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节(1/3)
“所以,不管诸位是不是还在朝中、军中,又或是已经回到民间,都要继续出一份力,为大明、为华夏,也为我们的后世子孙,守住这份盛世!”
“遵命!”
此时来东、滕江河、于迁以及所有宾客全都起身行礼,大声领命。
说完之后,沈拓笑着端起酒杯,大声说道:“来!咱们一起敬老寿星一杯,为来老将军贺!”
“为来老将军贺!”
来东则激动的大声说道:“为大明贺!”
一年之后,当又到了来东生日的时候,伯爵府却没有像之前那样大操大办。
来东只是与三个儿子招呼了一声,便与老友滕江河、于迁等几人一起,从灵藏城出发,朝着山东方向赶去。
“哈哈,今年趁着咱们几个老东西还能动弹,回灵山卫去看一看,听说现在大盘堡还是老样子,当地府衙并没有扩建,也许咱们还能找到当年的样子。”
这是于迁在欢喜的大声说着。
滕江河则笑着说道:“是啊,真是想念当年大盘堡外的大水车,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
来东说道:“在!一定在的。咱们回去看看,说不定还能碰到其他老熟人,想想,真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其余几人也是大笑着,而此时在灵藏城的城墙上,沈拓和郭荣看着来东等人策马远去,耳边随风传来众人谈笑的声音,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真是羡慕他们啊!”
沈拓双眼微红,自己身为西海都护府的都护,按照大明军律的规定,还要再驻守多年,是没有来东等人那么自由的。
“我也想回大盘堡看看,真想跟来东他们一起去。”
郭荣的脸上也挂着憧憬和笑容,说道:“那就说好了,等咱们退役了,我陪都护回去。”
“那还要好久呢,也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这些老朋友还能剩下几个?”
“别那么悲观。”
郭荣安慰道:“咱们都是中兴大明、护卫华夏的功臣,上天会给咱们福报的,到时候你我回去,一定可以见到许多老朋友。”
沈拓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等到了那时,我就在大盘堡那里安家了,反正几个儿子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不需要我再去操心了。”
“有时间我就在大盘堡内闲逛,回忆当年跟着阁老的时光,看一看大水车,去海边盐场看看,或者是去王家庄的万福油坊看一看,想想就很不错。”
此时沈拓和郭荣站在城墙上,远处的来东等人已经走远,而二人的心思也随着众人一同远去。
第八百七十四章 番外篇:落叶归根(一)
净州城外,十里亭。
话说高岛津离开净州城之后,老李便开始收拾行囊,并且开始安顿自家在净州城一带的产业。
说实在的,老李一家在净州城并不算是上等豪门,可也算是大户人家,光是这些年买下的土地,加上李富贵军中发下的土地,李家就已经有了六百多亩,买下了几十个蒙古奴隶耕种照料。
另外,老李还有一处畜牧场,还听了李喜乐的建议,在净州城内买下了两处店面,每年的收益非常可观。
这些产业都要打理一下,为此老李在城内也耽搁了一些时间在,这才带上行囊,在几个蒙古仆人的陪同下,出了净州城。
众人在十里亭略作休息,这里虽然名字叫做十里亭,并且在当初净州城刚刚开始兴建的时候,也的确只有一座简易的亭子,可是到了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了一处颇具规模的小镇。
几年前,净州城衙门重新修建了一座新的十里亭,不但更大,也更为华丽,可供二十几人在亭子里乘凉、躲避风雨。
以这新十里亭为中心,因为这里的官道是净州城通往东面的必经之路,来往行人很多,所以几年间便聚集了许多商贩。
从最开始摆地摊的简陋大集,到后来搭建了许多凉棚的集市,再到现在净州城衙门牵头修建,已经颇具规模的小镇子,这里已经有了不少的人气。
不但已经有了南北两条街巷,修建了二十几处店铺,周围又吸聚了更多的小商小贩,连带着在外围还搬迁来几十户附近的村民。
如果加上这些商贩的家眷,这处被民间称之为十里镇的小镇子上,已经有了超过一百户“常住人口”了,就连净州城衙门也不得不派一队弓兵在这边维持秩序。
老李喝了一口水,看着人来人往的小镇,脸上挂着笑容:“呵呵,如今真是天下太平了,连一个十里亭都能发展成这样热闹的小镇。”
随即老李心中又涌起了一丝悲凉:“唉!要是老婆子和大儿子还活着,能见到这样的好生活,哪怕是过上一天这样的好日子,也好啊!”
老李摇了摇头,将心中的悲伤驱散,然后便招呼几个随行的蒙古仆从动身,几人乘坐两辆马车出发,从十里亭一路向东,十几天之后便进入了居庸关,并且在关城内的客栈住下。
此时的居庸关依然是一座军事堡垒,关城经过两次扩建和休战,规模已经比之前大了一些,而且关城内还增添了不少的店铺和客栈,供来往行人落脚。
关城内驻扎了足足一部将近五千人的驻防
“遵命!”
