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节(1/3)
尸山血海只是手段,终极目的是引弥勒降世,为了这个终极,任何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
因为这世界是黑暗的,无光的,是罪恶的。
杀吧。
死吧。
流血吧。
越是惨烈,越是苦难,弥勒越能早点降世,好拯救这个破败的世界,建立极乐的净土,人间再无苦难。
为了净土,为了后人,都献出自己的生命吧!
残肢断臂,死的肆虐,生的哀嚎,痛苦声,嘶喊声,兵器砍掉骨头的声音,在这夜色中混杂在一起。
战斗持续了至天亮,青州城城门再度关闭。
戚斌的左手汩汩流血,一把菜刀几乎砍掉了自己的手掌,登州卫一千二百余人,此时能站着的不到七百,余者不是重伤失去战力,便是阵亡于此!
北面的守卫也不轻松,直接被白莲教众冲垮了阵型,撤退了三里,若不是耿炳文派人接应,说不得还会折损在那里。
而耿炳文的中军也不好受,面对人数众多,拼死作战的白莲教众,凭着手中的五千人你来我往,鏖战一宿,伤者多达八百余!
不得已,耿炳文下令后撤三里扎营,并命令山东各地卫所抽调兵力,助战青州。
第四百八十二章 感谢这位公公……
杭州城。
对于青州惨烈的战事,朱允炆并不知情,天亮之后便在杭州城中微服私访。
不得不说,虽然西湖萎缩的厉害,但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之地,又有钱塘江,杭州依旧显得生机勃勃,繁华不输苏州、南京。
走到一条街巷中,朱允炆便听到一些孩童在跳唱:“西湖浅,成桑田,淹了百姓过得艰。雷峰塔,神灵显,雷公点火亮了天。雨水填,鱼儿游,西湖自此人间仙……”
宁妃听闻顿觉有趣,对朱允炆说道:“夫君刚刚答应雷峰塔住持兴盛香火,这杭州城就有了民谣,也太巧合了吧?”
朱允炆将摊位上的折扇放了回去,对宁妃道:“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不过是有人运作罢了。如同元末时‘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是一样的。”
“谁这个大胆?”
宁妃刚刚问出,便抬袖遮面,不用说,就是这位大明皇帝……
不以皇权的手段去解救问题,而是以民谣的方式来解决,这倒令人意外。
朱允炆并不在乎使用什么方式,问题就相当于一扇门,这扇门挡住了自己进屋,有钥匙就找钥匙,找不到钥匙,那找个配钥匙的解决也是一样的,实在不行,还可以翻窗户、砸门……
雷峰塔香火不旺,是因为这里的百姓认为雷峰塔与溺死的百姓有关,只要将这个问题解决掉,冠以“显灵”,那百姓自然而然就会重新前往雷峰塔。
不过是一种简单再简单不过的“营销”手段罢了,在后世这样忽悠人都不管用的,总不能喊“家人们,我们如何如何,如何如之何,你们快点来吧”这种脑残的戏吧。
可是明代人都很信神明,直接点就是都很迷信,对付迷信的人,也只能用粗糙的迷信的办法。比如陈友谅的老板徐寿辉,人家就用“佛”作刀枪不入的盾牌,上战场之前,先别抽刀子干架,先念念佛经,然后再去打。
打赢了,没受伤,说明是佛显灵,保佑的结果。
要是打输了,挂了,那也只能说你心不诚,对佛不够意思,你不死谁死。
这一套理论在古代很有市场,这要是自己穿越到元末,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搞个传销组织,说不定也能打个江山出来,那时候哪里还有老朱什么事……
用神灵对迷信,好使。
雷峰塔的问题,迎刃而解。
杭州知府虞谦虽没有大才,但治理杭州还算过得去,至少没有听闻民怨,从这一点来看,杭州官治比苏州要好一些。
朱允炆安排孙栋采买一些货物,既然要回宁妃的本家,总不能空着手去。至下午时,租买了二十四辆马车,一行人前往灵隐寺外的村落。
宁妃拉开帘子看着路边的风景,满心的欢喜与幸福。
一别多年,第一次归家,父母都还好吧?
弟弟,妹妹都还好吧?
宁妃有些紧张,看了一眼翻看文书的朱允炆,便安心下来。
朱允炆看着不久之前递送来的情报,见并无重点,只是百官动态与水师调动,便收了起来,对“近乡情更怯”的宁妃说道:“若我没记错的话,国丈韩秉忠育有两子两女,长子韩成才,次子韩成志。这些年来他们一直留在杭州,倒委屈了他们。
宁妃伸手帮朱允炆整理了下衣襟,温和地说道:“留在杭州才是他们的福分,若去了京师,贪恋荣华富贵,卷入权贵纷争,才是麻烦事。想来成才应及冠了,倒是成志,怕还在读书,还有最小的妹妹夏雨,我入京时她还很小……”
朱允炆欣慰至极,眼前的宁妃素来清高,倒也是一个聪慧之人。
大明不允许有外戚专政。
朱允炆之所以能坐上皇位,其中一个考量因素就是,朱允炆的娘家没什么人。而朱允熥的娘家,那人可就强横太多了,外祖父常遇春,舅祖父蓝玉……
当然,常遇春死得早,蓝玉也
因为这世界是黑暗的,无光的,是罪恶的。
杀吧。
死吧。
流血吧。
越是惨烈,越是苦难,弥勒越能早点降世,好拯救这个破败的世界,建立极乐的净土,人间再无苦难。
为了净土,为了后人,都献出自己的生命吧!
