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节(1/3)
“周兄到底碰到了什么事,可否跟赵某说说?赵某虽然不才,多少也有些势力,平生又喜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周兄的事赵某应该能解决。”酒过三巡,赵宁正色说道。
“赵公子或许颇有家势,但在郓州地界上,要为周某主持公道,却是难如登天。”
周鞅苦笑一声,根本不认为赵宁能帮他,不过两人现在的关系已经不是初见时那样,他虽然不对赵宁抱有希望,但还是打算把自己的痛苦跟朋友说一说:“赵公子可曾想过,人生会被偷走这回事?”
赵宁前世就对周鞅早年的遭遇有了解,知道对方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过此时他只能佯装不知,“周兄是士子,又才高八斗,谁能偷走周兄的人生?士子只要能通过科考,必然能够出人头地......难不成是科举考试时被人做了手脚?”
周鞅喟叹一声,一张脸皱成了包子:“赵公子实在是睿智,一语中的。”
他饮尽了杯中酒,这才咬着牙道:“十六年前,我以秀才身份参加府试,本以为中个举人只是探囊取物,临了却知名落孙山。当我第二次再考的时候,竟然被告知没有我这个秀才,连考试资格都没有!
“后来我经过走访查证在知道,第一回 我就已经中了举人,而且是第一名,但被人冒名顶替了!而且顶替者就是方家主的长子!
“我求告官府,却被官府说成是寻衅滋事,压根儿没有这回事,我据理力争,他们就要我证明我是我自己!我拿出户籍,拿出所有能拿出的文书,他们却说这根本没用,我必须证明我是我!我问他们怎么要怎么证明,他们却来反问我,如果我是我,为何我不能证明自己是自己?
“后来我到处打听,找到了一个同样在科考中,被要求证明自己是自己的人,对方是去县衙出具了文书,由县令盖了印信,这才算是证明他自己是他自己了,但需要贿赂县令。我就也去县衙,但县令根本不见我,让我有借的银子都没处使!
“后来我还想过去京城告状,却连黄河都没过去,就被人推下了水,差一点没能活过来,而事后竟然没人看到是谁推我的!由此我终于知道,这件事我根本无法左右,再怎么努力都没用。
“我无法参加春闱,且也不能再参加府试,我秀才的身份已经成了假的!滑天下之大稽,滑天下之大稽啊,可这事它偏偏发生了!”
第二五五章 实力(上)
说到这里,周鞅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府试第一名的成绩被人冒名顶替,丢了举人资格不说,连秀才身份都没能保住,作为一个满腹经纶,人生夜以继日的努力和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科考出仕这条路上的读书人,这无疑是晴天霹雳般的打击,足以让周鞅跌落尘埃。
然而周鞅的人生悲剧并未就此结束。
当他以为这是人生的最大苦难,千方百计说服自己振作起来时,往后的日子却一次次告诉他,这只不过是他悲惨人生的开始。
起初几年,周鞅想尽办法想要拿回自己举人、秀才的身份,为此变卖家财四方奔走,发挥聪明才智结交方家的敌对家族,想要借力斗倒对方。然而事与愿违,这些年方家势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日复一日的强大,周鞅饶是智计百出,也无法忤逆大势,最终他投靠的那个家族反而被方家斗倒。
而后几年,周鞅痛定思痛,决定采用迂回的策略,既然依附别人这条路行不通,那就自己努力经商致富,等他有了万贯家财的时候,再联合方家的对手,主导对付方家的行动,并贿赂刺史为他们提供便利。
周鞅的确才干卓越,读书是一把好手,经商同样很快做出了成绩,短短几年就成了郓州城有名的富商。
就在他踌躇满志,打算开展下一步行动时,方家联合刺史出手了,官差在周鞅的仓库里查出了大量海盐。贩私盐可是大罪,一夜之间,周鞅的所有财富都被查封,家也被抄了,自己也进了牢狱。
要不是他及时察觉到危险,将所有能调动的银子,都拿去贿赂了刺史,他莫说不能在几年后出狱,大概率会死在监牢里。
在牢狱中蹉跎了几年,周鞅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意识到他根本斗不过方家,作再多努力都只能是自取其辱,加上年纪已经不小,传宗接代的任务不能再拖,他只能选择暂时忍辱偷生。
出狱后的周鞅一贫如洗,他选择了屈服,不再跟方家死磕。
他重新拿起笔,只是这回不再为科考而战,而是为了生活而奋斗,他给青楼艺伎写词,给民间戏台班子写话本,给印书坊写传奇小说,凭着非凡才华,他很快就再度声名鹊起,赚取了不菲家财,也娶了妻子。
他已经向生活向权贵低头,但他仍未打算就此沉沦。
他想要在诗词一道上有所建树,像李白杜甫那样名动天下,再靠此结交真正的皇朝权贵,请求对方为他主持公道。可惜的是,经过了前两次事件,这时候的方家已经没打算让他好受,也不能容忍他强大起来形成威胁。
所以某日之后,再也没有青楼敢买他的词,再也没有印书坊敢收他的书稿,不仅如此,官府还翻出他以前的话本,说他题反诗,要再次把他下狱。悲愤之下,没有退路的周鞅,写
“赵公子或许颇有家势,但在郓州地界上,要为周某主持公道,却是难如登天。”
周鞅苦笑一声,根本不认为赵宁能帮他,不过两人现在的关系已经不是初见时那样,他虽然不对赵宁抱有希望,但还是打算把自己的痛苦跟朋友说一说:“赵公子可曾想过,人生会被偷走这回事?”
