜密......
当下,他便让丘聚将折子传阅下去,令众人都审阅一遍。
这些治国多年的老臣们看罢,也不由心生惊叹。没料到何瑾虽年纪轻轻,非但想法同他们不谋而合,还屡屡有出乎意料的思路,仔细想想,还又那么合乎情理、妙不可言。
当下,以何瑾的想法为蓝本,这些大臣们又补充了些观点。很快,商讨的国事便一一有了定论和方案。
可也就是这个时候,杨一清的脸色就更苦了,怏怏道:“陛下,诸位同僚,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何润德的法子虽好,可有最重要的一环,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
“是什么?”
弘治皇帝又粗略审阅了一遍,没感觉里面有什么不妥的。并且还感觉,有了这小子的独到观点后,廷议效率都提高了很多。
杨一清就欲哭无泪,沉痛地开口道出了两个字:“没钱。”
不错,何瑾的法子的确很好,但万事都有前提,尤其想尽善尽美干成一件事儿,都......需要钱。
可大明朝的国库早在去年,因为跟塞外异族干仗,非但空得底儿掉,反而还欠了一屁股债。要不是后来通商互市补上了窟窿,大明经济恐怕都要动荡了。
众人一想到这个,都默默不语了。
就连权力至高无上的大明皇帝,也只能苦笑了一声:“打开大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连朕这个皇帝要治理国家,没钱也是万万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