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2/3)
年间,朝廷曾在陕西一带由官府推广种植过的,后来还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刘衍刚端起一杯热茶喝了一口,此时听到王炆镇的话,顿时一口喷了出来,直勾勾的看着王炆镇,说道:“今天这是怎么了,想什么来什么!”
“大人知道?”
“当然知道!”
刘衍很是兴奋的说道:“你说的那个人才在哪?立即带来见我!”
王炆镇说道:“就在门房内,属下这就去把他带来。”
片刻之后,一个个子不高,长得黑黑瘦瘦的男子跟在王炆镇的身后走来,刘衍打量了一下,此人年纪大概在五十多岁的样子,一身破旧的棉衣,完全就是一副农户的打扮,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一个老农了。
“启禀大人,此人名叫杜峰,是莱州那边的农户,早年间曾随船出海去过南洋赶海,在南洋的一个大岛屿上面,见过番薯!”
“你去过南洋?”
刘衍顿时来了精神,让王炆镇和那个叫杜峰的老农都坐下,又让仆人端来热茶和糕点,说道:“你详细说一说。”
此时那个杜峰还非常紧张,毕竟自己五十多岁了,还是头一次见到刘衍这么大的官,紧张得只在椅子上挨了半个屁股,手边的热茶都不敢喝一口。
“大、大人,小老、老是崇祯元、元年年……”
刘衍哈哈一笑,说道:“不用紧张,本官并不是在审问你,而是有求于你,放心说就是了。”
看到刘衍和蔼可亲,杜峰也放松了一些,说道:“启禀大人,小老是在崇祯元年随船去的零丁洋,也就是南洋,当时是在船上做苦力。”
“后来海船到了南面的吕宋,据说哪里盛产黄金,所以小老等人便在一处叫做小吕宋的城市落脚,在哪里生活了两年。这两年可真是苦,金子没挖到,还被那里的佛郎机人欺负的不行!”
刘衍点了点头,吕宋就是后世的菲律宾,主要指马尼拉及其附近一带。宋元以来,中国商船常到此贸易。大明洪武年间以来,中国福建居民到此地者甚多。
自1571年,其地为西班牙,也就是此时所说的佛郎机国所侵占。
“……小老就是在小吕宋城外的农田中,见到了番薯,还吃过,甘甜可口,很好吃的。”
“那边的番薯产量如何?”
这是刘衍最关心的问题,大明之前在西北推广的番薯秧苗是早年间传入的,基本上是没经过培育的,就是不知道吕宋那边的番薯秧苗如何了。
“产量很高!”
杜峰说道:“在小吕宋那边,番薯一年可以两熟,一年的亩产可达将近三千斤左右。”
刘衍顿时喜出望外,虽然与后世动不动就五、六千斤的亩产比不了,可是已经比现在的小麦产量高太多了,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
于是刘衍说道:“本官,如果说本官为你准备一条海船,再配备船工等人,另外再配一队官兵保护你,让你再去吕宋一趟,为本官寻找高产的番薯秧苗,你可敢去?”
杜峰顿时愣住了,苦笑着说道:“大人啊,小老已经五十多岁了,黄土都埋到脖子了,现在再泛舟出海,去那万里之外的番邦,这不是要小老的命吗?”
刘衍说道:“本官知道此行艰难,但是也不会让你白去一趟。只要你答应去找,本官不但派人保护你的安全,送你过去,你只要做向导,并且故地重游去找东西就好。另外还会给你一千两银子作为奖赏,只要你答应,现在本官就可以先支付二百两银子作为定金,如何?”
杜峰开始还满脸不愿意,可是听到有一千两银子的巨款可拿,顿时就纠结了起来,片刻之后便咬着牙说道:“小老这一辈子都没见过一百两银子,更不用说一千两了。好!小老就拼一把,帮大人去找高产的番薯秧苗!”
“好!”
刘衍说道:“你现在灵山卫城内住下,等到本官派人去王家庄百户所那边准备船只、招募人手,一切准备好了之后,便派人送你过去。”
“另外,此番出海,本官也不会规定具体的时限,只要你能完成任务,不管是一年、五年还是十年,本官的承诺都是有效的。”
随后刘衍便命人取来二百两银子交给杜峰,看到如此多的银子,杜峰几乎拿不住托盘,激动得老泪纵横,直接跪下来不断的磕头。
刘衍随后将招募人手、准备海船的事情交给王炆镇,并且让王炆镇好好安顿杜峰。
“呵呵,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将此事办的漂亮。”
“嗯,王同知办事,本官是非常放心的。”
送走了王炆镇和杜峰,刘衍心情大好,虽然寻找番薯秧苗的事情还没成行,但毕竟已经有了希望。
随后刘衍思索着,自己的根基在王家庄各处,现在灵山卫这边已经步入正轨了,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回王家庄各处巡视一番了。
第二百零五章 商会
数日后,在冰冷的寒风中,一支铁甲马队正行进在官道上,朝着王家庄百户所的方向赶去。
刘衍身披一件黑色大氅,身旁跟着骑兵营千总许铭、亲卫营千总苗绍,三人身后便是由骑兵营将士、亲卫营夜不收组成的大队人马。
刘衍刚端起一杯热茶喝了一口,此时听到王炆镇的话,顿时一口喷了出来,直勾勾的看着王炆镇,说道:“今天这是怎么了,想什么来什么!”