此时来东、滕江河、于迁以及所有宾客全都起身行礼,大声领命。
说完之后,沈拓笑着端起酒杯,大声说道:“来!咱们一起敬老寿星一杯,为来老将军贺!”
“为来老将军贺!”
来东则激动的大声说道:“为大明贺!”
一年之后,当又到了来东生日的时候,伯爵府却没有像之前那样大操大办。
来东只是与三个儿子招呼了一声,便与老友滕江河、于迁等几人一起,从灵藏城出发,朝着山东方向赶去。
“哈哈,今年趁着咱们几个老东西还能动弹,回灵山卫去看一看,听说现在大盘堡还是老样子,当地府衙并没有扩建,也许咱们还能找到当年的样子。”
这是于迁在欢喜的大声说着。
滕江河则笑着说道:“是啊,真是想念当年大盘堡外的大水车,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
来东说道:“在!一定在的。咱们回去看看,说不定还能碰到其他老熟人,想想,真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其余几人也是大笑着,而此时在灵藏城的城墙上,沈拓和郭荣看着来东等人策马远去,耳边随风传来众人谈笑的声音,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真是羡慕他们啊!”
沈拓双眼微红,自己身为西海都护府的都护,按照大明军律的规定,还要再驻守多年,是没有来东等人那么自由的。
“我也想回大盘堡看看,真想跟来东他们一起去。”
郭荣的脸上也挂着憧憬和笑容,说道:“那就说好了,等咱们退役了,我陪都护回去。”
“那还要好久呢,也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这些老朋友还能剩下几个?”
“别那么悲观。”
郭荣安慰道:“咱们都是中兴大明、护卫华夏的功臣,上天会给咱们福报的,到时候你我回去,一定可以见到许多老朋友。”
沈拓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等到了那时,我就在大盘堡那里安家了,反正几个儿子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不需要我再去操心了。”
“有时间我就在大盘堡内闲逛,回忆当年跟着阁老的时光,看一看大水车,去海边盐场看看,或者是去王家庄的万福油坊看一看,想想就很不错。”
此时沈拓和郭荣站在城墙上,远处的来东等人已经走远,而二人的心思也随着众人一同远去。
第八百七十四章 番外篇:落叶归根(一)
净州城外,十里亭。
话说高岛津离开净州城之后,老李便开始收拾行囊,并且开始安顿自家在净州城一带的产业。
说实在的,老李一家在净州城并不算是上等豪门,可也算是大户人家,光是这些年买下的土地,加上李富贵军中发下的土地,李家就已经有了六百多亩,买下了几十个蒙古奴隶耕种照料。
另外,老李还有一处畜牧场,还听了李喜乐的建议,在净州城内买下了两处店面,每年的收益非常可观。
这些产业都要打理一下,为此老李在城内也耽搁了一些时间在,这才带上行囊,在几个蒙古仆人的陪同下,出了净州城。
众人在十里亭略作休息,这里虽然名字叫做十里亭,并且在当初净州城刚刚开始兴建的时候,也的确只有一座简易的亭子,可是到了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了一处颇具规模的小镇。
几年前,净州城衙门重新修建了一座新的十里亭,不但更大,也更为华丽,可供二十几人在亭子里乘凉、躲避风雨。
以这新十里亭为中心,因为这里的官道是净州城通往东面的必经之路,来往行人很多,所以几年间便聚集了许多商贩。
从最开始摆地摊的简陋大集,到后来搭建了许多凉棚的集市,再到现在净州城衙门牵头修建,已经颇具规模的小镇子,这里已经有了不少的人气。
不但已经有了南北两条街巷,修建了二十几处店铺,周围又吸聚了更多的小商小贩,连带着在外围还搬迁来几十户附近的村民。
如果加上这些商贩的家眷,这处被民间称之为十里镇的小镇子上,已经有了超过一百户“常住人口”了,就连净州城衙门也不得不派一队弓兵在这边维持秩序。
老李喝了一口水,看着人来人往的小镇,脸上挂着笑容:“呵呵,如今真是天下太平了,连一个十里亭都能发展成这样热闹的小镇。”
随即老李心中又涌起了一丝悲凉:“唉!要是老婆子和大儿子还活着,能见到这样的好生活,哪怕是过上一天这样的好日子,也好啊!”
老李摇了摇头,将心中的悲伤驱散,然后便招呼几个随行的蒙古仆从动身,几人乘坐两辆马车出发,从十里亭一路向东,十几天之后便进入了居庸关,并且在关城内的客栈住下。
此时的居庸关依然是一座军事堡垒,关城经过两次扩建和休战,规模已经比之前大了一些,而且关城内还增添了不少的店铺和客栈,供来往行人落脚。
关城内驻扎了足足一部将近五千人的驻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