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无意识的话语。
    内阁大臣解缙、杨士奇、铁铉等着急不已,一日日守在门口。
    朱允炆很少生病,可一生病就很严重,这次也一样,浑浑噩噩高烧了三日才悠悠清醒过来,面对哭嚎不断的马恩慧、朱文奎等人虚弱地说:“无妨,一时半会还不会去找太祖。”
    一场大病之后,朱允炆消瘦了很多,也落了下个咳嗦的病根,似乎伤到了肺。
    休养一段时日,过了中秋后,朱允炆于武英殿召见内阁大臣与六部堂官、五军都督府、水师都督府众文武官员,看着跟了自己长达十余年的老臣,朱允炆咳了咳,笑道:“都说皇上万岁,可依朕看,世上没有万岁的皇帝,也没有千岁的皇帝,连活过百岁的都没有吧,南越武王赵佗只能算个王。”
    “朕今年虽只有三十八,可一场病下来,身体已大不如从前。天有不测风云,谁知下次病灾来时能不能挺过去……”
    解缙听闻,连忙喊道:“皇上莫要说如此令人惶恐之言,皇上春秋鼎盛,定能康复如初!”
    徐辉祖也有些害怕,朱允炆这好端端的,怎么搞成了要交代遗言的感觉,喊道:“皇上万万不可悲愁,只要好好将养,龙体自会痊愈!”
    杨士奇、夏原吉、郑和、李坚等官员都站出来。
    朱允炆摆了摆手,正色道:“纵观其他朝代,王朝兴衰与帝王能力息息相关。帝王清明有为,重要贤臣,远离小人,不敢说盛世,但也算得上国泰民安。可若帝王昏庸无道,大兴土木,不顾百姓生死,不理民间疾苦,则民不聊生,社稷危矣。”
    “朕左思右想之下,为保后来者为政有力,决定设东宫移殿三步。这第一步,东宫监国,以民政国事为准。皇帝当在太子成年之后至而立之年,给其三至十年监国理政之权。东宫监国期间,不得过问任何军政,不得结交任何宫廷看守,不得结交任何勋贵武将。”
    “内阁、六部辅佐东宫监国,察其能力,考其本性。若监国期间毫无治国理政之能力,更无明辨是非决断之力,不分忠奸好恶、不别黑白,看不到曲直根本。当奏禀于上,更换太子。日后大明遴选继承人,嫡长子为第一继承人,但绝不是唯一继承人。无能者,不得为君。”
    杨士奇、徐辉祖等人惊愕地看着朱允炆,这些话有些过于骇人。
    千余年来的嫡长子继承制,被朱允炆给硬生生地踢得摇摇晃晃。虽然朱允炆依旧支持嫡长子继承制,但却将其唯一性给否决了。
    这意味着,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等等,都可以在大皇子还活着的时候有资格当皇帝。这一点很可能会造成皇子之争。
    但仔细想想这种可能性又不太大,因为太子监国的时候,皇帝还在,有皇帝控制局势,谁上谁下,皇帝依旧说了算,哪个皇子想争,想斗,也未必能争斗得动。何况大皇子成年的时候,其他皇子还不一定成年呢,人都没长大,还怎么和大皇子争斗……
    朱允炆继续说道:“当然,为了确保皇子之间不起内斗,在其他皇子年满十八岁时,将其送往金陵国子监进修,不得过问朝廷事宜。不对其设僚属官员,不设府邸。至于东宫移殿第二步,便是后领兵。监国考核通过之后,准许太子领京军外卫所之兵,出京师进行武备训练,领兵至草原,至荒漠,至大海,至高山!”
    “大明君主,不一定是多高明的统帅,但一定要懂得带兵,懂得基本的行军打仗,拥有血勇之气,敢战之气!要敢于驱马上前,敢于乘风破浪,唯有如此,才能驾驭大明朝着前所有未有的繁荣前进!”
    “至于这东宫移殿第三步,那就是朕交京军与亲军卫于太子,交大宝于太子并昭告天下退位,太子进奉天殿登基。东宫移殿三步,先东宫殿监国理政,后外殿治外卫所,再奉天殿掌京军亲卫,御极乾坤!帝王亲控,太子亲为,百官文武辅佐,天下一心,以保繁盛不衰,以延国祚万年!”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十年,弹指一挥间
    朱允炆穷尽心思,也找不到更好的继承制度。
    搞君主立宪?
    让自己去捆绑自己的手?
    这不合适。
    搞上议会与下议会,搞几个党派,搞三权分立?
    这些都不适合大明王朝。
    封建王朝是有惯性的,它推崇的是天授君权,忠君思想早已融入在了衣食住行里面,不是其他思想想取代就能取代的。
    封建朝代,朱允炆能做的,只能是在皇子之中选出最合适的那个,只是为了确保皇子之间不发生内斗,还需要诸多限制与约束。
    朱允炆自己掌控局势,也相信以朱文奎的能力,在未来也可控制局势。
    一代一代帝王亲自站台,扶着太子走一程,直至将其移到奉天殿,以确保其能力、心性当帝王可以将大明的繁荣昌盛延续下去。
    这是唯一的法子,虽不完美,至少可以保未来百年内大明朝廷内部不出现大的问题。至于再后面的事,就看未来子孙的智慧与手段了。
    朱允炆接连咳了一阵子,几乎没办法呼吸,憋得脸有些不自然的红,对群臣道:“帝王掌舵,扶一把太子,直至其拥有治国之力,便在年老体衰、力有不逮时,主动退下。滔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