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节(2/3)
犯进行审问,这些便是他们所有人的审结案卷!”
“另外,本镇已经下令,将所有人犯的家财拨付给钱粮官岳明处理,所有人犯的家眷一律关押在军营内看管,等候处置。”
刘衍看着皱眉翻看案卷的王从义、郭敏泰、韩金楚三人,继续说道:“本镇如此处置,不知道是否妥当,还请三位大人一同斟酌。”
王从义看了几份案卷之后,便痛心疾首的说道:“此些贼人饱受朝廷恩义,不思报效,却做这等祸国殃民之举,实是狼子野心。”
他骂了好一会,便对刘衍说道:“不过此次变乱,相关人犯,不知总兵大人准备如何处置?”
刘衍说道:“此番变乱滋事体大,本镇以为应将一众案犯,以及所有的案卷,全部移交总督府,由卢督臣上报朝廷三司会审,请旨裁决。”
对于黄明德等士子、文官等,身为青莱镇总兵官的刘衍没有处置权,抓捕的赵威、蔡应文、潘涂等指挥使,按大明律,也需奏请得旨。
此番刘衍己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但彻底掌控了青州府的军权,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本地势力,现在也就没必要越厨代庖,那样就显得过于跋扈了。
至于相关的人犯,刘衍已经准备移交给青州府知府王从义了。
对于刘衍的态度,王从义颇为赞赏,至少在明面上,刘衍这个总兵官还是很尊重自己的。当然,越是如此,越让王从义觉得刘衍这人不简单。懂得适可而止,便是宦海多年的老官宦,也不见得有刘衍的心机谋略。
现在青州府那么多的文官、武将被拿下,后续刘衍肯定还会对各处的乡绅动手,料想此事定会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
但事情己经发生了,最重要就是善后。如何将丧事办成喜事,对知府王从义而言是个挑战。
刘衍已经定下调子,那便是青州府的反对势力必须连根拔起,不管是乡绅、武将、文官、士子,只要是反对刘衍整顿军政的,一律全部除掉。
经过一番动荡,青州府内外至少有八十多家商贾、三十多家士绅、数十名文武官吏被刘衍扳倒。
王从义、郭敏泰、韩金楚三人在过来的路上就合计过,刘衍抄没这些人的家产后,至少可夺得十几万亩的良田,过百万两的资财!
三人虽然没有侵占军户的耕地,但并不代表三人不贪财,所以在话里话外也表露出想要分润一分的意思。
刘衍笑了笑,当即表示愿意出银子,将青州府上下未来五年的应缴赋税,全部由刘衍出了。另外,刘衍还给王从义、郭敏泰、韩金楚三人每人一份大礼,具体的数额足以让三人喜上眉梢。
由此,双方便达成一致:刘衍继续安排青州府各处驻军和相关官吏的人事安排,王从义负责向朝廷上报变乱之事,郭敏泰、韩金楚二人则全力配合刘衍的新政事宜。
送走了王从义三人,刘衍也开始思考以后的商业发展,有了商会的介入,相信青州府和莱州府的商贾会老实很多。
其实自从刘衍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便对明末的商人一直心怀防备。这不仅是因为明末商人普遍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种种恶习。更因为此时的商人大多是流通型商人,非后世的生产型商人,难以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像后世商人那样开设工厂,都需要招募大批工人,规模大的,甚至可以解决几万,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而且他们生产货物,创造价值。此时的商人,只是保持商品流通,有着收购与运输功能罢了。
所以刘衍思考之后,也打定主意,以后在青州府、莱州府要鼓励商人开厂设坊,一方面可以促进就业、富裕百姓,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自己的实力,只有手工业发达之后,军工产业才能受到反哺。
至于此番抄没的耕地,刘衍准备移交给管屯官张耒,下一步就是在青州府和莱州府招募百姓转为军户,这些耕地连同将来准备开垦的荒地,便是新军户的口粮田了。
而那些查抄的钱财,便是下一阶段发展的资金了。
当日,刘衍与王从义联名写就公文,向总督衙门、巡抚衙门禀报此事的前因后果。
同时,刘衍与王从义还前往衡王府禀报了变乱之事,算是给衡王朱由棷一个交代。
总督府内,卢象升看着公文不断摇头,参将卢怀英在旁叫道:“刘衍这脾气、胆略真是让人赞叹!这次一口气掀了三个指挥使,还有那么多的文官和武将、士绅,还砍了那么多学生商人,这胆子……”
卢怀英说到半截便不知道怎么来形容了,接着他对卢象升说道:“督臣,此事闹到朝廷上肯定会有一番波澜,督臣怎么也得帮一把。”
卢象升叹息一声,说道:“这事闹得太大了,还是看颜巡抚的意思,不过你放心吧,以现在的局面来看,朝中上下怕是没人敢动刘衍的,那小子,现在连我都要忌惮几分。”
到这里,卢象升神情凝重,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巡抚衙门内,颜继祖看着这联名公文,第一反应是吓一跳,不过看看公文落款上的王从义名字,颜继祖放心不少,有王从义的联名,给刘衍也分担了不少火力。
再仔细看一遍公文,颜继祖更是放心,这奴贼奸细、通虏
“另外,本镇已经下令,将所有人犯的家财拨付给钱粮官岳明处理,所有人犯的家眷一律关押在军营内看管,等候处置。”
刘衍看着皱眉翻看案卷的王从义、郭敏泰、韩金楚三人,继续说道:“本镇如此处置,不知道是否妥当,还请三位大人一同斟酌。”
王从义看了几份案卷之后,便痛心疾首的说道:“此些贼人饱受朝廷恩义,不思报效,却做这等祸国殃民之举,实是狼子野心。”
他骂了好一会,便对刘衍说道:“不过此次变乱,相关人犯,不知总兵大人准备如何处置?”