赵宁前世就对周鞅早年的遭遇有了解,知道对方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过此时他只能佯装不知,“周兄是士子,又才高八斗,谁能偷走周兄的人生?士子只要能通过科考,必然能够出人头地......难不成是科举考试时被人做了手脚?”
周鞅喟叹一声,一张脸皱成了包子:“赵公子实在是睿智,一语中的。”
他饮尽了杯中酒,这才咬着牙道:“十六年前,我以秀才身份参加府试,本以为中个举人只是探囊取物,临了却知名落孙山。当我第二次再考的时候,竟然被告知没有我这个秀才,连考试资格都没有!
“后来我经过走访查证在知道,第一回 我就已经中了举人,而且是第一名,但被人冒名顶替了!而且顶替者就是方家主的长子!
“我求告官府,却被官府说成是寻衅滋事,压根儿没有这回事,我据理力争,他们就要我证明我是我自己!我拿出户籍,拿出所有能拿出的文书,他们却说这根本没用,我必须证明我是我!我问他们怎么要怎么证明,他们却来反问我,如果我是我,为何我不能证明自己是自己?
“后来我到处打听,找到了一个同样在科考中,被要求证明自己是自己的人,对方是去县衙出具了文书,由县令盖了印信,这才算是证明他自己是他自己了,但需要贿赂县令。我就也去县衙,但县令根本不见我,让我有借的银子都没处使!
“后来我还想过去京城告状,却连黄河都没过去,就被人推下了水,差一点没能活过来,而事后竟然没人看到是谁推我的!由此我终于知道,这件事我根本无法左右,再怎么努力都没用。
“我无法参加春闱,且也不能再参加府试,我秀才的身份已经成了假的!滑天下之大稽,滑天下之大稽啊,可这事它偏偏发生了!”
第二五五章 实力(上)
说到这里,周鞅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府试第一名的成绩被人冒名顶替,丢了举人资格不说,连秀才身份都没能保住,作为一个满腹经纶,人生夜以继日的努力和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科考出仕这条路上的读书人,这无疑是晴天霹雳般的打击,足以让周鞅跌落尘埃。
然而周鞅的人生悲剧并未就此结束。
当他以为这是人生的最大苦难,千方百计说服自己振作起来时,往后的日子却一次次告诉他,这只不过是他悲惨人生的开始。
起初几年,周鞅想尽办法想要拿回自己举人、秀才的身份,为此变卖家财四方奔走,发挥聪明才智结交方家的敌对家族,想要借力斗倒对方。然而事与愿违,这些年方家势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日复一日的强大,周鞅饶是智计百出,也无法忤逆大势,最终他投靠的那个家族反而被方家斗倒。
而后几年,周鞅痛定思痛,决定采用迂回的策略,既然依附别人这条路行不通,那就自己努力经商致富,等他有了万贯家财的时候,再联合方家的对手,主导对付方家的行动,并贿赂刺史为他们提供便利。
周鞅的确才干卓越,读书是一把好手,经商同样很快做出了成绩,短短几年就成了郓州城有名的富商。
就在他踌躇满志,打算开展下一步行动时,方家联合刺史出手了,官差在周鞅的仓库里查出了大量海盐。贩私盐可是大罪,一夜之间,周鞅的所有财富都被查封,家也被抄了,自己也进了牢狱。
要不是他及时察觉到危险,将所有能调动的银子,都拿去贿赂了刺史,他莫说不能在几年后出狱,大概率会死在监牢里。
在牢狱中蹉跎了几年,周鞅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意识到他根本斗不过方家,作再多努力都只能是自取其辱,加上年纪已经不小,传宗接代的任务不能再拖,他只能选择暂时忍辱偷生。
出狱后的周鞅一贫如洗,他选择了屈服,不再跟方家死磕。
他重新拿起笔,只是这回不再为科考而战,而是为了生活而奋斗,他给青楼艺伎写词,给民间戏台班子写话本,给印书坊写传奇小说,凭着非凡才华,他很快就再度声名鹊起,赚取了不菲家财,也娶了妻子。
他已经向生活向权贵低头,但他仍未打算就此沉沦。
他想要在诗词一道上有所建树,像李白杜甫那样名动天下,再靠此结交真正的皇朝权贵,请求对方为他主持公道。可惜的是,经过了前两次事件,这时候的方家已经没打算让他好受,也不能容忍他强大起来形成威胁。
所以某日之后,再也没有青楼敢买他的词,再也没有印书坊敢收他的书稿,不仅如此,官府还翻出他以前的话本,说他题反诗,要再次把他下狱。悲愤之下,没有退路的周鞅,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