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2/3)
如今灵山卫已经尽在刘衍的掌握,刘衍便准备把玻璃搞出来,进一步扩大灵山卫的收入。至于玻璃工坊的位置,刘衍依旧准备定在大盘堡。
随后刘衍找来钱粮官岳明、商事官宋功明,命岳明立即调集钱粮、招募工匠,在大盘堡外择地修建玻璃工坊,先将工坊的围墙、房屋等设施修建起来。然后命宋功明去高价寻找玻璃工匠。
建造玻璃作坊最先需要考虑的是建立坩埚炉,这是重中之重。烧制玻璃需要把纯碱、石灰石、石英等混合在一起的原材料加热到一千五百到一千六百度,寻常的炉子肯定不行,这个温度已经与炼钢的温度差不了多少了,需要专门的人才修建专门的炉子。而且盛放原材料的坩埚也需要专业人才制作。
这个时代最常用高温烧制产品的就是烧瓷器的匠人了,刘衍准备让宋功明找几个烧瓷匠来为自己制造玻璃。此时专门烧制玻璃的工匠大多在朝廷中控制着,刘衍轻易也找不到,就算找到了,强行寻找的话也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接到刘衍的命令之后,宋功明便带人在各处打听,几天后来到胶州城内。
经过这几天的打听,宋功明得知这里有瓷匠,便亲自带上几名墩军骑马赶来,一起过来的还有自己的侄子宋灌。
“你跟来做什么?”
宋灌笑着说道:“叔叔,操守大人可是要烧制玻璃啊,这可是大生意,我有意毛遂自荐,帮着操守大人支撑玻璃生意。”
“你?”
宋功明微微皱眉,说道:“我一直想将你提拔一下,充任哪里的总旗、百户,可是你就是不愿意,说什么自己的前途不在军伍上。你也不想想看,操守大人为何会有今日的成就,不就是靠着手中的强悍新军吗?你跟在操守大人身后,难道还怕没有军功可拿?”
宋灌说道:“我自认为没有上战场的勇气,也没有领兵的才能,只是有些小聪明罢了,正好用在经营之上,此番操守大人要筹建的玻璃工坊,正好是一个机会!”
宋功明见状只好叹息一声,对宋灌妥协了:“好吧,咱们先办正事,回去之后我跟操守大人说一下,看看能不能举荐你。”
“哈哈,那就多谢叔叔了。”
话说宋功明、宋灌二人在胶州城内打听了一阵,知道在这个县的北面有一个北岭村,据说一个村全是烧瓷器的,其中要数史家的青花瓷烧得最好。
于是宋功明直接花钱请了一个城内的游手带路,找到了北岭村史家。
那史家的房子很大,在北岭村中间占据了一大片土地,是个独门独户的大院子。宋功明和宋灌站在院子外面看了看,只见里面有几个竖起的粘土炉子,大概就是史家烧制瓷器的炉子。
宋功明在门口递上名帖,便有一个史家人跑了出来,恭恭敬敬的把宋功明和宋灌带到了正堂。
正堂上,史家的族长看到宋功明一身千户官服,急忙行礼说道:“官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宋功明笑了笑说道:“免礼。”
史家族长请宋功明入座,让宋功明坐在主位上自己陪在下首,又让仆人送上了茶水。宋灌则是站在一边,打量着屋内的情况,只见正堂内的摆设很是讲究,虽然称不上奢华,但是也是中上之家。
双方寒暄了一番,宋功明知道了史家族长名叫史四升,看样子大概有四十多岁,言谈举止之间,显得很是精明。
宋功明显然也注意到这一点,喝了一口茶水便直奔主题说道:“不知道史公经营这个瓷器作坊,一年有多少利润呢?”
史四升见这官爷上来就问自己收入,不免有些尴尬,想了想说道:“我史家六口人烧瓷,一年除了吃穿用度,也有百余两的利润。”
想不到这史家人一年利润还挺高的,算上六口人的用度,史家一年起码有一百五十两银子的收入。别人收入高,你挖墙脚需要的银子就要更多。
此时宋功明心里有些肉痛银子,脸上却不动声色说道:“这样,我出二百五十两一年,聘请你们六口人去灵山卫为我做事情,如何?”
那史四升愣了愣,问道:“灵山卫?官爷要烧什么?”
宋功明说道:“我要烧的是玻璃,需要一些人手!”
史四升摇头说道:“官爷,恕小民不识抬举,但我们史家家传数代烧瓷,那是几百年的产业了,不愿意离开北岭村失了这份产业!”
宋功明心中冷笑一声,说什么不远失了产业,无非是想要再提高一些筹码而已,于是吸了一口气,说道:“我愿意出三百两银子,史家六口人每人每年给五十两银子,怎么样?史公考虑考虑?”
那史四升微微变色,佯装思索了许久,然后说道:“既然官爷如此有诚意,老夫如果再不答应,那就显得未免不近人情了。也罢,官爷容老夫几日料理家事,两天之内,老夫一定带着家人动身前往灵山卫。”
宋功明笑着答应下来,随后想起刘衍的吩咐,便问道:“对了,史公会建窑吗?”