刘衍说道:“此番变乱滋事体大,本镇以为应将一众案犯,以及所有的案卷,全部移交总督府,由卢督臣上报朝廷三司会审,请旨裁决。”
对于黄明德等士子、文官等,身为青莱镇总兵官的刘衍没有处置权,抓捕的赵威、蔡应文、潘涂等指挥使,按大明律,也需奏请得旨。
此番刘衍己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但彻底掌控了青州府的军权,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本地势力,现在也就没必要越厨代庖,那样就显得过于跋扈了。
至于相关的人犯,刘衍已经准备移交给青州府知府王从义了。
对于刘衍的态度,王从义颇为赞赏,至少在明面上,刘衍这个总兵官还是很尊重自己的。当然,越是如此,越让王从义觉得刘衍这人不简单。懂得适可而止,便是宦海多年的老官宦,也不见得有刘衍的心机谋略。
现在青州府那么多的文官、武将被拿下,后续刘衍肯定还会对各处的乡绅动手,料想此事定会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
但事情己经发生了,最重要就是善后。如何将丧事办成喜事,对知府王从义而言是个挑战。
刘衍已经定下调子,那便是青州府的反对势力必须连根拔起,不管是乡绅、武将、文官、士子,只要是反对刘衍整顿军政的,一律全部除掉。
经过一番动荡,青州府内外至少有八十多家商贾、三十多家士绅、数十名文武官吏被刘衍扳倒。
王从义、郭敏泰、韩金楚三人在过来的路上就合计过,刘衍抄没这些人的家产后,至少可夺得十几万亩的良田,过百万两的资财!
三人虽然没有侵占军户的耕地,但并不代表三人不贪财,所以在话里话外也表露出想要分润一分的意思。
刘衍笑了笑,当即表示愿意出银子,将青州府上下未来五年的应缴赋税,全部由刘衍出了。另外,刘衍还给王从义、郭敏泰、韩金楚三人每人一份大礼,具体的数额足以让三人喜上眉梢。
由此,双方便达成一致:刘衍继续安排青州府各处驻军和相关官吏的人事安排,王从义负责向朝廷上报变乱之事,郭敏泰、韩金楚二人则全力配合刘衍的新政事宜。
送走了王从义三人,刘衍也开始思考以后的商业发展,有了商会的介入,相信青州府和莱州府的商贾会老实很多。
其实自从刘衍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便对明末的商人一直心怀防备。这不仅是因为明末商人普遍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种种恶习。更因为此时的商人大多是流通型商人,非后世的生产型商人,难以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像后世商人那样开设工厂,都需要招募大批工人,规模大的,甚至可以解决几万,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而且他们生产货物,创造价值。此时的商人,只是保持商品流通,有着收购与运输功能罢了。
所以刘衍思考之后,也打定主意,以后在青州府、莱州府要鼓励商人开厂设坊,一方面可以促进就业、富裕百姓,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自己的实力,只有手工业发达之后,军工产业才能受到反哺。
至于此番抄没的耕地,刘衍准备移交给管屯官张耒,下一步就是在青州府和莱州府招募百姓转为军户,这些耕地连同将来准备开垦的荒地,便是新军户的口粮田了。
而那些查抄的钱财,便是下一阶段发展的资金了。
当日,刘衍与王从义联名写就公文,向总督衙门、巡抚衙门禀报此事的前因后果。
同时,刘衍与王从义还前往衡王府禀报了变乱之事,算是给衡王朱由棷一个交代。
总督府内,卢象升看着公文不断摇头,参将卢怀英在旁叫道:“刘衍这脾气、胆略真是让人赞叹!这次一口气掀了三个指挥使,还有那么多的文官和武将、士绅,还砍了那么多学生商人,这胆子……”
卢怀英说到半截便不知道怎么来形容了,接着他对卢象升说道:“督臣,此事闹到朝廷上肯定会有一番波澜,督臣怎么也得帮一把。”
卢象升叹息一声,说道:“这事闹得太大了,还是看颜巡抚的意思,不过你放心吧,以现在的局面来看,朝中上下怕是没人敢动刘衍的,那小子,现在连我都要忌惮几分。”
到这里,卢象升神情凝重,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巡抚衙门内,颜继祖看着这联名公文,第一反应是吓一跳,不过看看公文落款上的王从义名字,颜继祖放心不少,有王从义的联名,给刘衍也分担了不少火力。
再仔细看一遍公文,颜继祖更是放心,这奴贼奸细、通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