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花港观鱼更是别想了,水都没多少了,还是观桑田吧。三潭印月不知道还在不在……
    可怜的,自己一路千里迢迢跑过来,竟然看到了如此一幅景象,这不是欺负人吗?
    “去断桥吧。”
    朱允炆无奈地接受了现实,失落地朝着断桥走去。
    又走了近两里路,眼看着要到断桥了,两个大汉拦住了朱允炆等人的去路,理由是,前面是孙家的后花园了,想要从这里过路,那得交钱,不多要,一人十文。
    朱允炆郁闷了,古代免费、后世也免费的西湖,现在自己想要去逛逛,竟然有人管自己要门票?
    凭什么?
    西湖啥时候成私家宅基地了,还后花园,你家咋不把整个西湖都买下来!
    窝了一肚子火的朱允炆,直接就强行闯入了。
    两个大汉见状不由恼怒,刚想动手,却被上前的薛夏、孙栋给吓得不敢动弹。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应该知道吧。”
    朱允炆站在断桥上,看着桥底下小小的河道,周围遍地桑田,人间再无西湖美景。
    宁妃叹了一口气,站在朱允炆身旁,轻声道:“南宋时,西湖美景可谓是天下一绝,繁华更是无双。在元灭南宋之后,元朝认为南宋亡国,主要原因在于南宋君臣耽溺湖山,纵情西湖之上。故此,在元忽必烈时,便对西湖采取了‘废而不治’的态度,整个元朝,西湖都没有得到疏浚治理。”
    “到了我朝太祖时,西湖已是葑草丛生,很多地方都化作桑田。加上地方豪绅盘踞于此,据西湖为良田之地,耕作求利。三年前我入宫时,西湖尚有五六里之广,还有些可去之处,不成想此时已窄小如此。”
    朱允炆有些心疼,谁能想到,后世闻名于世的西湖,在明朝初期竟破落成了如此地步,估计再过一两年,就会彻底消失!
    突然之间,朱允炆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薛夏,问道:“去年杭州水涝成灾,好像就发生在这里吧?”
    第四百七十五章 水流才有众生
    薛夏思索了下,给了朱允炆一个肯定的回答。
    朱允炆站在断桥上,即没有看到小白,也没有看到小黑,只看到了看似勃勃生机,实则令人痛心疾首的桑田。
    这几年纺织业发展不错,但也不能把西湖给填了造田吧?
    知不知道填湖造田的危害有多大,别看现在能多收一些丝绸,但其损失远比这大得多。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可持续发展观,但也不能如此短视吧……
    “让杭州安全局千户罗显见我。”
    朱允炆沿着白堤而行,情绪有些失落,西湖都萎缩成大明湖了,向上追溯五百年,怕都没如此可怜的时候吧。
    前面的白堤已可见湖水,只不过右侧已填成了“岛”,白墙黛瓦,别致清幽,倒成了一些人家的园林之地。左侧临湖,修有观湖亭,里面人影绰绰,时有莺声燕语。
    别说夏雨荷了,就是夏荷都没有,湖水算得上青碧,一眼可见湖底,估计将一旁叽叽喳喳的丛佩儿丢里面去都淹不死她。
    元朝将南宋的失败与灭亡归罪给西湖,呵,怪不得元朝统治者脑子都那么多水,这是吸取教训的结果啊……
    西湖有什么罪?
    它只是湖,只是水,它不是九尾妲己,迷惑不了帝王,也不是沉鱼西施,使不了美人计。连总结王朝灭亡的经验都如此草率,没有百年国运也是活该。
    “那边是雷峰塔吧?”
    朱允炆看向远处山峰,一座塔矗立于苍翠之间。
    宁妃点了点头,赞同道:“是雷峰塔。”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一扫颓然与失落,说道:“罢了,佛塔在那里,且放下烦忧,走吧,我们去看看。”
    找来两艘小船,几人泛波而去。
    宁妃见朱允炆心情好转,便问道:“夫君可知雷峰塔于何人于何时修建?”
    朱允炆看着雷峰塔的方向,此时还没有所谓的“雷峰夕照”的说法,不过若说起其来历,宁妃虽是本地人,但未必如自己了解的清楚。
    不过看了一眼宁妃得意的目光,朱允炆便顺着她,说道:“不太清楚,好像有些年头了。”
    宁妃脸上带着轻盈的笑意,解释道:“已经有四百二十余年,北宋太平兴国(赵光义国号)二年,吴越国王钱俶命人兴建,这其中还有一段浪漫之事,传闻钱俶的宠妃黄氏得子,钱俶在欣喜之下,下令建造皇妃塔,即感于宠妃,也敬奉于佛……”
    朱允炆打趣道:“等我们有子女,要不咱也修个塔?”
    宁妃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跺了跺脚,侧过身,嗔怒道:“才不要!”
    朱允炆见状,开怀不已。
    “这雷峰塔里,可是有两件宝贝。我打算拿走一件,送给母亲大人。”
    朱允炆凝眸道。
    “宝贝?”
    宁妃不解,这雷峰塔能有什么宝贝?再说了,就算有宝贝,怎么也比不上京师的天界寺吧?
    不过吕太后信佛,若真有什么佛宝的话,定能让她满意。
    朱允炆含笑不语。
    事实上宁妃说的并非完全错,雷峰塔是北宋时期建造的,建造雷峰塔的人也是吴越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