残肢断臂,死的肆虐,生的哀嚎,痛苦声,嘶喊声,兵器砍掉骨头的声音,在这夜色中混杂在一起。
战斗持续了至天亮,青州城城门再度关闭。
戚斌的左手汩汩流血,一把菜刀几乎砍掉了自己的手掌,登州卫一千二百余人,此时能站着的不到七百,余者不是重伤失去战力,便是阵亡于此!
北面的守卫也不轻松,直接被白莲教众冲垮了阵型,撤退了三里,若不是耿炳文派人接应,说不得还会折损在那里。
而耿炳文的中军也不好受,面对人数众多,拼死作战的白莲教众,凭着手中的五千人你来我往,鏖战一宿,伤者多达八百余!
不得已,耿炳文下令后撤三里扎营,并命令山东各地卫所抽调兵力,助战青州。
第四百八十二章 感谢这位公公……
杭州城。
对于青州惨烈的战事,朱允炆并不知情,天亮之后便在杭州城中微服私访。
不得不说,虽然西湖萎缩的厉害,但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之地,又有钱塘江,杭州依旧显得生机勃勃,繁华不输苏州、南京。
走到一条街巷中,朱允炆便听到一些孩童在跳唱:“西湖浅,成桑田,淹了百姓过得艰。雷峰塔,神灵显,雷公点火亮了天。雨水填,鱼儿游,西湖自此人间仙……”
宁妃听闻顿觉有趣,对朱允炆说道:“夫君刚刚答应雷峰塔住持兴盛香火,这杭州城就有了民谣,也太巧合了吧?”
朱允炆将摊位上的折扇放了回去,对宁妃道:“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不过是有人运作罢了。如同元末时‘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是一样的。”
“谁这个大胆?”
宁妃刚刚问出,便抬袖遮面,不用说,就是这位大明皇帝……
不以皇权的手段去解救问题,而是以民谣的方式来解决,这倒令人意外。
朱允炆并不在乎使用什么方式,问题就相当于一扇门,这扇门挡住了自己进屋,有钥匙就找钥匙,找不到钥匙,那找个配钥匙的解决也是一样的,实在不行,还可以翻窗户、砸门……
雷峰塔香火不旺,是因为这里的百姓认为雷峰塔与溺死的百姓有关,只要将这个问题解决掉,冠以“显灵”,那百姓自然而然就会重新前往雷峰塔。
不过是一种简单再简单不过的“营销”手段罢了,在后世这样忽悠人都不管用的,总不能喊“家人们,我们如何如何,如何如之何,你们快点来吧”这种脑残的戏吧。
可是明代人都很信神明,直接点就是都很迷信,对付迷信的人,也只能用粗糙的迷信的办法。比如陈友谅的老板徐寿辉,人家就用“佛”作刀枪不入的盾牌,上战场之前,先别抽刀子干架,先念念佛经,然后再去打。
打赢了,没受伤,说明是佛显灵,保佑的结果。
要是打输了,挂了,那也只能说你心不诚,对佛不够意思,你不死谁死。
这一套理论在古代很有市场,这要是自己穿越到元末,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搞个传销组织,说不定也能打个江山出来,那时候哪里还有老朱什么事……
用神灵对迷信,好使。
雷峰塔的问题,迎刃而解。
杭州知府虞谦虽没有大才,但治理杭州还算过得去,至少没有听闻民怨,从这一点来看,杭州官治比苏州要好一些。
朱允炆安排孙栋采买一些货物,既然要回宁妃的本家,总不能空着手去。至下午时,租买了二十四辆马车,一行人前往灵隐寺外的村落。
宁妃拉开帘子看着路边的风景,满心的欢喜与幸福。
一别多年,第一次归家,父母都还好吧?
弟弟,妹妹都还好吧?
宁妃有些紧张,看了一眼翻看文书的朱允炆,便安心下来。
朱允炆看着不久之前递送来的情报,见并无重点,只是百官动态与水师调动,便收了起来,对“近乡情更怯”的宁妃说道:“若我没记错的话,国丈韩秉忠育有两子两女,长子韩成才,次子韩成志。这些年来他们一直留在杭州,倒委屈了他们。
宁妃伸手帮朱允炆整理了下衣襟,温和地说道:“留在杭州才是他们的福分,若去了京师,贪恋荣华富贵,卷入权贵纷争,才是麻烦事。想来成才应及冠了,倒是成志,怕还在读书,还有最小的妹妹夏雨,我入京时她还很小……”
朱允炆欣慰至极,眼前的宁妃素来清高,倒也是一个聪慧之人。
大明不允许有外戚专政。
朱允炆之所以能坐上皇位,其中一个考量因素就是,朱允炆的娘家没什么人。而朱允熥的娘家,那人可就强横太多了,外祖父常遇春,舅祖父蓝玉……
当然,常遇春死得早,蓝玉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