史四升看了看刘衍,笑着说道:“我当然会啊!从建窑到选坩埚,再到塑胚、烧窑,我是全都会。”
想了想,史四升又说道:“可是建一个瓷窑要买各种材料,成本就要几百两银
随后刘衍找来钱粮官岳明、商事官宋功明,命岳明立即调集钱粮、招募工匠,在大盘堡外择地修建玻璃工坊,先将工坊的围墙、房屋等设施修建起来。然后命宋功明去高价寻找玻璃工匠。
建造玻璃作坊最先需要考虑的是建立坩埚炉,这是重中之重。烧制玻璃需要把纯碱、石灰石、石英等混合在一起的原材料加热到一千五百到一千六百度,寻常的炉子肯定不行,这个温度已经与炼钢的温度差不了多少了,需要专门的人才修建专门的炉子。而且盛放原材料的坩埚也需要专业人才制作。
这个时代最常用高温烧制产品的就是烧瓷器的匠人了,刘衍准备让宋功明找几个烧瓷匠来为自己制造玻璃。此时专门烧制玻璃的工匠大多在朝廷中控制着,刘衍轻易也找不到,就算找到了,强行寻找的话也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接到刘衍的命令之后,宋功明便带人在各处打听,几天后来到胶州城内。
经过这几天的打听,宋功明得知这里有瓷匠,便亲自带上几名墩军骑马赶来,一起过来的还有自己的侄子宋灌。
“你跟来做什么?”
宋灌笑着说道:“叔叔,操守大人可是要烧制玻璃啊,这可是大生意,我有意毛遂自荐,帮着操守大人支撑玻璃生意。”
“你?”
宋功明微微皱眉,说道:“我一直想将你提拔一下,充任哪里的总旗、百户,可是你就是不愿意,说什么自己的前途不在军伍上。你也不想想看,操守大人为何会有今日的成就,不就是靠着手中的强悍新军吗?你跟在操守大人身后,难道还怕没有军功可拿?”
宋灌说道:“我自认为没有上战场的勇气,也没有领兵的才能,只是有些小聪明罢了,正好用在经营之上,此番操守大人要筹建的玻璃工坊,正好是一个机会!”
宋功明见状只好叹息一声,对宋灌妥协了:“好吧,咱们先办正事,回去之后我跟操守大人说一下,看看能不能举荐你。”
“哈哈,那就多谢叔叔了。”
话说宋功明、宋灌二人在胶州城内打听了一阵,知道在这个县的北面有一个北岭村,据说一个村全是烧瓷器的,其中要数史家的青花瓷烧得最好。
于是宋功明直接花钱请了一个城内的游手带路,找到了北岭村史家。
那史家的房子很大,在北岭村中间占据了一大片土地,是个独门独户的大院子。宋功明和宋灌站在院子外面看了看,只见里面有几个竖起的粘土炉子,大概就是史家烧制瓷器的炉子。
宋功明在门口递上名帖,便有一个史家人跑了出来,恭恭敬敬的把宋功明和宋灌带到了正堂。
正堂上,史家的族长看到宋功明一身千户官服,急忙行礼说道:“官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宋功明笑了笑说道:“免礼。”
史家族长请宋功明入座,让宋功明坐在主位上自己陪在下首,又让仆人送上了茶水。宋灌则是站在一边,打量着屋内的情况,只见正堂内的摆设很是讲究,虽然称不上奢华,但是也是中上之家。
双方寒暄了一番,宋功明知道了史家族长名叫史四升,看样子大概有四十多岁,言谈举止之间,显得很是精明。
宋功明显然也注意到这一点,喝了一口茶水便直奔主题说道:“不知道史公经营这个瓷器作坊,一年有多少利润呢?”
史四升见这官爷上来就问自己收入,不免有些尴尬,想了想说道:“我史家六口人烧瓷,一年除了吃穿用度,也有百余两的利润。”
想不到这史家人一年利润还挺高的,算上六口人的用度,史家一年起码有一百五十两银子的收入。别人收入高,你挖墙脚需要的银子就要更多。
此时宋功明心里有些肉痛银子,脸上却不动声色说道:“这样,我出二百五十两一年,聘请你们六口人去灵山卫为我做事情,如何?”
那史四升愣了愣,问道:“灵山卫?官爷要烧什么?”
宋功明说道:“我要烧的是玻璃,需要一些人手!”
史四升摇头说道:“官爷,恕小民不识抬举,但我们史家家传数代烧瓷,那是几百年的产业了,不愿意离开北岭村失了这份产业!”
宋功明心中冷笑一声,说什么不远失了产业,无非是想要再提高一些筹码而已,于是吸了一口气,说道:“我愿意出三百两银子,史家六口人每人每年给五十两银子,怎么样?史公考虑考虑?”
那史四升微微变色,佯装思索了许久,然后说道:“既然官爷如此有诚意,老夫如果再不答应,那就显得未免不近人情了。也罢,官爷容老夫几日料理家事,两天之内,老夫一定带着家人动身前往灵山卫。”
宋功明笑着答应下来,随后想起刘衍的吩咐,便问道:“对了,史公会建窑吗?”
史四升看了看刘衍,笑着说道:“我当然会啊!从建窑到选坩埚,再到塑胚、烧窑,我是全都会。”
想了想,史四升又说道:“可是建一个瓷窑要买各种材料,成本就要几百两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