“大人知道?”
“当然知道!”
刘衍很是兴奋的说道:“你说的那个人才在哪?立即带来见我!”
王炆镇说道:“就在门房内,属下这就去把他带来。”
片刻之后,一个个子不高,长得黑黑瘦瘦的男子跟在王炆镇的身后走来,刘衍打量了一下,此人年纪大概在五十多岁的样子,一身破旧的棉衣,完全就是一副农户的打扮,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一个老农了。
“启禀大人,此人名叫杜峰,是莱州那边的农户,早年间曾随船出海去过南洋赶海,在南洋的一个大岛屿上面,见过番薯!”
“你去过南洋?”
刘衍顿时来了精神,让王炆镇和那个叫杜峰的老农都坐下,又让仆人端来热茶和糕点,说道:“你详细说一说。”
此时那个杜峰还非常紧张,毕竟自己五十多岁了,还是头一次见到刘衍这么大的官,紧张得只在椅子上挨了半个屁股,手边的热茶都不敢喝一口。
“大、大人,小老、老是崇祯元、元年年……”
刘衍哈哈一笑,说道:“不用紧张,本官并不是在审问你,而是有求于你,放心说就是了。”
看到刘衍和蔼可亲,杜峰也放松了一些,说道:“启禀大人,小老是在崇祯元年随船去的零丁洋,也就是南洋,当时是在船上做苦力。”
“后来海船到了南面的吕宋,据说哪里盛产黄金,所以小老等人便在一处叫做小吕宋的城市落脚,在哪里生活了两年。这两年可真是苦,金子没挖到,还被那里的佛郎机人欺负的不行!”
刘衍点了点头,吕宋就是后世的菲律宾,主要指马尼拉及其附近一带。宋元以来,中国商船常到此贸易。大明洪武年间以来,中国福建居民到此地者甚多。
自1571年,其地为西班牙,也就是此时所说的佛郎机国所侵占。
“……小老就是在小吕宋城外的农田中,见到了番薯,还吃过,甘甜可口,很好吃的。”
“那边的番薯产量如何?”
这是刘衍最关心的问题,大明之前在西北推广的番薯秧苗是早年间传入的,基本上是没经过培育的,就是不知道吕宋那边的番薯秧苗如何了。
“产量很高!”
杜峰说道:“在小吕宋那边,番薯一年可以两熟,一年的亩产可达将近三千斤左右。”
刘衍顿时喜出望外,虽然与后世动不动就五、六千斤的亩产比不了,可是已经比现在的小麦产量高太多了,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
于是刘衍说道:“本官,如果说本官为你准备一条海船,再配备船工等人,另外再配一队官兵保护你,让你再去吕宋一趟,为本官寻找高产的番薯秧苗,你可敢去?”
杜峰顿时愣住了,苦笑着说道:“大人啊,小老已经五十多岁了,黄土都埋到脖子了,现在再泛舟出海,去那万里之外的番邦,这不是要小老的命吗?”
刘衍说道:“本官知道此行艰难,但是也不会让你白去一趟。只要你答应去找,本官不但派人保护你的安全,送你过去,你只要做向导,并且故地重游去找东西就好。另外还会给你一千两银子作为奖赏,只要你答应,现在本官就可以先支付二百两银子作为定金,如何?”
杜峰开始还满脸不愿意,可是听到有一千两银子的巨款可拿,顿时就纠结了起来,片刻之后便咬着牙说道:“小老这一辈子都没见过一百两银子,更不用说一千两了。好!小老就拼一把,帮大人去找高产的番薯秧苗!”
“好!”
刘衍说道:“你现在灵山卫城内住下,等到本官派人去王家庄百户所那边准备船只、招募人手,一切准备好了之后,便派人送你过去。”
“另外,此番出海,本官也不会规定具体的时限,只要你能完成任务,不管是一年、五年还是十年,本官的承诺都是有效的。”
随后刘衍便命人取来二百两银子交给杜峰,看到如此多的银子,杜峰几乎拿不住托盘,激动得老泪纵横,直接跪下来不断的磕头。
刘衍随后将招募人手、准备海船的事情交给王炆镇,并且让王炆镇好好安顿杜峰。
“呵呵,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将此事办的漂亮。”
“嗯,王同知办事,本官是非常放心的。”
送走了王炆镇和杜峰,刘衍心情大好,虽然寻找番薯秧苗的事情还没成行,但毕竟已经有了希望。
随后刘衍思索着,自己的根基在王家庄各处,现在灵山卫这边已经步入正轨了,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回王家庄各处巡视一番了。
第二百零五章 商会
数日后,在冰冷的寒风中,一支铁甲马队正行进在官道上,朝着王家庄百户所的方向赶去。
刘衍身披一件黑色大氅,身旁跟着骑兵营千总许铭、亲卫营千总苗绍,三人身后便是由骑兵营将士、亲卫营夜不收组成的大队人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