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薨的是李浚,是皇亲,是圣上的兄长!
    怎么能是一桩普通的凶案呢!
    再一想,哎呦!下毒谋害!连李浚都敢杀,哪位发癫了?!
    杀他干嘛?
    他都被先帝关了十几年了!
    其中到底出了什么事?
    有人着急,追着问单慎:“单大人,凶手呢?”
    单慎一板一眼道:“正在追查。”
    这个答案显然无法平息殿内议论,反而声音越来越响。
    林玙的视线越过一众官员,看向前方,平亲王告病,站在前位的正是晋王李渡。
    与林玙猜想的不同,李渡看起来很平静,既没有摆出义愤来,也不见多少伤心,只在贤王与他说话时微微点头或摇头。
    这是成竹在胸吗?
    还是说,李渡本没有在这时候发难的打算,所以不急不躁。
    林玙收回目光,就见仁远伯动了。
    仁远伯咳嗽了两声,道:“那位在永济宫住了十几年,一直好好的,要说下毒药也不该下到他那里去。
    臣唯一想到的就只有辅国公了。
    圣上,辅国公前些日子奉命去过一趟永济宫吧?
    不知是因为何事?”
    问完后,仁远伯也不等圣上开口,继续自说自话:“臣自然不是怀疑圣上,圣上定不会与永济宫有什么矛盾,臣就是想着彼时只辅国公与殿下会面,言辞激烈了有什么矛盾也说不准。偏国公爷没有上朝,也不清楚他们是不是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话才说到一半,突然有一个声音打断了他。
    “仁远伯,这话是什么意思?”
    仁远伯循声看去,就见安逸伯那张凶神恶煞的脸拉得老长。
    饶是看多了挺熟悉,也不免被吓了一跳。
    “伯爷,我是有什么说什么。”仁远伯道。
    他本就是与诚意伯达成默契来“挑事”的。
    他们两人年纪相仿,打小关系就还可以,只不过志向不同,他上朝是点卯,诚意伯原先是志在朝堂。
    只可惜世事无常,定国寺一把火,诚意伯打那之后也歇了心思,翰林院里简单度日。
    当然,都是点卯,人家林玙也比他点得像样。
    他唯一比林玙强的是儿女多。
    胜了人数,输了能耐。
    大抵是他自己就得过且过的,儿女们也都胸无大志。
    女儿还行,但宁安郡主出众,寻常的贵女都比不了她。
    儿子嘛,林玙没有亲儿子,但两个侄儿像模像样的,不似他那两个儿子,没被单慎彻底盖上“纨绔子弟”的章已经阿弥陀佛了。
    年前宫门前广场排排站,他来领人时着实丢人。
    丢人到他过年和诚意伯吃酒、大倒苦水。
    好在少年时有交情,昨晚上诚意伯私下请他帮忙,他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当岳父的诚意伯都不担心扯上辅国公,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本以为站出来驳斥他的会是林玙本人,没想到安逸伯先忍不住了。
    来就来吧,谁都一样。
    仁远伯抬高了声音:“伯爷,不然您说说,永济宫怎么就出事了呢?”
    安逸伯冷声道:“你今儿口气有点大,我记得你前几天提吃了几口蒜?有五天了吧?”
    仁远伯一张脸涨红了。
    他做戏发难,怎么还要在金銮殿里当着百官的面被说道这个?
    “您好好的提五天前的事做什么?”他忙道。
    “那辅国公去永济宫都是七八天前的事情了,你提起他来做什么?”安逸伯反问。
    仁远伯的脸更红了。
    这是一码事儿?
    老伯爷大把年纪,怎么还讲歪理呢?
    仁远伯怕了他了,硬着头皮继续去问圣上:“圣上,那日辅国公到底为何去永济宫?”
    圣上眼神深沉。
    他晓得林玙与仁远伯关系尚可,仁远伯平素又不掺和这些,今日发难大抵并非真的寻事。
    可他心有余悸。
    是。
    李渡看起来没有任何手笔,但出手杀了李浚,岂会不作文章?
    而那些文章,就不会像仁远伯那么“温和”了。
    质疑徐简是假,借此质疑他这位君王才是真。
    得亏没有往永济宫里伸手,要不然,真就惹了一身骚。
    徐简说得对。
    时间有限。
    李渡不会给他多少时间,随时都可以一步步后招盖过来。
    母后昨日的意思亦很明确,他不方便动的手,她老人家代劳。
    圣上深吸了一口气。
    母后助他许多,他怎么能再让母后出手做这桩事!
    他可以亲自下令办。
    师出有名,这一次,他先放弃。
    第426章 该动这个手(求月票)
    今日的早朝,远比平日长。
    下朝时,外头已是红霞满天,照得大殿金碧辉煌。
    除了仁远伯不依不饶了一会儿,余下时间倒也都井然有序。
    李浚薨逝,被幽禁的先皇之子也是皇子,丧仪不能怠慢,守灵、入葬等一系列的章程都要赶出来。
    同时,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